22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
师: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不同的人看到的美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读一读作者笔下四季的美吧。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
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4.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四季的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的。
师:请大家找出课文本自然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作者抓住色彩来写春天黎明的美,天空是“鱼肚白染上微微的红晕”,彩云是“红紫红紫”的颜色。“红紫红紫”叠词的使用,使语言音韵和谐,富有美感。
2.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夜的什么景物。
提示:主要描写了萤火虫。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萤火虫的动态美。
3.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夕阳、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的描述,多种感官描写秋天黄昏的美景。
4.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冬日里的什么活动。
提示:烤炭火。
5.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四季的景色,对哪些景色印象最深。
二、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四季的景物的?
提示: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美在哪里。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①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4.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课文小结】
本文介绍了四季中不同时刻的景物,展现了四季景色的美。课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春天最美是黎明(1)
四季之美 夏天最美是夜晚(2) 热爱大自然
秋天最美是黄昏(3) 热爱四季
冬天最美是早晨(4)
【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的是四季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笔下四季的美。然后讲解课文重点句子和词语,赏析作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景物中蕴含的情感。本课要求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韵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好操作,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平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结合实际来加深对课文韵味的理解。
22 四季之美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课文以清新富有韵味的语言,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重点)
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朗读,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也能学习作者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
板书:四季之美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
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4.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四季的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的。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2.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夜的什么景物。
3.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4.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冬日里的什么活动。
5.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的到的四季的景色,对哪些景色印象最深。
二、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四季的景物的?
提示: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美在哪里。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①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三、课文主旨归纳
四、板书设计
春天最美是黎明(1)
四季之美 夏天最美是夜晚(2) 热爱大自然
秋天最美是黄昏(3) 热爱四季
冬天最美是早晨(4)
课件20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 四季之美相关链接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课题导入课题导入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日的早晨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窠 旷 怡 凛 冽 逸 kuàng kē lǐn liè yì yí重点词语黎明 红晕 漆黑 归鸦 夜幕
愈发 心旷神怡 捧着 闲逸 和谐 思考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四季的美景的。课文讲解读第1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景的?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作者抓住色彩来写春天黎明的美,天空是“鱼肚白染上微微的红晕”,彩云是“红紫红紫”的颜色。“红紫红紫”叠词的使用,使语言音韵和谐,富有美感。课文讲解读第2自然段。夏天最美是夜晚。那么夏天的夜晚因为什么而最美呢?萤火虫课文讲解作者在描写夏夜美景时,主要写了萤火虫。将萤火虫拟人化,写它“翩翩起舞”,突出其动态美。在下着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闪着微光在飞行,别有一番韵味。课文讲解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绘了秋天里的夕阳、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的描写,多角度描写了秋天黄昏的美景。课文讲解读第4自然段,作者认为冬日的什么最美?作者认为,无论是落雪的清晨,还是铺满白霜的清晨,都很美。在寒冷的冬日里,烤着暖暖的炭火,是非常惬意舒适的事,是一种享受。课文讲解你认为冬日里的什么最美?你会在冬日里做什么活动?课文讲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四季之美的?时间顺序课文讲解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①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课文讲解 你能仿造课文,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吗?总结 本文介绍了四季中不同时刻的景物,展现了四季景色的美。课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 总结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热爱大自然
热爱四季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22.四季之美
本课讲述的是四季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笔下四季的美。然后讲解课文重点句子和词语,赏析作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准确的体会景物中蕴含的情感。本课要求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韵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好操作,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平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结合实际来加深对课文韵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