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寸草不生”、“粮食”等词语。
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3.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4.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太阳图片。
师:我们每天都能看见太阳,对它很熟悉。但是我们所认识的太阳真的是它的全部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板书:太阳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结合课文注音学习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小组交流,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3.思考课文在介绍太阳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本课说明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太阳的温度、对动植物的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和太阳光的作用。那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的。
1.太阳的特点。
①太阳离地球有多远?作者是怎么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的?
②太阳体积有多大?
③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多高?内部温度有多高?
④概括第1-3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太阳对地球动植物的影响。
师:第4段说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我们吃的食物和穿的衣物,同样也离不开太阳。即便是埋藏在地底的煤炭,也是由植物变成的,同样也离不开太阳。
3.太阳对气候的影响。
师:请大家看第5-6自然段,说一说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提示:降雨 风
4.太阳的其他作用。提示:杀菌
5.最后一段总结: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总结拓展
1.指名学生回答本课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3.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太阳的其他资料。(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系相关的知识)
【课文小结】
课文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体积、和温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充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太阳的特点说明清楚。课文层次分明,说理结构严谨,让人明白易懂。
【板书设计】
特点:远 大 热
太阳 动物、植物 吃穿用
与地球的关系 气候 云雨雪风
疾病 细菌
地球 人类、世界
【教学反思】
说明文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时不是按照自然段依次学习,而是列出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感受本课的说明结构和谋篇布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插入相关趣味小知识、图片,避免枯燥的学习。
16 太阳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太阳》本单元两篇说明文之一,作者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手法为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学会说明方法的准确运用,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说明对象介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寸草不生、粮食”等词语。
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3.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4.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
2.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词语教学法
学习本课,要向学生强调课文词语运用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了解说明文表达方式的特点。
2.篇章教学法
要向学生强调课文段落层次安排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说明结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自主预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介绍太阳的哪几个方面。
3.了解课文的说明手法,感悟课文的说明结构。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太阳图片。
板书:太阳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结合课文注音学习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小组交流,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3.思考课文在介绍太阳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知道本课说明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温度,对动植物的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和太阳光的作用。那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的。
1.太阳的特点。
①太阳离地球有多远?作者是怎么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的?
②太阳体积有多大?
③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多高?内部温度有多高?
④概括第1-3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这三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太阳对地球动植物的影响。
第4段说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我们的吃的食物和穿的衣物,同样也离不开太阳。即便是埋藏在地底的煤炭,也是由植物变成的,同样也离不开太阳。
3.太阳对气候的影响。读第5-6自然段,说一说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提示:降雨 风
4.太阳的其他作用。杀菌
5.最后一段总结: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二、总结拓展
1.指名学生回答本课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3.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太阳的其他资料。(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系相关的知识)
三、课文主旨归纳
四、板书设计
特点:远 大 热
太阳 动物、植物 吃穿用
与地球的关系 气候 云雨雪风
疾病 细菌
地球 人类、世界
课件18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 太阳课题导入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摄 殖 炭 疗 tàn shè liáo zhí 重点词语摄氏度 钢铁 估计 繁殖 粮食
蔬菜 地区 杀菌 治疗课文讲解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2.课文在介绍太阳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课文讲解课文围绕“太阳”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温度,对动植物的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和太阳光的作用。课文讲解1.太阳的特点。(在课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①太阳离地球有多远?作者是怎么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的?一亿五千万千米(步行要三千五百年)②太阳体积有多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③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多高?中心温度有多高?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课文讲解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特点?列数字,作比较课文讲解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动植物的影响。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我们的吃的食物和穿的衣物,同样也离不开太阳。即便是埋藏在地底的煤炭,也是由植物变成的,同样也离不开太阳。课文讲解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形成降雨和降雪;形成风课文讲解3.太阳光的其他作用。杀菌课文讲解 用一句话概括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在课文中找出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课文讲解本课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思考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在宇宙的什么位置?收集资料,了解以上内容。总结课文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体积、和温度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充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太阳的特点说明清楚。课文层次分明,说理结构严谨,让人明白易懂。板书设计太阳特点:远、大、热与地球的关系动物、植物 吃穿用气候 云雨雪风疾病 细菌地球 人类、世界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16.太阳
说明文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时不是按照自然段依次学习,而是列出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说明文的说明手法,感受作者的说明结构。同时,在教学过程要适时插入相关趣味小知识、图片,避免枯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