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
2.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每到金秋时节,桂花就开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琦君笔下的桂花,去感受一下她故乡那阵阵的桂花雨。
板书:桂花雨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词语。
3.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临写。教师进行指导,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提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2.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句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句子: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借桂花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师: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请大家注意关键词,“中秋节”、“故乡”.第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事情。
师: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桂花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桂花的香气很迷人。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师:第3自然段写母亲担心“可别来台风啊”,而且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这里体现出母亲勤劳善良,而且表现出故乡邻里之间温馨和谐的氛围。
2.提问:“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传递出什么感情?
师:第4自然段开头作者回忆了故乡桂花盛开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3.学习第5自然段。
师: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摇桂花”,这一自然段展现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时欢快的场面。请大家大声朗读这句话:“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读出欢快的语气。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作者所呈现的画面,这是一幅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画面。
4.学习第6-7自然段。
师:请大家注意第6段最后一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写出了桂花对于故乡的意义,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故乡,仿佛还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气。
师:第7自然段讲述的是作者回忆自家搬到杭州,再也不见家乡的桂花。但是作者依旧会去小山上赏桂花。请大家看这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和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结合之前所描写的在故乡摇桂花的情景,这句话显得有些伤感。
三、学习第8自然段
师:本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作者这里强调“摇花乐”,进一步传递出作者对故乡、对童年时代的无比怀念之情。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课件展示阅读链接的内容。
3.让学生说说对自己故乡最怀念的事物。
【课文小结】
本文借回忆童年时代在故乡与母亲一起摇桂花这件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时代的怀念。
【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桂花雨 桂花雨 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
“摇花乐”
【教学反思】
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梳理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从而能领会到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深厚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朗读,本文的有些句子充满童真,让学生通过朗读能更好的体会到这一点。
3 桂花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著名作家琦君的名篇,课文回忆了自己儿时关于桂花的一些事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课文语言优美,且富有童趣,展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美好回忆,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难点:
1.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递出来深刻,真挚的情感。作者描写儿童时代摇花乐时语句是欢快的,描写离开故乡时的语句是充满乡愁的,要让学生着重朗读这些句子,感悟句子所透露出来的真挚的感情。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赏析作者描绘“桂花乐”的情景,分析作者所呈现出摇花乐的画面。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预习课文内容,查找作者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了解课文内容。
3.阅读课后链接,思考课文借写桂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板书:桂花雨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生字和词语。
3.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临写。教师进行指导,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提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2.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句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句子: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借桂花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师: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请大家注意关键词,“中秋节”、“故乡”.第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事情。
师: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桂花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桂花的香气很迷人。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师:第3自然段写母亲担心“可别来台风啊”,而且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这里体现出母亲勤劳善良,而且表现出故乡邻里之间温馨和谐的氛围。
2.提问,“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传递出什么感情?
师:第4自然段开头作者回忆了故乡桂花盛开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3.学习第5自然段。
师: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摇桂花”,这一段展现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欢快的场面。请大家大声朗读这句话:“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像的雨呀!’”,读出欢快的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作者所呈现的画面,这是一幅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画面。
4.学习第6-7自然段。
师:请大家注意第6段最后一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写出了桂花对于故乡的意义,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故乡,仿佛还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气。
师:第7自然段讲述的作者回忆自家搬到杭州,再也不见家乡的桂花。但是作者依旧会去小山上赏桂花。请大家看这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和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结合之前所描写的在故乡摇桂花的情景,这句话显得有些伤感。
三、学习第8自然段
师:本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作者这里强调“摇花乐”,进一步传递出作者对故乡,对童年时代的无比怀念之情。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结合课后阅读连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课件展示阅读链接的内容。
3.让学生说说对自己故乡最怀念的事物。
五、课文主旨归纳
六、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桂花雨 桂花雨 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
“摇花乐”
课件20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 桂花雨课题导入《咏桂》
宋· 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
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箩 luò 一箩
杭 háng 杭州重点词语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课文讲解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思考 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课文讲解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总起全文读第1自然段,注意词语:中秋 故乡。课文讲解 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桂花有什么特点。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树朴素低调,而且桂花的香气很迷人。课文讲解读第3自然段。
思考:母亲的话体现出了什么?第3自然段写母亲担心“可别来台风啊”,而且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这里体现出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而且表现出故乡邻里之间温馨和谐的氛围。
课文讲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传递出什么感情? 作者回忆了故乡桂花盛开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课文讲解学习第5自然段。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欢乐的语气。“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像的雨呀!’”本段展现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欢快的场面——摇花乐。
这是一幅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画面。课文讲解学习第6-7自然段“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里写出了桂花对于故乡的意义,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故乡,仿佛还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气。课文讲解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和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课文讲解自由朗读8自然段 本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作者这里强调“摇花乐”,进一步传递出作者对故乡,对童年时代的无比怀念之情。总结 本文借回忆童年时代在故乡与母亲一起摇桂花这件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时代的怀念。
总结桂花雨喜欢桂花“摇花乐”桂花雨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3.桂花雨
本课充满了浓浓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写桂花,既表达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本课有些部分充满童真,比如写“摇花乐”,展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浪漫,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的重点是让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点,在教学中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情感,读懂内容,在朗读中感受字里行间的乐趣,二是分析画面,向学生讲解画面,让学生更好的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