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 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 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7 21:09:39

文档简介

2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感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能根据课文主旨写一写身边的例子。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师:花生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花生是怎样种出来的呢?它的果实是长在枝干上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这篇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下面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课文。
板书:落花生
教师介绍课文作者信息。
二、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准确。
4.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笔顺,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指导纠正。
三、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
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2.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内容划分层次。点名学生回答是如何划分的,以及这样划分的理由。
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 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于课文结构层次的划分。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师:请大家先读第1、2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是本课的前两个部分。请大家找出这两个段落中的生字,词语。第1自然段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本来以为花生不容易种植,但是“居然”收获了。(引导学生注意“居然”这个词语,表明出乎意料。)
师: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我们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这里结合前面母亲不肯荒废空地,显示出母亲的勤劳能干,还会享受生活。
3.学习课文第3-15自然段
师:这一部分是本课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议花生”。请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想一想议花生议论了哪些内容?
教师提问:①“我们”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花生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容易得到。
②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那么吸引人,但是却默默奉献,大有用处。
③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对比,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做对比是为了突出花生的特点。
④父亲借说花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⑤作者借父亲评论花生,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是什么?借物喻理
师: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怎样做才是有用的人呢?(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二、拓展延伸
1.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课文主旨。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现手法,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详写议花生。
3.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让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身边的这样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
【课文小结】
本课围绕花生这一常见的事物,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几件事。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详略得当,用借物喻理的手法,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发人深省。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板书设计】
种花生 矮矮地长在地上

收花生 果实长在地下,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落花生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尝花生 好吃
议花生 和苹果、石榴相比较,花生默默无闻,朴素无华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一些词语的用法,比如“居然”,要让学生理解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本文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叙事技巧。本文的主旨思想就在文中出现,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领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的道理。
2 落花生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经典的课文,作者借平凡的事物讲述了深刻的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本课结构严谨,叙事有条理,详略得当。学习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感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能根据课文主旨写一写身边的例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感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能根据课文主旨写一写身边的例子。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在课文朗读上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分角色朗读,本课人物对话较多,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二是重点朗读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主旨。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语言平实朴素,容易理解,但是从句子中提炼出作者所呈现的道理还是有难度,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写句子、词语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简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完成本课课后练习,重点完成本课小练笔。
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收集作者简介,有兴趣的可以查找花生生长的相关资料。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板书:落花生
教师介绍课文作者信息。
二、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准确。
4.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笔顺,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指导纠正。
三、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
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2.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内容划分层次。点名学生回答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理由。
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 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于课文结构层次的划分。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读这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是本课的前两个部分。找出这两个段落中的生字,词语。第1自然段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本来以为花生不容易种植,但是“居然”收获了。(引导学生注意“居然”这个词语,表明出乎意料。)
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我们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这里结合前面母亲不肯荒废空地,显示出母亲的勤劳能干,还会享受生活。
3.学习课文第3-15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议花生”。请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想一想议花生议论了哪些内容?
教师提问:①“我们”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花生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容易得到。
②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那么吸引人,但是却默默奉献,大有用处。
③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对比,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做对比是为了突出花生的特点。
④父亲借说花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⑤作者借父亲评论花生,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是什么?借物喻理
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怎样做才是有用的人呢?(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二、拓展延伸
1.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课文主旨。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现手法,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详写议花生。
3.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让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身边的这样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
三、课文主旨归纳
四、板书设计  
种花生 矮矮地长在地上

收花生 果实长在地下,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落花生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尝花生 好吃
议花生 和苹果、石榴相比较,花生默默无闻,朴素无华
课件19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 落花生课题导入作者以落花生为题讲述了什么故事呢?相关链接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u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相关链接落

生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亩 吩 榨 便 榴 矮 ǎi zhà pián liú fēn mǔ 重点词语 播种 浇水 收获 食品 吩咐
天色 好处 榨油 爱慕 成熟
体面
课文讲解①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②在读的过程中思考:
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课文讲解划分课文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 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课文讲解第1自然段:种花生 收花生
第2自然段:尝花生 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段落讲了什么内容。课文讲解 读句子: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思考:“居然”这个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呢
表明出乎意料,说明花生好养活。课文讲解 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我们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这里结合前面母亲不肯荒废空地,显示出母亲的勤劳能干,还会享受生活。课文讲解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议花生”。学习第3-15自然段课文讲解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们”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
花生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容易得到。
②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那么吸引人,但是却默默奉献,大有用处。
③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对比,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做对比是为了突出花生的特点。
④父亲借说花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⑤作者借父亲评论花生,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是什么?借物喻理课文讲解结合实际,说说怎样做才是有用的人呢?总结总结: 本课围绕花生这一常见的事物,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几件事。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详略得当,用借物喻理的手法,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发人深省。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思考表现手法:借物喻人、详略得当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详写议花生。板书落花生种花生 矮矮地长在地上收花生 果实长在地下,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尝花生 好吃 议花生 和苹果、石榴相比较,
花生默默无闻,朴素无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2.落花生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一些词语的用法,比如“居然”,要让学生理解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本文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叙事技巧。本文的主旨思想就在文中出现,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领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