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物体的内能
1.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每个分子都具有 能。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 和 ,并有 ,因此物质的分子还具有 能。
2.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以及分子 的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
3. 温度: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 。
解释: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 能越大。
要点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1. 两种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 和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内能与 能之间的 ;热传递改变内能实质是内能的 。
2.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 、 和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 。
要点3 热量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间 的多少称为热量。用 表示,常用单位是 ,符号为 。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与物体的内能无关的是( )
A. 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 B. 物体的体积
C. 物体的温度 D.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被举起的高度
2. 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B.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 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3. 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
A. 给冷水加热 B. 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 下滑时臀部发热 D. 搓手取暖
4. 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
A. 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 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 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D. 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5. 下列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 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是温度由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
B. 热传递是内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给内能少的物体
C. 热传递是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
D. 热传递是温度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给内能少的物体
7.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B. 物体吸热10J,则物体内能必增10J
C. 物体放热10J,则内能必减10J
D. 外界对物体做功10J,且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10J
8.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 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 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 的机械能
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第8题 第9题
9.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小 D.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10. 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1.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其实质是能量从 物体向 物体转移的过程,直至两物体的温度 为止。
12. 在市政建设中,经常看到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在切割机工作时需不断地对锯片浇水,否则锯片会很快损坏,这是由于锯片在切割路面时不断做功,使锯片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升高。对锯片浇水,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让锯片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13.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要运用推理性结论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如图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各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1)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大小时,主要考虑水的 和 两个因素。
(2)内能最大的是 杯中的水。
(3)内能不好比较的是 两杯中的水。
14. 阅读下列短文: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势能的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分子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阅读了上述材料,想必你对物体内能增减的微观原因清楚了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是氧气内能中的哪部分发生了变化?
答: 。
(2)用砂纸打磨铁棒,过一会儿,主要是铁棒内能中哪部分发生了变化?
答: 。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
(4)质量相同的48℃的固态海波和48℃的液态海波相比较,哪个内能大? ;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来讲,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
15. 把刚烧开的水灌入两个保温瓶里,甲瓶全部灌满后塞上瓶塞,乙瓶灌了八九成满后塞上瓶塞。不一会儿,乙的瓶塞“噗”的一声跳了出来,而甲的瓶塞始终不动(如图所示)。请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1. 无规则 动 引力 斥力 间隔 势 2. 动能 势能 总和 焦耳 J 3. 越大 动
要点2 1. 做功 热传递 机械 转化 转移 2. 热传导 对流 热辐射 温度差
要点3 内能传递 Q 焦耳 J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B 3. A 4. B 5. D 6. C 7. D 8. D 9. D
10. 做功 热传递
11. 温度差 高温 低温 相同
12. 增加 热传递
13. (1)温度 质量 (2)乙 (3)甲、丁
14. (1)内能减小,主要是分子势能减小 (2)分子动能 (3)水的内能增大,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分子动能增大 (4)48℃的液态海波内能大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 分子势能
15. 解:因为乙瓶中水面上方留有空气,空气通过热传递受热膨胀,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压强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