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15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掇英
之陶与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人民币约2.3亿元 2005年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
万寿延图长颈葫芦瓶
约2.3亿人民币 2010年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
折枝花果纹梅瓶
约1.5亿人民币 2011年明代永乐青花扁壶
约1.2亿人民币 2011年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约2.5亿人民币 2014年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约1.8亿人民币 2012年上面三幅作品中哪件是瓷器哪件是陶器?泥土的生命——中国陶器与瓷器 辨一辨:瓷器陶器陶器瓷器虽由陶器发展而来,但它们之间却有质的区别:
1、用料不同。陶器一般用黏土烧制,瓷则由瓷土(高岭土)做原料。
2、陶表面不上釉或只上低温釉,瓷器表面一般都上高温琉璃釉。
3、烧制温度不同。陶器烧制通常不超过1000℃,瓷器则须经1200℃以上。
4、质地不同。陶器胎质疏松,有吸水性,敲击时呈“扑扑”声;
瓷器胎质结实,不吸水或吸水性小。陶器的出现是人类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标志。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后又瓷。被誉为“华夏艺术之魂”的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
灰陶、红陶、彩陶、黑陶1、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
——彩陶艺术(一)、土与火的艺术——中国陶器艺术 代表一: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特征: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主要可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两大类型。半坡类型(陕西):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编织纹庙底沟类型(河南):
器型: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釜,甑、罐、瓮、钵及小口尖底瓶等
风格: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而无内彩
纹饰:主要有花瓣纹、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代表二: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特征:器型: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
风格:色彩以黑、白、红、褐、赭色为主,常饰镂孔、划纹。
纹饰:以植物纹和几何纹为主。如花瓣纹、八角星纹、菱形纹、水波纹、卷云纹等代表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特征: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石岭下类型: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类型的过渡期,距今
约5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东部及青海东北部。
器型:以喇叭口圆腹平底罐和平底瓶为主
风格:多用黑色绘制花纹
纹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体鱼纹;另一种变体鸟纹.马家窑类型:距今约约5000--465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
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
器型: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
风格:浓墨重彩。大面积及通体、内壁彩绘较为流行
纹饰: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半山类型:距今约4500年(约4650年—4350年),主要分布范围基本
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 。
器型: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
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形体匀称,比例协调。
纹饰:以波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马厂类型:距今约4350年至4050年,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
器型:主要有壶、瓶、罐、碗、盆、杯等,罐的数量为最多
风格:画法粗犷、豪放、大胆、雄浑
纹饰: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
三角纹,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蛙纹)为主要特点。?总结一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纹饰的主要区别马家窑类型——水纹(旋涡纹)
半山类型——锯齿纹
马厂类型——变体神人纹(蛙纹)?总结一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
文化纹饰的相同之处2、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中国黑陶艺术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
力与美的结晶”。
原料:红胶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最为细腻。
艺术特色: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
代表:大汶口文化(泰安)、龙山文化“黑陶文化”(章丘) 因黑陶遗存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称龙山文化。龙山黑陶也代表了黑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350-3950年。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主要器型:碗、盆、罐、瓮、单耳杯、高柄杯等。
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
艺术特色:黑、薄、亮高柄蛋壳黑陶杯
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其他优秀陶器作品赏鉴1、唐三彩 (唐) 2、秦陵兵马俑(秦)进入进入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常用的三种基色为“黄、褐、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多用于殉葬。三彩骆驼载乐俑 66.5*42cm返回?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1987年,秦始皇
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士兵俑
最多。
?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China(中国)与china(瓷器)(二)、瓦瓯胜金瓯—中国瓷器艺术商代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器,迈出了陶瓷史上重要的一步。
两汉时期真正的瓷器诞生。
魏晋期间,瓷器代替青铜器为日用品。此时青瓷已成熟起来。
唐代进入繁盛期,以“南青北白 ”为代表。
宋、元、明、清成就突出——五大名窑(宋)、景德镇素色瓷:
青瓷
白瓷
黑釉瓷(一)、瓷器的种类(二)、瓷器的发展及代表彩瓷:
釉下彩:青花瓷
釉上彩:珐琅瓷器
单色釉、杂色釉素色瓷之青瓷 素色瓷之黑釉瓷 素色瓷之白瓷 素色瓷器返回釉下瓷器——青花 釉上瓷器——瓷胎画珐琅 彩
色
瓷
器返回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商代 青瓷尊中国最早的瓷器,被称为我国瓷器的鼻祖。 年代发展1返回东汉 真正的瓷器东汉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了质地和火候等都符合瓷器标准的青瓷和黑瓷。 年代发展2返回南青北白是唐代瓷器的大体概况。
南方以越窑为首 ,北方以刑窑为首。 唐 代 南青北白年代发展3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
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它始烧于北朝晚期,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返回宋代瓷器代表:五大名窑
汝、钧、官、哥、定
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也是中国制瓷的高峰期 年代发展4宋瓷之汝窑
在汝州境内 今河南临汝,故名。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釉滋润,天青色,薄胎。
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 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
“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无钧不可夸富” 宋瓷之钧 窑
在钧州境内 今河南禹县,故名。 窑 变描述:胎色深,多为青釉,釉面开大裂纹片 ,紫口铁足。宋瓷之官 窑
北宋汴梁 河南开封特点:釉色浑厚、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宋瓷之哥窑
窑址至今不详 宋瓷之定窑
在定州境内 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宋代定窑白瓷珍品
高18.3厘米
横宽30厘米白瓷孩儿枕芒口碗元代: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年代发展5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 青花瓷 元青花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
器型:大型——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
小型——高足碗、高足杯、盘等
纹饰:主体纹饰——
植物类(牡丹纹、莲花纹、菊花纹等)
动物类(龙纹、凤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等)
人物类:历史人物的故事
辅助纹饰——波浪、变体莲瓣、云肩、卷草纹等明代瓷器年代发展6 明代瓷器较之元代有了很多变化,胎体更薄,细腻度更高,元代以大型器物为主,明代早期的大型器物不多,到了后期才逐渐增多。在纹饰上两者表现手法都以粗犷写意为主。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江西景德镇传统名瓷:青花、玲珑、斗彩、色釉(单色釉) 明代中国瓷器的发展出现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江西景德镇整个明代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斗彩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五彩量最大。 洪武青花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古朴,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纹饰线条粗疏豪放,但已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 斗彩是成化时期的杰作。成化斗彩,设色很多,无黑彩。有红彩、黄彩、绿彩、紫彩。其彩色透明鲜亮,尤其红彩,鲜艳耀目,后仿者难及。 成化斗彩最著名的有鸡缸杯、三秋杯、婴戏杯、葡萄杯和花鸟杯等。 万历五彩色调对比强烈。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但绘画技法不够老练,图案不够工整,人物比例失调,线条细而繁密。器型以大器多,有缸、盘、壶、瓶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制瓷高峰
代表:珐琅瓷器、粉彩、青花瓷青花龙纹瓷瓶 年代发展7珐琅瓷(瓷胎画珐琅)粉彩瓷瓶 珐琅瓷又名瓷胎画珐琅。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画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画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知识回顾:关于瓷器?瓷器的种类
素色瓷(青瓷、白瓷、黑瓷)
彩瓷(釉上彩、釉下彩)
?瓷器的发展
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优秀代表
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
江西景德镇——瓷器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