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2课时比热容的计算(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第2课时比热容的计算(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18 10:04:10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 比热容的计算
1. 吸收热量时,c=   ;放出热量时,c=   。
2. 吸热公式Q吸= ;放热公式Q放= 。
3.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时,最后两个物体的温度 ,我们就说达到了热平衡,此时有Q放 Q吸。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也越大,比热容与热量有关
D.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A. 0.9×103J/(kg·℃)  B. 1.8×103J/(kg·℃)
C. 3.6×103J/(kg·℃) D. 1.2×103J/(kg·℃)
3. A、B两金属球都放入热水中,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了相同的温度。关于两者比热容的关系和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cB时,mA=mB B. cA<cB时,mA<mB
C. cA>cB时,mA>mB D. cA<cB时,mA>mB
4.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 2∶3 B. 3∶2 C. 6∶1 D. 1∶6
5.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当甲物体温度升高20℃时,乙物体温度升高10℃。则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
A. 1∶2 B. 2∶1 C. 4∶1 D. 1∶4
6.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2.1×103J/(kg·℃) B. 4.2×103J/(kg·℃)
C. 1.2×103J/(kg·℃)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 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铜的比热容是0.39×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铜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
9.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 。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100kg的水,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则水箱里的水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kg·℃)]
10. 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温度降为30℃的时候,这些水放出了 J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子来取暖,沙子会冷得 (选填“快些”或“慢些”)。[c水=4.2×103J/(kg·℃)]
11.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 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
12. 将一温度为20℃、质量为4.2kg的铁块的温度升高到80℃,需要吸收 J的热量。然后将其放入一个装有温度为10℃、质量为1.15kg的水的量热器中,最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 ℃。[忽略量热器吸热,c水=4.2×103J/(kg·℃),c铁=0.46×103J/(kg·℃)]
13. 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之比为2∶3,比热容c甲∶c乙之比为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温度之比为 。
14. 一电热水器装有2kg的水,通电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1)加热2min,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2)加热2min,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15. 在冬天为了使房间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6J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为72℃。问每小时需供给散热器多少千克80℃的水?
16.“米线”是一种特色小吃。端上餐桌的有: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初温97℃,比热容4.2×103J/(kg·℃);肉片的质量为0.2kg,初温22℃,比热容3.5×103J/(kg·℃)。基于健康缘故,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求:
(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什么?
(2)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 1. 2. cm(t2-t1) cm(t1-t2) 3. 相等 =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C 2. B 3. D 4. B 5. D 6. A 7. C
8. 1 0.39×103J
9. 升高 2.1×107
10. 5.04×105 快些
11. 小于 6.3×104
12. 1.1592×105 34
13. 3∶4
14. 解:(1)由题图可知,加热2min,水的温度升高了10℃。 
(2)Q吸=c水m水Δt=4.2×103J/(kg·℃)×2kg×10℃=8.4×104J。
15. 解:m===125kg。
(2)因为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此期间,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所以,汤和肉混合后的温度至少为t=82℃,根据:Q吸=Q放以及Q=cmΔt,可得:c肉m肉(t-t肉)=c汤m汤(t汤-t),至少需要汤的质量:m汤==≈0.6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