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培优练习
能力拓展提升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诗中的“你”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表达交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 ;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 ,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
①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②才有兴趣去喝它 ③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④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挑战自我潜能
4、探究: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并从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词语。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
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巷》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幽微、渺远的意绪与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喻 倦守空闺的女子,娇美的面容因等待而憔悴
【解析】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容颜是本体,莲花的开落是喻体。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的一开一落也暗喻女子的青春韶华在等待中逐渐逝去。
一个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思妇形象。
【解析】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B【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第一个横线处选②,与下文的“才有兴趣去看它”句式一致;第二个横线处选③,与开头强调的“有”还是“没有”相吻合,而不是强调“浓烈”还是“不浓烈”。
4、意象分析
【解析】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总结特征:如花般美丽,满带着忧愁
【解析】雨巷 词语是: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
特征:幽深、寂静、朦胧
【解析】“我”词语有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特征:孤独 迷茫 忧愁 寂寞 有追求
三个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
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
5、示例1:雨巷 细雨,如幕,笼住了这长长窄窄、窄窄长长的石巷,驳落的檐头,刻进了多少的历史沧桑?濡湿的青石板路,如蛇般蜿蜒向前,在尽头等待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髓的幻灭?小巷无语,静默的站着,站着……雨,越发的细密了。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这段话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压抑、低沉的氛围。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其中叠词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写出了雨巷的凄清和令人窒息。www-2-1-cnjy-com
示例2:小巷,一条条纵横交错,像埋在衰老肌肤下的血管,深嵌在高高山墙和翘起的屋檐下,演绎一股苍凉之气。很少有阳光直射进巷子里,被摩挲得溜光的青黑石径终年湿漉漉的,似抹了一层油,斑斑苔藓从砖缝中冒出,在巷壁上抹上一层暗绿。2-1-c-n-j-y
示例3:姑娘。一袭紫裙,默默的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你丁香般的芬芳填满了空气的每一罅隙,太息般的眼光结着丁香的哀怨,投向寂寞的雨巷。细雨微寒,那撑起的油纸伞能否为你抵挡此刻的风雨?漫漫长途,谁能为你拂去心底的凄婉迷茫?【出处:21教育名师】
示例4:、长长的青石板路,悠长、悠长的巷子,它是如此的幽深,如此的空寂,加上蒙蒙的细雨,更平添了几分凄清、几分朦胧;油纸伞,一件普普通通的灰色的雨具,本来就是复古、怀旧、神秘、迷离的象征,它和雨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又是那样的自然;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下,一个年轻人正是撑着这样的油纸伞独自在风雨中彷徨,他是那样的孤寂又是那样的迷茫;雨巷的尽头是篱墙,颓圮的篱墙,它是如此的破败又是如此的荒凉;一个美丽的面带愁容的姑娘,像梦一样,轻轻的向我走来,可是却与我擦肩而过,又像梦一样的轻轻的走了,直至消失在雨巷。
【解析】要注意语言要低沉、舒缓,带有强烈的感情。不要脱离作品所营造的凄清、忧愁、朦胧意境美,塑造一种凄美的氛围。
《雨巷》基础练习
基础积累
填空
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著名诗人。浙江杭县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 》,因此有“ ”之称。此外还有《 》、《 》、《 》等。1950年在北京病逝。
2.多音字辨析
(1)巷 (2)似
(3) 别 (4)泥
3.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1).“像梦飘过”、“身旁飘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颓圮的篱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了”“散了”“消散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填空:
A.寂寥·寂寞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哲学离不开火热的生活,也离不开冷静潜心的探索。虽然哲学徜徉在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但学习和研究哲学需要耐得住________(寂寥/寂寞)。
(2)虽然时近中午,村子显得空旷________(寂寥/寂寞),但不时会听到孩子嬉戏追逐时的欢笑声,再有就是几个老人或妇女聚在某一家的大门过厅里的闲聊声。
B.沉淀·积淀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激情________(沉淀/积淀)为勇气,信心喷薄成动力,我舞动着双翼,去追寻梦中的风景。
(2)2015年9月21日,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在雪野航空俱乐部圆满落下帷幕。经过四年的文化________(沉淀/积淀),新一届航空体育节与以往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七大特色和亮点。
5. 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B.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6. 默写
①撑着油纸伞,独自
???????????????、???????,
又寂寥的雨巷,
②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
③像我一样地
????????????????????。
?冷漠,凄清,又惆怅。
7. 诗中“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的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巩固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8.分析雨巷中的女子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第二节描写女子形象都采用了哪些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
说说“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说说“飘”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她静静地远了/远了”这一反复的修辞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说说它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全诗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的记忆》、《雨巷》“雨巷诗人”《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
(1)xiàng hàn (2)shì sì (3)bié biè (4)ní nì
3、 “像梦飘过”、“身旁飘过” 象征美好事物转瞬即逝
到了颓圮的篱墙:象征精神的惆怅
远了、远了:象征留给作者的只有孤独和哀伤
散了、散了、消散了:象征理想的飘渺,诗人的伤感
4、A (1)寂寞 (2)寂寥 B (1)沉淀 (2)积淀
5、B 【解析】应为“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6、①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②结着愁怨的姑娘 。③ 默默彳亍着
7、“消了她的”“ 消了她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反复修辞,“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是层递修辞。效果是:淋漓酣畅地表现她离开我时的依恋不舍的情景,表达我的无奈、失落忧伤的心绪。【版权
8、姑娘形象:丁香一样美丽,妩媚动人,但她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寂寞的心灵,她多愁善感,孤高冷漠,内心怯弱;她受过伤,但她不媚俗,有纯洁的心灵,默默地忍受孤独。她是一位很有诱惑力,又很有危险性的女性形象。她,让人望面生畏,是个冷美人形象,更是作者理想中的追求者。
9、在第二节的描写中,“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把她比作丁香花,采用了比喻手法。这一组句子句式整齐,语气贯通,又是排比手法。“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上一句结尾的最后一个词,是下一句开头一个词,是顶真修辞手法。诗中反复“丁香一样”这个短语,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极力表现姑娘美丽的外表,空虚的灵魂,纯洁的心灵。排比、比喻的作用:①形象生动地再现她的美丽动人的外貌羞涩的内心、纯情的品质。②排比增强了语势,使语气贯通。③顶真修辞形成循环往复的句式,使诗歌具有音乐的美感。
10、“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像梦一般地飘过”。采用反复修辞表现女子消失时,“我”失落、惆怅、迷茫的心绪。“飘”字说明这一切都是梦想,是根本不现实的,用语传神
11、渲染我的无奈心理,失落的悲凉。
12、①这一节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使诗歌具有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②说明诗人与雨巷中见到的女子相见、擦肩而过、渐渐消失的全过程,这情景,其实完全是诗人梦一般的想象,起到把作者从想象中拉回到现实的作用。现实中只有一个“我”,现实中的诗人根本就没有见到姑娘。③说明诗人的理想愿望很渺茫。④在结构上构成首尾照应的方式,强调(升化)“我失落迷茫,又怀着希望的痛苦心情”的主题。
13、全诗描绘诗人在阴暗、孤寂、迷蒙的雨巷中,“我”满心欢喜的追求一个美丽而孤傲冷漠的冷美人的美好情景和只能与之擦肩而过的悲哀结局。21*cnjy*com
14、全文的思想感情至少有三种理解。
①全诗通过描写“我”满怀希望地在雨巷中追求那个孤傲冷漠的姑娘的美好情景和失之交擘的结局,再现“我”爱情失落后的悲凉又满怀希望的矛盾痛苦心情。(这是一首爱的恋歌,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诗人曾有过恋爱失落的历史创伤)。21*cnjy*com
②表现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时,诗人和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革命理想破灭后的苦闷彷徨(这是一首象征主义的诗歌,雨巷,象征黑暗的社会现实,丁香般的姑娘象征美好的大革命理想,她的消失,象征“我”的大革命理想的破灭)
③表现诗人追求美好事物失落又企盼的矛盾痛苦心理。
④阐述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生如同一条孤寂的雨巷。(美女不一定是美女,雨巷也不再是客观现实的雨巷,阴霾的雨巷可以是诗人、你、我失落时的心境。)(这首诗既是爱情的恋歌,又是政治抒情诗,还是生活的哲理诗)
15、①全诗描绘了一幅由阴霾的雨巷、孤独的“我”、美艳却结着愁怨的姑娘共同组成的朦胧凄迷的意境,表现人物细微而复杂的心理,雨巷、姑娘都不再是客观现实,都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爱情、不单是喜悦、也不是单一的伤感,是伤感中有些微的喜悦企盼,些微的喜悦中又有淡淡的伤感。采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
②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的美感。
诗中运用了反复、排比、顶真、回环的修辞,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营造了低沉优美的旋律节奏,使用亲切柔美的语言,低沉缓慢的节奏,使诗歌具有婉转悦耳的音乐美感。
③诗歌第一节实写,二至六节写“我”在雨巷里的想象,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拓展了诗歌内容,营造迷茫朦胧的意境,让读者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强化诗歌主题。
《雨巷》提高练习
一、文本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1~4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1.在第一节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描绘情感的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描述了这位姑娘的形象:“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三行诗的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上几乎相同,这样写是不是重复多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一节诗中诗人说“希望逢着”,而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飘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7题。
烦 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5.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这种形式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说“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前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诗人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及终点方恍然大悟。
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两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例句:这桃花,开得满山遍野,开得热火朝天,开得惊天动地,把春天打扮得花枝招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象征就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寄托于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用可感性强、富于多重意义的外在形象,暗示出生活的某种哲理或诗人的某种独特的感受。
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表达你对某种事物或意象的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文本阅读
1.“独自”“彷徨”“寂寥”“希望逢着”“愁怨”。
【解析】在这首诗的一开始,我们似乎就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诗中抒情性的词语,渲染了氛围,流露出了诗人的情感。21cnjy.com
2.不能互换。从内容的层次上看,由外在的表象到内在的情绪,逐层深入;从音韵上看,这首诗的每一诗节的第三、六行押韵,互换后,音韵不协调。
【解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组排比句,句式一致,关系对等并列;实际上,它们有层次的不同。另外,从押韵的角度看,也不能互换。只要能从内容和音韵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3.不多余。(1)在诗歌中,这种手法叫“反复”,或者叫“重章复唱”,能加强诗歌的抒情性。(2)第一节诗和最后一节诗的反复,使诗歌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解析】在诗歌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抒情手法:可以从抒情和结构上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飘过”,表达了诗人的理想的飘忽不定和心绪的迷惘茫然,也暗示了这种“丁香一样的”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解答时,要在结合整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逢着”和“飘过”的含义,即一个表“追求”,一个表“幻灭”。
二、类文阅读
5.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寂寞、辽远的意境。
【解析】从“寂寞的秋”“辽远的海”中的两个意象可以看出。
6.这种巧妙的回环形式使诗的旋律循环往复,使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表现诗人不敢说出内心烦忧的真实处境。
【解析】这首诗虽然只有八行,但音韵和谐,可以反复咏诵、欣赏,第二节通过句式的位移,诗意顺中有变,诗韵和诗情都在回环中得以深化、凸现。
7.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爱上了一个女子,又不敢向她表白的一种矜持、矛盾;排遣不开的、缠绵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骨子里透出的忧伤、寂寞的心情。
【解析】诗中的“你”正是这首诗的朦胧所在。有人说,政治和爱情一直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戴望舒所苦苦追求的,根据戴望舒诗歌的特点,诗中的“你”可以理解为作者苦苦追求的姑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
三、语言运用
8.C【来源:21cnj*y.co*m】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担当”“文化精神”搭配不当;D项,表意不明。
9.答案示例:这星斗,闪得璀璨耀眼,闪得晶莹剔透,闪得奥妙神秘,把宇宙装点得光辉灿烂;这大海,蓝得广阔无垠,蓝得心旷神怡,蓝得惊世骇俗,把地球装扮得楚楚动人。2-1-c-n【解析】所给例句采用了“开得……,开得……,开得……”的排比句式。“打扮”一词运用了拟人手法。
10.答案示例: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倒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梅花。 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影响。傲雪斗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