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培优练习
一、能力拓展提升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
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诗中的“雪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表达交流
3.请仿照下面一节诗歌格式,在二、三节空线处续写诗句
在你步入青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
你是只求风和日丽、一帆风顺,
还是不畏艰险、准备走曲折之路?
?
在你路途坦荡、志得意满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你功成名就、有口皆碑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挑战自我潜能
4.《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30字)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也脍炙人口。请给这首诗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能力拓展提升
1.一是自由,无拘无束:“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飞飏,飞飏,飞飏”。二是执著:“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雪花”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解析】回答本题,需要抓住能概括雪花形象的动词,雪花认清方向,飞飏,翩翩的在半空
里潇洒,找到这些关于雪花动作的词再进行归纳概括。
2.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理想的热切渴望和不懈追求。
【解析】回答本题,需要在综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雪花有坚定的方向,她不断
追求着,最后找到了等待已久的“她”,雪花就义无反顾地沾住“她”,贴近“她”,溶“她”
的心胸。这里的 “她”表面上指来花园探望雪花的女子,实际上作者的理想追求。
二、挑战自我潜能
3.示例:沾沾自喜 飘然而行 还是谦虚谨慎 为而不争?? 居功自傲 就此止步 甩掉包袱 再立新功
【解析】学生可作个性化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4.答案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河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5.答案:徐志摩的小诗《沙扬娜拉》,短短五行,却包含了无限的离绪和柔情。以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花状写日本女郎温柔的神态,贴切传神,既显得纯洁无瑕,又楚楚动人。一声“沙扬娜拉”,轻飘而不失深沉,随意而不失礼仪,简洁而又充满异国情调。这首诗充分显示出诗人善于勾勒,巧于传情,以及擅长驾驭语言的非凡功力。
【解析】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再别康桥》基础练习
一、基础积累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荡漾( ) 青荇( ) 沉淀( ) 倩影( )
长篙( ) 漫溯( ) 斑斓( ) 满载( )
笙箫( ) 漫溯( ) 河畔( ) 浮藻( )
填空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作品有《 》《 》《 》等。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河畔/背叛 青荇/行伍 艳影/沿袭
B.软泥/拘泥 荡漾/跌宕 榆树/逾越
C.粉碎/萃取 沉淀/碇石 竹篙/枯槁
D.清潭/坦荡 浮藻/朝霞 柔波/揉碎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飘浮 堤岸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B.破锭 脑髓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C.回溯 阔绰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D.沉淀 憎恶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游走)
B.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灿烂多彩)
C.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走走停停)
D.到了颓圮的篱墙(坍塌,破败)
6. 辨析下面的词语填空
(1)斑斓·斑驳
【辨析】 “斑斓”是色彩错杂灿烂,多指鲜艳颜色的花衣服、艳丽的羽毛兽皮等。它可搭配成五彩斑斓、斑斓色彩。“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一般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花花搭搭,如树影、布满渍痕的墙壁等。它可搭配成斑驳的黑影、斑驳的旧画等。
【运用】 ①宜章县杨梅山镇香花村仍残留下一堵断墙,青砖________,苔藓密布。
②秋日里树叶变黄变红,变得________多姿,装点了城市、村庄等各个角落。
(2)沉淀·积淀
【辨析】 都有“沉积下来”的意思,都可作名词。“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用于指习俗、文化等。
【运用】 ①情感需要________,才能写出好诗。
②一座好的园林,是民族文化________的象征。
7.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D.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
(2)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10.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在剑河上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
二、课内巩固?
阅读《再别康桥》,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诗第2~4节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头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一句中“招摇”一词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诗首节和末节在节奏上相同,在语意上相似,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二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àng xìng diàn qiàn gāo sù lán zài shēng xiāo sù pàn zǎo
2.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夜 猛虎集
3.C【解析】:A项,分别读pàn/pàn,xìng/háng,yàn/yán;B项,分别读ní/nì,dàng/dàng,yú/yú;C项,分别读suì/cuì,diàn/dìng,gāo/gǎo;D项,分别读tán/tǎn,zǎo/zhāo,róu/róu。
4.C【解析】(A项中“飘”应为“漂”,B项中“锭”应为“绽”,D项中“生”应为“声”)
5.A 【解析】:“漫溯”意为“很随意地逆流而上”。
6.(1)①斑驳 ②斑斓 (2) ①沉淀 ②积淀
7.D【解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8.(1)不及汪伦送我情 (2)孤帆远影碧空尽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莫愁前路无知己
(5)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 (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A【解析】(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而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符。)
10.D???
11.选取了金柳、艳影、青荇、柔波、水草、清泉、浮藻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画面。
12.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依依惜别;写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
13.“招摇”一词将青荇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水草招手欢迎诗人的情形。
14.比喻。“金柳”是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5.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体现了徐志摩主张的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使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16.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强烈又缠绵!
《再别康桥》提高练习
文本阅读
阅读诗歌《再别康桥》,完成1~4题
1.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21·世纪*教育网
2.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我爱这土地[A]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B],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C]……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5.“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诗中的[A]“这土地”、[B]“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无比温柔的黎明”分别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鸟的喉咙本来就是嘶哑的吗?怎样理解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8.下面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最恰当的排序应是( )
旅 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①远梦归侵晓 ②家书到隔年 ③断雁警愁眠 ④寒灯思旧事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9.在横线上仿写前面画横线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10.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本阅读
1.B
【解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借代。
2.三个。金柳、青荇、潭水。
3.诗人不愿把来寻旧梦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心理,此外“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感情领域是属于他自己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答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2-1-cnjy-com
示例:“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梦境,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融情于景。
【解析】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把寄寓的情感写出来。
二、类文阅读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来看,前三个都是长期遭受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解析】解答本题需知人论世,解读好修辞。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诗人化人为鸟,这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地执着、坚贞和顽强的爱。
6.[A]繁衍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C]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可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准确理解三个意象的含义。
7.不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解析】“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喉咙嘶哑的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三、语言运用。
8.选B 【解析】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中间两联对偶。首先找出韵脚“眠”“年”,然后根据对偶句,确定④③、①②。
9.每一捧泥土中 都有大地的脉搏 每一颗石子里 都有高山的气魄
10.答案:(示例一)微风抚柳,树影婆娑。伴随着那阵阵蛙声,牛郎、织女在这静谧的夜晚相会于忽明忽暗的银河中,共诉儿女私情。
(示例二)夏天的夜晚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
(示例三)恬静的夜,清风偶尔送来一两声蛙声,婆娑的树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长空只见得到银河那淡淡的身影。
(示例四)喜欢徜徉于记忆的夏夜,睡在草地上,望着银河,数着调皮的星星。月光下的树影婀娜,还有仿佛从天际响起的蛙声,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
(示例五)七夕后的银河随着情人的分离显得那么暗淡。偌大的河中只剩下些迷蒙的树影和悲凉的蛙声。
(示例六)最喜欢夏夜,月光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洒下,留下斑驳的树影,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静听她讲述银河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远处的蛙声渐渐地把我带入梦乡。
(示例七)夏日的夜晚,我想变成一颗星星,躺在银河的怀抱里,蛙声为我催眠,树影为我放哨,真的好惬意!
(示例八)最美莫过于夏夜,举头是深邃的银河,群星闪烁;低首是田田的荷叶,蛙声阵阵,成林的树木,树影斑驳。好一个宁静的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