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在设计本课时,我以悟促读,通过学生圈画、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合作探究描写的画面,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并进行仿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在想象中,学生与我仿佛都成了花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
2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13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花朵图
师: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它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花的学校
教师介绍作者相关资料。
泰戈尔(1861—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师: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圈出词语,标出小节。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生字: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词语:阵雨 荒野 绿草 跳舞 狂欢 功课 放假 互相 狂风
急急忙忙 自然 能够 双臂
(点名读 顺序读 自由举手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后鼻音“荒、狂、扬”。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真假”。 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艹+洛=落”“?+由+笛”“犭+王=狂”。
换一换:“霞”把“雨”换成“亻”就是“假”,“杨”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猜谜语:“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惟一夕相逢”。
扩展组词 :“荒山 互相 能够 猜猜 双臂”。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舞、假、臂)
“落”: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洛”。
“荒”: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不要在竖折上再多加一点。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假”注意是单人旁,最右边上面不是“口”,也不是“又”。
“臂”注意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是“辟”,不要多写点,下面部分是“月”。4.学生练习写字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1)教师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完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
学生交流,自由举手回答。
师随机板书:a.花儿们的地下学校b.花儿们的家、妈妈
C.花儿们的老师
3.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新词,学生开火车读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二、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师范读。学生找出这一部分喜欢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喜欢它的原因。
指导朗读“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课件出示句子:湿润的东风……吹着口笛。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
师:“湿润”一词概括了东风的特点,“走过原野、吹着口笛”,奇妙的想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2)课件出示句子:于是,一群一群的花……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 狂欢 跑出来
师:跑出、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师:作者笔下,花是“跑出来的,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仿佛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小河边、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便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三、四自然段,合作探究
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并进行仿写。
课件出示“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
样子写一写:蜜蜂一来,他们?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点名读。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2)理解感悟。
出示句子:“树林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象声词)
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他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教师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七、八、九自然段
(1)学生齐读。想象画面:花孩子的家在哪儿?他们是怎样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读好问句“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板书:急急忙忙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师:在花的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想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想象丰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花 跳舞、狂欢
的 关门做功课 可爱、童真童趣
学 冲进狂风
校 扬起双臂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在设计本课时,我以悟促读,通过学生圈画、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合作探究描写的画面,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并进行仿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在想象中,学生与我仿佛都成了花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
《花的学校》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儿童散文诗,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强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切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童真童趣。同时关注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想象的美。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13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积累字词的阶段,本课生字词的把握我仍作为重点,此外,课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课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作为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想象自然。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本课的想象丰富细腻,在联想中感受画面,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文语言优美,运用朗读感悟法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课文想象奇特,修辞的运用较隐晦,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学生关注和积累的习惯,同时加以揣摩,理解、感悟词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以一组花朵图引入课文,让学生感受花的美丽。
教师简介泰戈尔。泰戈尔的诗语言优美,充满很多细腻丰富的想象,对泰戈尔进行介绍,同时开阔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下阅读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让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圈出词语,标出小节。
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儿童的诗,儿童读起来是最有共鸣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感知课文,建立最初的阅读体验。
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指导生字词。讲练结合、读写结合,自主探究与指导结合。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教师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自然地关注到文中有新鲜感和新奇想象的句子,在交流中就能有一个初步的探讨和了解。
(四)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对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引导入境想象,对比体会。
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
引导感情朗读,体会花儿的精神、急迫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在花的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和同学们说一说。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想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想象丰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五、说板书设计。
? ? ?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根据课文内容,将作者想象中花儿的各种行为进行摘取板书,从中感受想象的可爱、童真童趣。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又能把握作者的想象,感受其中的情感共鸣。
花 跳舞、狂欢
的 关门做功课 可爱、童真童趣
学 冲进狂风
校 扬起双臂
课件23张PPT。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 花的学校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学校呢?你知道“花的学校”吗?图片欣赏图片欣赏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花儿们的快乐吧!相关链接 泰戈尔(1861—1941年),
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
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
义者。1861年5月7日,泰戈尔
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
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荒 笛 罚 假 裳fá huānɡ dí shānɡ jiǎ 多音字运用落luò(降落)lào(落枕) ①假( )如明天放假( )就好了。
②一夜秋风,树上的叶子都落( )下来了。jiǎjià假jiǎ(真假)jià(放假)là(丢三落四)luò重点词语阵雨 荒野 绿草 跳舞 狂欢 功课 放假 互相 狂风
急急忙忙 自然 能够 双臂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花当作天真可爱的( )。下雨时,他们( )出来玩耍,最终,他们要回到( )身边。孩子放假妈妈再读课文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 花儿们的地下学校
花儿们的家、妈妈
花儿们的老师品读课文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一朵朵娇嫩的小花从小河边、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有的摇头晃脑,有的蹦蹦跳跳,有的欢笑舞蹈,玩得真开心。品读课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课文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描写了夏天雷雨时的情景。风吹得树枝摇摇摆摆,树叶在剧烈地晃动,发出声响,而雷声轰鸣仿佛拍手一般,可见雨势的猛烈,营造出一种热情、激动的情景。品读课文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花孩子们颜色多而美,“冲”写出了他们的急不可待,表现了他们活泼、可爱的特点。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他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品读课文 发挥想象,这些花孩子们冲了出来,会做些什么?自由奔跑、游戏、打水仗...... 品读课文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花孩子们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天空般的自由。 品读课文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花儿也像孩子一样,放假时急切地想回到家,扑入妈妈的怀抱。课文总结·花孩子们的活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可爱
童真童趣跳舞、狂欢关门做功课冲进狂风扬起双臂拓展延伸 在花的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和同学们说一说。 下雪了,孩子们冲出教室,在操场上尽情舞蹈。你瞧,风中的梅花正在随风起舞,似乎在欣赏自己的身姿呢。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