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21 15:2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变迁
第1课时

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变迁
【学习目标】
1.掌握造成海陆变迁3个原因
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及人类自己的影响
3.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过程
4.熟悉魏格纳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三个证据
【重点难点】
1.重点: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
2.难点:魏格纳找到的三个证据如何证明大陆漂移
【学法指导】探究讨论法、参与体验法、兴趣式引导法、材料分析法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一【导入】前一节学习的内容是海陆分布,主要掌握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基本概况。
二【新课】
1.地壳运动:讨论海洋中的鱼龙变成高山上的化石说明什么
2.冰川融化与海平面的升降的关系。
[提问] 人类又是如何影响世界的海陆变化的?
4.[思考?总结]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6.[查阅]

魏格纳的国籍,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主要贡献。
7.[视频:大陆漂移] 进一步形象说明大陆漂移过程。
8.[思考?活动] 魏格纳在证明自己的猜想时找到了几个证据?
答:①大陆相邻海岸轮廓的相似。
②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
③不同大陆的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9.[演示?活动]魏格纳如何用这三个证据如何证明他的猜想的呢?
(1)大陆轮廓的相似性:南美洲和非洲模型做拼合分离演示。
(2)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学生网络搜索:海牛和托年的相关资料。
这两种动物不是自己游过去也飞过去的,那会不会是人类把它们带过去的?
(3)同大陆的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地层模型演示大陆的分与合。
10.[内容小结]魏格纳通过这三个证据想证明的观点是?
三【内容小结】
大陆轮廓的相似性
魏格纳(德国):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
大陆漂移假说 不同大陆的古地层
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高原、山脉、裂谷、海
沧海桑田 海平面的升降:冰川的融化
人类活动:围海造田、填海造陆
全球气候变暖

四【练习题】
1.地壳的变动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 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块大陆,而后逐渐破裂分离,发生漂移。
3.高原山脉是由 产生的。
4.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 导致的。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政策是: 。
我们个人可做: 。
PPT课件
填图学生能通过七大洲四大洋的各自形状和相对位置识别出它们
观看动画讨论
视频展示冰川
融化的影响
小组讨论得结

阅读教材总结
完成学案
查阅课外知识拓宽信息渠道
通过视频强化大陆漂移的理解
学生阅读教材
P50、51
找出魏格纳用于证明大陆漂移的几个证据
模型演示说明
小组讨论得结

本节知识框架
让学生清晰明
了知道课堂内

课堂练习有助于巩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