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树之歌 课件(28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树之歌 课件(28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7 23:09:20

文档简介

2 树 之 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我们常说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那么大家认识多少种树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给大家讲解了一些树和这些树的特点。(板书:树之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同学读并评价,划出本课生字再齐读。(课件出示生字)
(1)请同学朗读第1句话(课件展示图片,关键字词),提示学生“壮”“掌”是后鼻音,相机正音;
(2)请同学朗读第2句话(课件展示图片,关键字词),强调学生“枫”“松”“装”是后鼻音,强调“柏”的读音,相机正音;
(3)请同学朗读第3句话(课件展示图片,关键字词),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强调“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相机正音;
(4)请同学朗读第4句话(课件展示图片,关键字词),提示学生“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相机正音;
鼓励学生再次诵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确保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正确认读。
 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注意笔顺):
    “杨”的形近字区别,扬,汤,场等;
    “壮”的形近字区别,状,妆,仕等,右边两横上长下短;
    “桐”的形近字区别,铜,同,侗等;
    “枫”的形近字区别,风、讽、疯等;
    “松”的形近字区别,讼,淞,忪等;
    “柏”的形近字区别,伯,怕,拍等;
    “棉”的形近字区别,绵,锦,婂等;
    “杉”的形近字区别,衫,彬,钐等;
    “化”的形近字区别,讹,论,华等;
    “桂”的形近字区别,娃,挂,佳等。
本课要求学生尝试组词,教师鼓励学生组词。(课件展示)
4.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认读,带领学生认读。
5.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学习课文
大家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很多生字都带有“木”字,这些有木字旁的是哪些字,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来。鼓励学生作答。
(杨、树、榕、梧、桐、枫、松、柏、棉、桦、杏、桂)
这些字的特点是什么?(都指向一种树木)
1.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讲到了多少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树?鼓励学生数一数作答。
(课件展示)
四、作业。
  1.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并抄写生字生词每个五遍。
3.搜集关于“银杏水杉活化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背诵课文(小组互相比赛)
2.复习生词。(课件展示生词)
二、课文讲解
1.解读课文。
(1)学习第1句话
A.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B.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树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完整流畅,恰当地运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
C.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高(白杨礼赞)、榕树--粗壮(独木成林)、梧桐树叶子--像手掌。
教师总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2句话
A.指名认读,互相交流:这一句讲了哪些树,这些树的什么特点?
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红,松树柏树四季常青。
B.课件展示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季节树木的颜色各不相同。鼓励学生多说表示树木颜色的词。
(3)学习第3句话
A.指名认读,互相交流:这句话讲了几种树,这些树的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在北方。
B.课件展示图片,讲解“北疆”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桦”的读音和“疆”的字形写法。
(北疆:新疆的北部,年均气温-4~9℃)
教师总结:树木的生活习性会有不同,而这些树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可以鼓励学生完成总结。
(4)学习第4句话
A.指名认读,互相交流:这句话讲了几种树,这些树的什么特点。
银杏、水杉是活化石;金桂开花非常的香。
B.展示金桂的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桂花开花的香气。
C.留有疑问:为什么说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请小朋友回家后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搜集一下资料,下节课会要求同学来作答。
2.讲解“银杏水杉活化石”的意思。
请同学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为什么银杏和水杉会是“活化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补充小结。
(亿万年前,有许多动植物曾经特别的繁茂,但是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类群中绝大多数种类都灭绝变成了化石,只有极个别种类在局部地区幸存下来。在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有银杏、水杉、珙桐等,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珍稀而具有很高价值。)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梧桐树叶像手掌”,比喻句,将树叶比作手掌。
“松柏四季披绿装”,比喻拟人,将松柏比做人像人一样穿这绿色的衣服,将松柏的叶比作绿色的衣服。
完成课件小题。
4.整体回归,齐读课文,认出课本中插画的树木种类,完成课文填空(课件出示小题)
5.课后习题讲解
(1)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强调“泡(pāo)桐”的读音,引导学生用“泡(pào)”组词。带领学生认读词语,鼓励学生提问。
(2)解释三句谚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自主回答。(课件展示)
三、汉字书写
1.动画演示书写笔顺,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书写笔顺,对写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枫”字右半部分“风”第二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化”字重点是右部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壮”字重点是右边的“士”不要写成“土”。
2.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本课的生字大多与树有关,所以木字旁的字很多。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做到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3.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的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范写易混淆的字提醒学生。
四、拓展延伸
1.自由诵读课文,检查背诵。(小组互相比赛)
2.课外收集其他树木的知识。
五、作业
1.听写识字二《树之歌》字词。
2.将课后习题中的三句谚语背诵给家人听。
3.抄写三句与树有关的名言名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4.预习识字三《拍手歌》,要求:通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树,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树的知识。其实我们的大自然中有非常多种类的树木,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树的知识,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课后跟老师交流。树木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树木,树立保护树木,保护环的意识!
【板书设计】
树之歌
外形、颜色、生活习性、价值 各不相同
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他们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在课文讲解时不能出现太多高级词汇,反复使用一些简单明确的词汇能够让学生理解意思,更能够加深印象。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树的形象,可以选择其中普及较广比较简单的诗句补充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28张PPT。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 树之歌课题导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读一读,想想这几句话有什么共同点?相关链接 树木能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音粉尘、提供氧气等,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好朋友。
我国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积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的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号召大家种树育林。
大家用的书本纸张都是树木制作的,爱惜用纸也是爱护树木的表现。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生字组词杨树
白杨强壮
壮大梧桐
桐花枫树
枫叶松树
松针松柏
柏油木棉
棉花水杉
杉树化石
化学金桂
桂花认读园地梧 桐 掌 枫 松疆 银 杉 化 桂tóng zhǎng wú sōng fēngyín jiāng shān guì huà柏 装 桦 耐 守zhuāng bǎi nài shǒu huà 重点词语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守北疆课文学习 课文讲到了 种树木,分别是:
、 、 、 、
、 、 、 、
、 、 。 11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课文学习yáng
杨 树 高相关介绍:
白杨、胡杨统称杨树。
是防护林、木材林、
路旁绿化的主要树种。高课文学习róng
榕 树 壮壮相关介绍:
榕树属大乔木。
广西省蒙山县内有三株
相连细叶榕,树高25米,
地围236厘米,树龄约1100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木。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梧桐生长快,木质适合
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
造纸和绳索,种子可以
食用或榨油,树干光滑,叶大优美,是一种观赏树种。wú tóng
梧 桐 树叶
像手掌手掌课文学习“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树叶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枫叶色泽绚烂、形态别致
优美,秋天会变成火红色。
南京栖霞山的枫树历史悠久,百年枫树达500余株。北京香山也因枫叶出名。加拿大境内多枫树,有“枫叶之国”美誉。fēng
枫 树秋天
叶儿红红课文学习枫树秋天
叶儿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课文学习sōng bǎi
松 柏
四季披绿装松相关介绍:
松柏历寒不衰,四季常青,古人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课文学习 “松柏四季披绿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松柏四季穿着绿色的衣服,说明了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 还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颜色。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木棉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生长的落叶大乔木。3-4月开花,花色桔红,大而美,先开花后长叶。树干高大挺拔。
又名攀枝花,攀枝花市因多有此树而得名。 mián
木 棉 喜暖
在南方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白桦树是我国分布最广的
森林植物,树形优美,树
皮白色,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园林木本观赏植物,材质优良,是重要的工业用材。huà
桦 树 耐寒
守北疆耐寒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银杏又名白果树,生长
较慢,寿命极长。木质
极优良。
水杉生长缓慢,能净化空气。木质轻软,可供建筑、造纸等用。yín shān
银杏 水杉
活化石银杏水杉课文学习·银杏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在3.45亿年前,在全球广泛分布。50万年前,在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保存下来。是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
银杏树的木材是制作乐器、家具的高级材料。银杏果俗称白果,在宋代曾被列为皇家贡品。叶子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高大挺拔,适应性强,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课文学习·水杉 水杉最早出现在6500万年以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家在四川万县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的古老珍稀孑遗树种。
它对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分布于湖北、重庆、湖南三省交界的利川、石柱、龙山县的局部地区。课文学习相关介绍: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
之一,仲秋时节怒放,花香
扑鼻,令人神清气爽。以桂花为原料制作的桂花茶也是我国特产。
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guì
金 桂 开花
满院香课文学习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
梧桐树叶像( )。
枫树秋天( ),
松柏( )披( )。
木棉喜暖在( ),
桦树耐寒守( )。
银杏水杉( ),
金桂开花满院( )。想一想该怎么填呢?高壮手掌叶儿红四季绿装南方北疆活化石香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pāo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这些词的意思你都会吗?课后练习理解句子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十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也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才的培育,才能得以强大传承。课后练习理解句子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树叶落下的时候还是会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课后练习理解句子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树木没有树根是没办法生长的,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树之歌》说课稿
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课,在教学上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其中《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和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木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说学情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运用生活实际识字,列举相关联的词语等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学会识字方法。学生初步了解过形声字,但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和自主识字意识差一些。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运用形声字自主识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树木,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教法:
1.讲授法。
学生对树木种类了解不多,对树木的习性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师丰富资料。
2.学法。
(1)圈点批注法主要让学生圈画树木种类,了解树木习性。
(2)讨论法细品儿歌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树木习性来找树木图片。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认识哪些树木呢?(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多认识几种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它们圈出来,读一读吧!(松柏不是一种树,是两种树。各自的名字是松树和柏树。)指生说。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这些树的名字吧。课件出示:杨树榕树金桂(去掉拼音你还会读么?)开火车读。
2.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你有什么发现?杨、榕、梧桐、枫、松、柏、桦、桂、杉。生:都是木字旁。师:你们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生回答)师: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呢?师: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表示他们都是树木,右边表音提示了读音。形声字可以让我们快速识字。
(三)细品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树木插图,它们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歌里。请仔细读读儿歌,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1.师:看看第一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生回答:杨树很高。榕树枝干比较粗壮。(有时候一棵大的榕树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小树林)。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掌这个字我们怎么记住它呢?)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它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师:看看第二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生回答: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松树、柏树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不发生变化。(绿装也就是绿衣服,所以装这个字下面是一个衣字,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师: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普通的树木在气候不适宜的时候(譬如寒冷,干燥),因为叶子面积较大,表面没有蜡质的薄膜,而导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会变黄、落叶。而松树、冬青、柏树等,由于叶子要么尖细,要么表面有蜡质层,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常青。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3.看看第三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生回答:木棉树喜欢温暖,生活在我国的南方。桦树比较喜欢严寒,生活在我国的北方边疆。(耐、守、疆如何识记?)欣赏木棉树和桦树,观察图片,看看它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孩子们,我们更详细地了解了这些树木,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再次朗读。)
识字2树之歌
《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他们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在课文讲解时不能出现太多高级词汇,反复使用一些简单明确的词汇能够让学生理解意思,更能够加深印象。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树的形象,可以选择其中普及较广比较简单的诗句补充积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