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雪孩子》这篇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融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已、救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节课我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加深感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雪地、云朵的美丽,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心灵,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三、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尽量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情绪,让他们在玩中学。但他们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也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基于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以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低年级学生较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为此,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课件,以故事情节做为画外音,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上来。下面就请各位同学看一下这个小故事。(播放课件)我认为以动画形式巧妙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声情并茂的动画片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图文结合,随文识字。
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以后,我首先让学生图文对照欣赏课文,“披文入情”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我让学生自由读并勾画出生字,同时读出相关的句子,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将课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3.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予肯定,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因此才会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分析在读时应注意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我又请三名同学读,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谁读的最好,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给予肯定。
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表达出高兴、开心的心情。在此,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用一个统一而模糊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请大家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一段”,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理解用表情(满脸笑容)、动作(边读边跳)等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心目中的高兴开心是什么样就怎么读,我觉的这样做比一味的“好” “很好”“ 你真棒”更重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中找到朗读技巧和方法。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型教师,我们不仅不能以“标准答案” 来恒定学生,而应该给予鼓励,加以引导。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积极地创造,发展自己的个性。
4.帮助学生解疑。
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这里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化”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5.结合图片,进行叙述。
指导学生合作表演课本剧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动画,引导学生逐步模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及表演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并且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6.作业。
让学生叙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设计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
20 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8个字,会写“出门、空地”等13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学会默读课文。
难点:
1.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2.理解课文结尾的“美丽”。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雪景的图片,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自学。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旁”为上下结构, 下半部分是“方”,不要少写一点;
“谁”为左右结构,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佳”。
4.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三、了解文章结构
自读课文,尝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第1—3自然段)
了解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说明雪下得很大,为雪孩子的出现做铺垫)
五、作业
1.练习默读课文。
2.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4—12自然段,了解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
请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
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
3.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第13、14自然段,理解雪变成水的过程,感受雪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1.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3)想一想,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初步体会“美丽”的意思,不仅指外表美,更是指雪孩子的心灵美。
三、默读,看谁读得好
默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四、作业
假如雪孩子又回来了,想象一下小白兔和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会说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课文小结】
文章讲述了雪孩子为救小白兔,奋不顾身地冲进着火的房子,结果被大火融化了,变成云朵的故事。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善良的心地。
【板书设计】
雪 下个不停 一连下了几天
兔妈妈 外出 堆雪人陪小白兔
雪孩子 小白兔 又唱又跳 玩累着火 舍己救人
雪孩子 飞跑救出小白兔
化成水 变成水汽 成了白云
【教学反思】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了课文默读,初次进行默读的训练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不出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不出声而无法全神贯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的方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课文结尾“他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中的“美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同学都知道是形容白云美,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美丽”还指雪孩子的心灵美——牺牲自己,舍己救人。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
课件21张PPT。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 雪孩子课题导入 孩子,一般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雪,是雪花。那“雪孩子”是指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相关链接 嵇(jī)鸿,生于西子湖畔,长于太湖之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雪孩子》(选入《世界金奖童话库》)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没兴趣”游“无算术国”》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三等奖,《冰雕姑娘》获第二十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累 添 柴 烧 旺 渐 哎冒 烫 终 浑 淋 灭 激chái lèi tiān wàng shāo āi jiàntàng zhōng mào lín miè jī hún多音字运用累lèi(劳累)lěi(积累)yā(哎呀)ya(去呀)呀 ①梨树上果实累累( ),也不枉费爷爷这阵子的辛苦劳累( )了。 ②哎呀( ),你倒是快去呀( )!lěilèiyā ya重点词语出门 起来 空地 伙伴 跳舞
唱歌 回家 屋子 赶快 火堆
暖和 眼睛 窗户 激动 美丽
天空 旁边 火星 浑身 水汽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些什么呢?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尝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分别讲了什么?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天气情况——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雪。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兔妈妈在门外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
第三部分(第4—12自然段):小白兔家着火,雪孩子救出了熟睡的小白兔。
第四部分(第13—14自然段):雪孩子为救小白兔牺牲了自己,变成了白云。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在文中的作用。 “下个不停、一连”说明雪下得很大,下的时间长,为下文堆雪人做好了铺垫。 请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第4—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
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
3.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火越烧越旺,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3.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 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动动脑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3、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美丽”,不仅指白云的外表美,更是指雪孩子的心灵美。他已经化成水了。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 2.想一想,小白兔望着天上的云,可能会说些什么?示例:
白云,你是雪孩子吗?谢谢你救了我,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希望你回来和我一起玩。云雪/雨水水蒸气 开动小脑筋,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本文写了雪孩子冒着大火救出小白兔,自己却消失了的故事,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人们对雪孩子的赞美之情。 假如雪孩子又回来了,想象一下小白兔和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作 业20.雪孩子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了课文默读,初次进行默读的训练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不出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不出声而无法全神贯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的方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课文结尾“他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中的“美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同学都知道是形容白云美,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美丽”还指雪孩子的心灵美——牺牲自己,舍己救人。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