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禹治水 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5、大禹治水 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7 23:15:14

文档简介

《大禹治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禹治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事。通过本课的阅读让学生感悟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体会大禹意志顽强、为百姓造福的献身精神。本课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洪水泛滥的景象,点明大禹治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经过。第3自然段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4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结果。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音、形、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目标力求有层次、具体明确。
三、以情为线,优化教学流程
本着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自由、宽松的舞台,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激趣入境:上课开始,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同学们爱读神话故事吗?请说说你知道的神话故事有哪些。”“读课题,请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努力营造一个朋友般面对面交流的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读中设境: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变化,始终以学生情感的发展为主旋律。教学第一小节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读着读着,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同时鼓励生生间的互评。将画面与音乐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第二小节的学习尽可能的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自由还给学生。我这样设计:1.分四人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
2.交流汇报。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禹为了治水吃过哪些苦?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通过看、读、议、评进一步理解感悟大禹治水的辛苦。
境中悟情:第三小节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看图讲故事,自由交流发言,有感情朗读感悟大禹的伟大。  
情中悟理:学第四小节时,通过询问:“读着读着,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了?”(播放流动图)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感情火花,让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终脱口而出:“大禹,我想对您说……”这样,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
四?、以学促教?,落实读写项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本着《课标》中识字教学应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字不离词的原则,我在这个环节只对重点字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启发,共同识字。????
在写字教学中我通过示范书写、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使写字得到落实。 ???通过让学生说心里话:大禹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进而鼓励个性化发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启发学生想象:教学第一节时,通过放影像(“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怜悯心、同情心,并想象洪水画面。进而引导学生想象:禹为了治水吃过哪些苦?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会怎么想?你想对大禹说点什么呢?通过几次想象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一次爱他人、爱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
课堂上尽量体现“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力求找到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学法方面,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地问、看、听、说、读、划、写、思、议、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使学生感悟读中生情、景中有情的乐趣。
五、有的放矢,选择教学媒体
针对学生知识经验少、喜欢直观、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我自制了音画、图文并茂的课件来优化教学环节,同时注意了小黑板、字卡、纸条等常规教具的运用,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
六、“情”为线,合理设计板书?   板书设计以“情”为主线,以事为据,精选词语,通过对比,突出大禹治水的艰辛,感悟大禹的伟大。板书力求美观、醒目、易理解。
15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学准备】
1.大禹治水的资料。
2.词语卡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大禹的图片,向学生们介绍大禹,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人们又叫他“大禹”。关于大禹的传说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流传最广。
板书:大禹治水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自学。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灾”的上面有一点,不要写成“冖”;
    “被”为左右结构,部首是“衤”,不要写成“礻”;
    “难”为左右结构,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佳”。
  4.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三、了解文章结构
  1.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并尝试着自己给课文分段。
分工朗读可能的几种情况:
(1)四人小组朗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人小组朗读,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真正的读懂了课文。
  2.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起因)
  1.引导学生思考大禹治水的原因,这一自然段讲述的是根本原因。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提示:泛滥、淹没、冲毁、痛苦等)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大禹治水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捕捉信息:
1.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鲧和禹分别用什么方法治水,结果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
二、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通过“吸取、疏导、疏通、通过、流到”等词语,体会大禹卓越的战略目光和超群的智慧。
2.引导学生从“十三年、三次、一次也没有”等词语体会大禹为治水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
三、观看录像,复述课文
观看大禹治水的视频,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作业
  1.听写词语。
2.课后再找一些神话故事读一读,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于百姓,历经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了洪水的事迹。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作者从治水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两个方面表现了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板书设计】
起因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根本原因)
鲧用筑坝挡水,没有效果(直接原因)
大禹治水 经过 舜三过家门而不入
吸取鲧的教训,疏通河道
结果:洪水退了,百姓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本节课以“禹因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崇敬和爱戴的英雄”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大禹的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像贴标签似的讲读,也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大禹有什么样的精神,而是让他们边读边勾画感动的句子,圈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更深入地感悟大禹为了治水,抛下小家而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课件22张PPT。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5课 大禹治水课题导入禹,姓姒(sì),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相关链接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洪 毒 蛇 兽 伤 灾 难仍 退 继 续 认 训 被 恢shé hóng dú shāng shòu nàn zāituì jì réng rèn xù bèi huī xùn多音字运用没méi(没有)mò(淹没)chù(长处)chǔ(处理)处 ①王叔叔没( )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救起那位快被河水淹没( )的落水者。 ②办事处( )正在处( )理这个问题。méi mòchùchǔ重点词语洪水 经常 泛滥 淹没 田地 冲毁
房屋 毒蛇 猛兽 到处 伤害 百姓
牲畜 生活 痛苦 灾难 筑坝 仍然
消退 继续 离开 家乡 曾经 路过
认为 吸取 失败 教训 疏导
办法 驱赶 耕种 安居乐业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大禹是什么人?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交流分段情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治水原因。本段详细描述了洪水泛滥使人们生活十分痛苦。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治水过程及结果。具体形象地介绍了禹是如何治水的。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洪水的危害大,用横线画出来。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淹没了田地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冲毁了房屋面对如此泛滥成灾的洪水,鲧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如何?鲧只知道修筑堤坝来挡水,没有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结果:洪水依然没有消退。 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说,面对仍然没有消退的洪水,禹又是用什么方法治理的呢?结果如何?禹吸取教训洪水通过河道疏通河道 洪水流入大海洪水终于退了禹首先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然后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三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三次”、“一次也没有”从这些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时,他真想回家看看新婚的妻子呀,可是他一想到洪水没有制服,乡亲们无家可归,禹咬咬牙,一狠心没有进去。
第二次路过家门时,禹真想回家看看刚出生的儿子呀,可是他一想到洪水没有制服,乡亲们无家可归,禹跺跺脚,叹了口气,还是没有进去。
第三次路过家门时,禹真想和妻儿团聚,共享天伦,可是他一想到洪水没有制服,乡亲们无家可归,禹依然没进家门。大禹为治水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大禹治水 起因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根本原因)
鲧用筑坝挡水,没有效果(直接原因)
经过 舜三过家门而不入
吸取鲧的教训,疏通河道
结果:洪水退了,百姓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禹治水根据提示,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课后再找一些神话故事读一读,例如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15.大禹治水
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本节课以“禹因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崇敬和爱戴的英雄?”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大禹的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像贴标签似的讲读,也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大禹有什么样的精神,而是让他们边读边勾画感动的句子,圈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更深入地感悟大禹为了治水,抛下小家而为大家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