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和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收集火山和地震的资料,了解火山的形成。
2.能用实验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分析火山的结构及形成原因。
3.学会在学习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
火山的构造及成因
教学难点
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
火山地震的图片资料,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
谈话: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 观看“火山和地震”的现场情景。 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火山和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全班交流: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
二、新授
(一)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播放课件
小组讨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全班交流、小结,展示。
谈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
谈话:你见过打开啤酒瓶子时的情景吗?啤酒里的泡沫是用一定的压力压到瓶子里去的。我现在就来打开一瓶啤酒,请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模拟实验:老师打开一瓶啤酒,学生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像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讲解:(出示课件)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看书:第22页第1小节。 (二)模拟火山形成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 学生自主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于适当的提示(实验过程:在铁盒子里放上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中间挖一个小洞;往洞口里放入番茄酱,并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在铁架台上观察番茄浆的外溢现象。)
学生展示并讲述火山喷发的理由。 (三)火山喷发的原因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