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32—3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比赛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方格纸、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淘气、笑笑他们正在进行搭积木比赛!同学们想去观战吗?(想!)
第一关:淘气考笑笑。
让学生读要求,再摆,课件演示订正,恭喜笑笑顺利过关。
第二关:笑笑考淘气。
让学生读要求,再摆,课件演示订正,恭喜淘气顺利过关。
3.导入新课:同学们,搭积木比赛好玩吗?(好玩)你们想参加吗?(想)好!今天我们班也进行搭积木比赛!看谁能勇闯三关,成为今天的胜利者。
(设计意图:课前的热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第一关:画一画。
课件出示题目: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如下图)请同学们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谁画得正确。
学生读完题后,让学生尝试独立画图,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引导小结画法,并让学生读画法,教师板书。
教师课件出示答案,让学生核对。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课件出示并让学生朗读:怎样画出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上面看分行画,由上往下数,第一行画几个,第二行画几个…;从正面看和侧面看分层画,由下往上数,第一层画几个,第二层画几个…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第二关:搭一搭。
(1)课件出示第一句: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先让学生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学生操作后汇报(请几个学生说自己的搭法)
引导学生发现:只给一个方向,有无数种搭法,也无法确定所用小正方体的数量。
(2)师:当我们提供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时候,搭出来的立体图形会很多,无法确定图形的形状和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增加一个条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知道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3)学生操作后,指名演示,引发思考: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学生搭后汇报交流,师课件演示答案。(最少5个,最多8个。)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给出两个方向,可以确定所搭图形的种数和所用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唯一搭法呢?
给出第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让学生搭,小结:三个方向可以确定唯一搭法。
小结方法,让学生朗读。
过渡:好,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两关,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咱们看第三关。
第三关:看谁搭得多。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有几种不同的搭法?
(1)尝试搭,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交流展示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拼摆的过程。
(3)师小结演示搭法。
(4)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提供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你们就能准确地说出几种搭法呢?
生:这次比赛规定了小正方体的个数(6个),所以只能有5种搭法。
师:顺利通过三关的同学请举手,恭喜同学们成为今天的胜利者!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比赛形式让学生动手想一想,搭一搭,画一画,想一想,再搭一搭,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引导学生体会根据两个不同角度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使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33页练一练的第1至第3题。学生完成后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本节课学习后,说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收获,梳理知识,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课后作业,加强巩固。
完成练习册。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练习,达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