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5.4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5.4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8 08: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老师引导,自学,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没有什么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但以前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这次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估计会很容易掌握。
?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4页
教学目标 :
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培养分分析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3、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信心,感受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 法:? 谈话、演示、引导、电化辅助
学??? 法:? 实践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各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用2分钟)
1、从旧知中引入。
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学生说出平行线的概念同时,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无限延长不相交的画面)
接着教师马上呈现图1,并提出:那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大家一致认为7和8都不是四边形?理由。学生描述之后,去掉7和8两个不是四边形的图形。
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二、新知探究
2、从分类中引入探究。
师:你能对剩下的6个四边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小组交流1分钟左右,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6个四边形的纸片)
生:我把这6个四边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我认为1、3、4、5都是平行四边形,其余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这时学生有不同的意见)
追问:你为什么把1和4放在一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可以通过量一量、折一折,了解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3)把你们发现的特点记录在下表中。
发现了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
4、从交流质疑中进行概括。
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后,每位同学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教师组织集体交流,把学生发现的特点摘录在黑板上。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平行。
师:刚才几位同学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几个特点,你们都同意吗?(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在平行四边形这么多的特点中,“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最主要的。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给它的顶点标上字母A、B、C、D,教师用手指对边,学生说AD∥BC,AB∥CD;同桌之间一人指另一人说,然后交换。
总结: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课件旋转:现在呢?这样呢?为什么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指着黑板上的长方形)它是平行四边形吗?理由。它呢?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自主学习,研究平行四边的底和高
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接下来再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谁来介绍一下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划出你认为关键或不懂的字和词。
结合图形想一想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它的底。
同桌之间轻轻地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谁来解答
你觉得那几个词特别关键?
学生没有说到就追问:对“边上的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这里呢?这里呢?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量一下这些高的长度,你会有什么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但我们一般会过顶点画它的高
如果我这样作高,那它对应的底在哪里?
那这点向CD能不能作高呢?
黑板上也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作出它的2组高吗?谁来?
如果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画出它的高吗?
学生上来演示画法。
如果给你指定的底你还能画它对应的高吗?
动手操作,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
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玩
请拿出学具袋中的4根小棒,请你来搭一个平行四边形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拉一拉,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生活中哪些地方也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让我们在猜一猜中结束今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