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乌鸦喝水 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3.乌鸦喝水 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8 09:37:49

文档简介

13 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们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了猜谜语、角色表演、动手实操等环节,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乌鸦喝水》说课稿
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说学情
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体验法。通过乌鸦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四、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许多对不认识的字,读不通课文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自学要求时,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就可以了,而在识字、认字方面学生也已懂得这个字象什么或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 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3)寻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馈中分四步走:
(1)带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认读单独的生字。
(4)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认读。 ?3.指导书写“办、法”两个字,强调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三)读文感悟。
?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这一环节中可抓住“到处”这一关键词统领本段。 ????先可让学生做做动作,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到处找水的吗?再体会心情,刚开始找不到水时心情如何?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样?集体、个别地读这两个句子体会,特别指导好“到处”一词的朗读。
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画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 3.让学生找找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并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的小乌鸦的聪明。?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热心关爱、帮助别人,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也为下一课时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
(四)指导朗读、背诵。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的朗读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还可个别、集体加上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朗读,并借助板书边演边背。 (五)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13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谜底:乌鸦)
2.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说乌鸦懂得爱妈妈吗?(生:想) ??? 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
? (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 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得课文也是写乌鸦的,想知道课文里的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 板书:乌鸦喝水(讲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关。) 3.齐读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找到要求“会认”的生字圈一圈,并用横线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你听我读”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请同学认读,相机正音。
“放、旁”是后鼻音;“进”是前鼻音,与熟字“近”的读音相同,与熟字“今”的读音也比较近似;“处、找”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我会认”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谁先最早找到它们?
(喝、渴)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它们?
(看偏旁,想意思)
两个字长得很像,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如:右---石?????办---为???? 乌---鸟 猜字谜识记生字: ??? 瓦片层层并一起(瓶) ??? 水车千斤重(渐)
3.认识反文旁。
回顾学过的折文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处、放”对比学习。
4.学习生字。
只,上下结构,5画,上下部分以横中线为界,撇与点对称。
石,独体字,5画,第一笔横不要过长,撇要舒展,从竖中线起笔。
多,上下结构,6画,可记做“夕”+“夕”,上下对齐,千万不能横向平行摆放。
出,独体字,5画。不是“山”+“山”,中间长竖。
见,独体字,4画。竖撇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位置要摆好,起笔都落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课本上的笔顺书空。教师范写,强调笔顺,学生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给出的笔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并对写得较好的学生点评表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齐读课文,思考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水的。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
2.收集关于乌鸦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生字复习:猜字对答游戏 什么字三点水,谁猜对了谁组词。 渴字三点水,我猜对了我组词,渴,口渴的渴。
齐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口渴了,特别想喝水?(到处) A、到处是什么意思?(四处、处处) B、现象说话: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假如你就是那只乌鸦) C、重点指导读“到处”两字(突出四处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心情) D、齐读第一句话 2、指名读第二句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A、想一想: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适当引导:乌鸦到处找水喝,终于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它的心情会如何? B、齐读第二句话 3、齐读第三、四句话 A思考:乌鸦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出句子。 B、瓶子里有水可乌鸦却喝不到,它的心情会怎样呢? C、这句话该怎么来读呢? ?? 指导读好“怎么办呢”中的“办”字(体会乌鸦有水喝不到的失望、着急的心情)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图文结合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2、思考: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我们也来帮助乌鸦,好吗?大家把书合起来,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呢? 3、同桌交流,寻找答案 4、汇报:(把瓶子打破、放入沙子、用吸管吸、把瓶子倒过来,抱着瓶子喝水┄┄) 5、质疑问难 ? ?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B、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后,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渐渐升高) ??? 理解“渐渐”两字,应用词语说句子。 C、图中的乌鸦为什么这样高兴? 6、齐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是只怎样的乌鸦?(聪明能干) ?? 你喜欢它什么呢?(遇事会思考,观察认真)
课堂交流,课外拓展
1.乌鸦聪明的事例很多。谁知道乌鸦还会做什么?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乌鸦的故事。
2.给同学们介绍聪明的乌鸦。
乌鸦会收藏食物,会模仿人的哨声、咳嗽声和其它许多种声音。还能学会各种各样的动作。英国一位教授在野外发现一只乌鸦能使用小树枝来挑东西,将其“请”到实验室来观察。当这只乌鸦意识到自己不能直接找到食物后,就开始寻找可能的工具。只见这个乌鸦叼来实验室内的一段铁丝,将其弄成了“钩状”,随后就在这种“鱼钩”的帮助下,顺利吃到了食物。专家根本没有想到,乌鸦竟然能“亲手”打造自己需要的工具。 五、课后作业
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3.乌鸦喝水
口渴——找水——瓶子
瓶口小——喝不到
小石头填——水升高了
【课文小结】
《乌鸦喝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到水——想办法喝水——喝着了水”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们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了猜谜语、角色表演、动手实操等环节,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课件23张PPT。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3课 乌鸦喝水课题导入身穿黑袍子,
长个丑样子,
懂得爱妈妈,
是个好孩子。
(打一种鸟)大家一起猜一猜课题导入乌鸦反哺 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
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
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
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 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相关链接伊索寓言 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著名的故事有《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等。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乌 鸦 处 找 办 旁许 法 放 进 高chù yā wū bàn pánɡ zhǎofǎ fànɡ xǔ ɡāo jìn重点词语乌鸦 喝水 看见 瓶子
旁边 许多 石子 办法
渐渐 升高 认一认
读一读 朗读课文,思考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课文讲解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口渴了,特别想喝水?到处课文讲解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渴——喝渴喝 乌鸦看见一
个瓶子,瓶子里
有水。 课文讲解乌鸦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课文讲解 乌鸦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失望 着急课文讲解 大家想想,怎么帮助乌鸦喝到水呢?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想出办法来了。课文讲解 小石子能帮上什么忙? 乌鸦把小石
子一颗一颗地放
进瓶子里。瓶子
里的水渐渐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 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后,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课文讲解 “渐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语说句话吗?瓶子里的水 升高了。
天气 热起来了。
,渐渐 。 说一说这是只怎样的乌鸦? 你喜欢它什么呢?
聪明能干,观察认真,遇事会思考。课文讲解课文讲解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