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蜗牛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4.小蜗牛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8 09:35:48

文档简介

14 小蜗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识字到指导写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
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小蜗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蜗牛》是一篇童话。课文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的慢的特点。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音,配了插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说重点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四季的自然变化。
三、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课文。
朗读教学法:“读”时理解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借助小蜗牛的动作描写和妈妈重复的语言形式,最终达到背诵课文。
四、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索、感悟、朗读四结合的学习方法读通读懂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谜底:蜗牛
2.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
3.同桌合作读课文,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4.认读句子和生字词语。
(1)认读句子。
课件出示: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句子,有读不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它。
指名读一读,注意语气词“呀”“吧”要读轻声。
(2)看图认读词语。(图画贴在黑板上)
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3)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
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4)学习新偏旁:王字旁。
黑板上出示“王”字和“玩”字,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
你们还认识哪些带有王字旁的字?猜猜带有王字旁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
(三)细读课文,朗读指导
1.生字学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找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它们说了什么呢?找到了就读读吧。
2.我们请三组同桌来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3.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慢慢地向小树林爬去,它看到了什么呢?对妈妈说了什么呢?
4.课件出示: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1)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
(3)认读词语“碧绿碧绿”,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齐读:碧绿碧绿的叶子。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用“碧绿的”?
(4)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
5.当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1)谁来读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2)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
(3)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想一想,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
春天到了,_____了。夏天到了,_____了。
秋天到了,_____了。冬天到了,_____了。
课文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5)指导朗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
7.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巩固识字。
(1)认读词语卡片。
(2)认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对”“妈”。
(2)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后再书写。
(五)课后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参照板书说一说。
2.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14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看图识字,认读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 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语。(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2)小组内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本课是这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要求学生与同桌小组互相交流,将课文的音读准。部分生字标注了拼音。“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语气词,要读轻声;“久、全、变”是三拼音节,要把音节拼读完整;“吧、发、芽、爬、呀”都有相同的韵母,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一些没有注音的生字,可以发挥课本中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猜出是什么字。
2.学习生字
对,左右结构,5画,可记做“又”+“寸”,注意竖钩要写直。
妈,左右结构,6画,可记做“女”+“马”,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全,上下结构,6画,可记做“人”+“王”。
回,全包围结构,6画,国字框要写大,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课本上的笔顺书空。教师范写,强调笔顺,学生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给出的笔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并对写得较好的学生点评表扬。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分组朗读课文,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3.读一读,连一连。
wō niú? ?yǐ jīnɡ? xiǎo cǎo
小草???? 蜗牛???? 已经
4.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对?? 妈?? 全?? 回
5.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有_____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描述这个季节的景物特点。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小组比赛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深度学习,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运用“旁边”一词。
如:我旁边坐着( );我们教室旁边是( )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鼓励学生回答,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景色特点。
②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板书:春天到了,小树发芽了)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春天的景色很美,小蜗牛决定出去痛痛快快地玩。它回家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
2.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呢?(板书:夏天到了,草莓结果了)
3.齐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好久”的意思。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妈妈知道已经是(夏季),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2.回来后是什么样的景色。(板书: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
(四)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齐读六七八自然段。
2.发现不同季节树的变化。(板书:冬天到了,树叶全掉了)
三、课堂交流。
1.完成课本习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小组比赛读,一起点评。
四、课后作业。
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小蜗牛
春天——小树发芽了
夏天——叶子碧绿的——草莓结果了
秋天——树叶变黄了——长着蘑菇
冬天——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
【课文小结】
《小蜗牛》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本课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识字到指导写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
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课件21张PPT。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4课 小蜗牛课题导入没有脚,没有手,
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房里头。 (蜗牛)关于蜗牛相关链接 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扁平的脚。蜗牛行动迟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最怕阳光直射。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住 孩 玩 吧 发 芽爬 呀 久 回 全 变wán hái zhù fā yá bɑyɑ jiǔ pá biàn huí quán认读词语蜗牛 小树林 春天 妈妈
孩子 发芽 爬回来 叶子
碧绿 草莓 夏天 蘑菇
树叶 秋天 树叶 冬天认一认
读一读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旁边。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句式学习1.我旁边坐着( )。
2.我们教室旁边是( )。 跟着一起说一说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课文讲解 “好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好久”? 很长时间
因为蜗牛爬的很慢碧绿碧绿
“ABAB”式词语雪白雪白
叮咚叮咚
火红火红课文讲解你能说出其他
ABAB式的词语吗?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
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课文讲解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课文讲解 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色?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课文讲解课文讲解蜗牛能成功采到蘑菇吗?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现在是什么季节,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课文讲解课文整理季节小树的变化其他景物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树叶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叶子碧绿的草莓结果了
长蘑菇了
地上盖着雪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