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30张PPT)+教案+素材+录课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30张PPT)+教案+素材+录课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8 08:58:14

文档简介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初步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导学、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讲解、分析试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试验结果,以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的概念。
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的概念。
【课题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猜一猜,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是我们离不开它。它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气”。合作讨论:空气无色无味,你能用这些小道具来证明你身边确实有空气存在吗?(1
)集气瓶和装满水的水槽
(2)扇子(3)塑料袋(4)针筒总结: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空气在流动4)塞住针筒孔,感受到针筒很难按压下去,证明有空气。提出问题:既然我们已经通过小实验证明了空气确实存在我们身边,那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魔术表演:瓶口吞蛋。
讲解:瓶口能吞蛋主要是因为纸燃烧消耗瓶子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子内的气压减小而使鸡蛋被大气压压下瓶子中。也就是说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多少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来测一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这个实验的药品应该满足什么要求?
追问:应该满足与氧气反应,那是不是能与氧气反应就可以了呢?老师给你们参考,供你们选择实验药品,这些药品都是与氧气反应,但是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都不一样,应该选择哪种药品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呢?①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气②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气③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④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




小结: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药品除了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不能产生其他气体而影响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所以我们选择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展示图片:实验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胶管,弹簧夹,烧杯。
讲解:实验步骤1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3
点燃红磷,立即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观察现象。4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播放实验视频: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讲解: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的1/5。过渡:既然我们看到这些现象,那么根据现象我们来分析问题提出问题:1烟和雾是一样的吗?这些白烟是什么?讲解: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这些白烟是红磷和氧气燃烧生成的固体五氧化二磷提出问题:2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的1/5,说明了什么?讲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这个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整个实验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的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里面的压强减小,外压把水压进集气瓶中,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提出问题: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总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过渡:理想很美满,现实却很残忍,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讲解:1.红磷的用量不足。2.装置漏气。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讲解: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会使集气瓶炸裂。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提出问题: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讲解:防止白烟污染空气。回顾: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2集气瓶中放少量水。3红磷要过量。4插入燃烧匙要快。5冷却至室温才打开弹簧夹过渡:空气中除了含有氧气,它含有其他气体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达,把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都的出来了,分别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小口诀:空气本是混合气,体积分数要记清,氮七八,氧二一(洋二姨)。零点九四是稀气,两个零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引入:空气是由很多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其中氮气,氧气等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我们叫它为纯净物。讲解: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N2、O2、CO2、P、gP2O5、H2O、冰水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组成的混合物各个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各个成分保持各自性质。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有很多物质,你能举一举例子,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
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
B五氧化二磷
C纯牛奶
D汞
E新鲜的空气
F冰水3右图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前红磷一定过量
C实验前一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知道了空气中各个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也学会区分物质的分类有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可谓收获满满。那空气对我们有哪些用处呢?请同学们回去好好查一下资料,预习我们下节课的内容作业:练习册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习题
倾听,思考,回答。讨论,动手,演示
思考,观看
思考,讨论
倾听,回答,做笔记
观察,记录,回答
思考,回答,倾听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倾听
倾听,做笔记
思考,回答
通过有趣的谜语引起学生产生兴趣。
使学生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
通过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叙的方法。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口诀,使学生更加容易记住知识点,增加趣味性。
让学生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空气
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注意事项: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2集气瓶中放少量水。3红磷要过量。4插入燃烧匙要快。5冷却至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二、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三、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氦气He、磷P、五氧化二磷P2O5等。(共30张PPT)
小热身
猜谜语
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是我们离不开
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动动脑筋吧
你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证明你身边
确实有空气存在吗?
小提示:
(1
)集气瓶和装满水的水槽
(2)一张纸
(3)塑料袋
(4)针筒
一、空气的成分
神奇小魔术
瓶口吞蛋
酒精棉花燃烧消耗瓶子中空气中氧气,使瓶内大气压变小,外面的大气压就把鸡蛋压下瓶子中。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含有氧气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多少呢?
实验设计:
实验药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
供你参考:

①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②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③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④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




实验设计:
实验药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
所选药品能够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反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
实验装置: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胶管,弹簧夹,烧杯
实验步骤:
1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3
点燃红磷,立即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观察现象。
4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
)。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的(
)。
黄色
白烟
1/5
根据现象分析问题
1烟和雾是一样的吗?这些白烟是什么?
烟是固体小颗粒,
雾是液体小颗粒,
这些白烟是红磷和氧气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O2
P2O5
文字表达式
+
点燃
化学符号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为什么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就把烧杯里的水压进瓶子里。
为什么水没有全部流入集气瓶中,而仅仅流入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的1/5呢?说明了什么?
水没有全部倒吸进去集气瓶,证明集气瓶内还有其他气体,这时候气压相等了,也就是说流进集气瓶里的水就是氧气消耗的体积,因为流进集气瓶的水约占瓶子的1/5,所以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分析:
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的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里面的压强减小,外压把水压进集气瓶中,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步骤:
1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3
点燃过量的红磷,立即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观察现象。
4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思考】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测量结果偏小,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1.红磷的用量不足。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思考】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会使集气瓶炸裂。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思考】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部分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使测量结果偏大。
回顾知识
实验的注意事项:
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集气瓶中放少量水。
3红磷要过量
4插入燃烧匙要快
5冷却至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含有氧气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小口诀:
空气本是混合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氮七八,
氧二一(洋二姨)。
零点九四是稀气,
两个零点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各个成分保持各自性质。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氮气N2,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水H2O
物质的分类:
我们身边有很多化学物质请举例说明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纯净物:葡萄糖(C6H12O6),白糖(C6H11O5)n,冰水(H2O)
混合物:牛奶,酱油,白酒,河水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
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五氧化二磷
C纯牛奶
D汞
E新鲜的空气
F冰水
A
ABDF
3右图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前红磷一定过量
C实验前一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
4下列物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的是
A木炭
B
蜡烛
C硫粉
D红磷
5以下现象跟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持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
)
(2)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形成了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D
氧气
二氧化碳
课后研究:
通过网络、报纸查找空气各成分气体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