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 7、大小多少 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1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二 7、大小多少 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1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8 09:06:35

文档简介

7 大小多少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1.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2.初步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运用。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两张纸。
2.词语卡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再比一比班上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儿歌《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
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并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在情境中识字、认字。学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学习。在教学反义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积累和运用反义词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15张PPT。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 大小多少课题导入 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数一数班上的男女生数量,看看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多 少 黄 牛 只 猫边 鸭 苹 果 杏 桃huánɡ duō shǎo zhī niú māoyā píng biān xìng táo guǒ多音字运用少shǎo(多少)shào(年少) 有多少( )人在年少( )的时候虚度了光阴,长大后,懊悔不已。shàoshǎo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只鸟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yí gè dà yí gè xiǎo yì tóu huáng niú yì zhī māo
一个大,一 个 小, 一 头 黄 牛 一 只 猫。 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事物的大小,我们还认识了一些量词,它们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黄牛”和“猫”比较有什么作用?yì biān duō, yì biān shǎo, yì qún yā zi yì zhī niǎo。
一 边 多, 一 边 少,一 群 鸭子一 只 鸟。鸭:鸟字旁。
鸡、鹅、鸽、鹦、鹉……yí gè dà, yí gè xiǎo, yí gè píng guǒ yī kē zǎo 。
一个 大,一个 小,一 个 苹 果 一 颗 枣。大小yì biān duō ,yì biān shǎo ,yì duī xìng zi yí gè táo
一 边 多, 一 边 少,一 堆 杏 子 一 个桃。量词“群、颗、堆”有什么区别? “群”用于成群的人或物。
“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
“堆”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量词
量词是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如:“一个人、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
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课堂拓展一头黄牛
一( )学校 一( )老师
一( )同学 一( )瓜子
一( )梨子 一( )雨伞仿写 远—— 来——
白—— 高——
有—— 近 去
黑 矮
无学习反义词大——小 多——少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知道了黄牛、猫、鸭子、鸟是动物,苹果、枣、杏子、桃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课堂小结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7 大小多少
《大小多少》是一篇有趣的韵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所含的知识点不少,为此,我安排一些教学情景,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围绕题目,创设情境。
教学时,我结合课文的内容,说到“小动物们要比一比,我们小朋友也要来比一比,看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帮助小鸭子走出迷宫?”“苹果和枣比一比,那小朋友也来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最棒。”“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正确。”等,有效地创设了情境,不仅让学生有了竞争意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
二、识字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本课对生字的教学也不容忽视。于是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使汉字不再枯燥、生硬。
1.自主认字法:“加一加”、“换一换”。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字的同时,能较好地进行比较,来识记生字。如:“边”字的教学。
2.图字结合法:我通过图片及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字意,并与其字形相结合,化难为易,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 “堆”字的教学。
3.对比法。“一棵树”的“棵”,学生早已熟悉,但“一颗枣”的“颗”是本课的生字,学生不仅比较陌生,更容易与“棵”混淆。所以,我先试问学生,“这个颗,是一棵树的棵吗?”让学生来区分两个字的同时,设下悬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更好地关注接下的教学环节。然后我再问“有什么不一样?”并出示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视觉的对比,来说说两个字的不同之处。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思考空间。
《大小多少》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教的内容是语文部编版第一册的识字课《大小多少》。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本班学生刚刚学习过简单的反义词,因此对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学生能大致明白意思,且教材中出示了大量的插图具体体现了所比较内容,因此学生在对比的理解上较容易。但对量词学生大致会说,不太能理解量词。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孩子多读课文多练习说话。
二、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适应语文学习,对量词在第一单元有所接触,能大致照样子说出部分量词短语,但对量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常常有用错的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部编版教材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 “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了解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说教法
在这堂课中,我会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讲解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说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出示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一堆乒乓球和一个篮球两组图让学生比较, 直接导入课题,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通过让学生观察课题中“小、少”两字的异同,指导学生书写这两个字, 落实写字重点, 通过巡视纠正握笔及写字姿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课生字分为整体识字和随文识字。整体识字部分, 我以课件为主要呈现方式, 逐一展示课文插图及相对应的词语, 生动的课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直观、 感性的认识基础上, 既能把握词语的整体关系又能对词语进行准确分类。小老师领读的方式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地位, “开火车”游戏则为记忆生字提供了练习巩固的平台。让学生小组合作交 流记字方法, 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标红字体, 引导学生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我将“边、多、只”三个生字安排到学习儿歌时去识记,如在引入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想想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多”字,从而激发学生在生 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创设情境,品读儿歌一,二节。
我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境 , 通过运用多媒体出示黄牛和花猫, 鸭子和小鸟的插图,引导学生从物体个头、数量两个方面去观察比较,使学生明白“头” 和 “只” , “只”和“群”的区别,通过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直观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我利用课件出示大象、兔子等图片,让学生选择量词填空, 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这三个数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生在观察插图进行比较的同时也了解了“大小多少” 的对比关系。让学生联系生活自编儿歌,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小结。
根据本课内容,我采用“悬念留疑法”进行结课,下节课,我们再去看看东东家水果家族的小伙伴们又是如何比的呢?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布置作业
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作业(选做) :1.背诵 1、 2节。
2.课后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编一编“大小多少”的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小伙伴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