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雨点儿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开头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互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8. 雨 点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数、彩”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等5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和1个笔画。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
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听雨声,谈谈对雨的了解。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跟着雨点儿走进课文吧,先听老师读课文。
提出听学要求:想想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1.放音乐,教师读课文。
2.学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真热情,瞧,雨点儿从课文中跳出来了。
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
2.雨点儿多吗?你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理解“数不清”。
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看图练习说话。
师小结:这些东西太多了,数不过来,所以读“数不清”这个词时要读重一些。
再读句子(范读、指读)
3.雨点儿是怎么落下来的,句子中用了哪个词?
飘落:飘落是什么意思?
教师示范纸片和书的下落,说明飘落是轻小的东西慢慢地落。
4.生活中哪有些东西是飘落的?看图练习说话。
5.指导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你瞧,不仅我们喜欢和雨点儿做朋友,生字宝宝也喜欢和雨点儿在一起。这里有几个雨点儿,叫叫他们的名字。瞧,雨点们忙着为花儿、草儿浇水去了。?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师:哎哟,听着你们说得这么精彩,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也在半空中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段。请用直线把他们的对话画出来,再读一读。
1.认识引号,你勾对了吗?
2.“你要到哪里去?”这是谁问的?
3.谁来学着问一问?
小雨点怎么回答的? 谁能读出来?
4.师:嗯,小雨点儿不但会回答,它还有一个本领!它还会问呢!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么问的?
生:“你呢?”
5.那大雨儿要去哪儿呢,谁能把它读出来?
6.师:哎哟,听到雨点儿聊得这么开心,风婆婆也来了。现在你们就是雨点儿,我是风婆婆,可以帮助你们到达想去的地方。
风婆婆想要先问问小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喜欢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我想让小花小草喝点水。
生:有花有草的地方不需要太多的水,所以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师:小雨点儿很了不起,因为他给有花有草的地方带去了更加美丽的色彩。谁想来试试,读出小雨点的高兴。(生读)
7.现在,风婆婆还要问问我们的大雨点儿:
师:大雨点儿,大雨点儿,我想问问你,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荒凉,太没意思了,你还去干什么啊?谁来当大雨点儿,来说一说。
生:因为大地太干了,需要很多的水。
生:因为想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花和草。
师:多么有爱心,多么善良、多爱帮助人的大雨点儿啊!
师:愿意当大雨点儿的一起来吧!让我们来一起读读大雨点儿的话!读出这份自豪、自信和无比的光荣。
(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再来读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吧!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棒了!
(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你们见面了,多高兴呀,同桌两人一人当大雨点儿,一人当小雨点儿,再把它们之间的对话读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聊完天以后,就各自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让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看看,好吗?淅沥沥、淅沥沥,小雨点在来到了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雨点儿到了哪里?
(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3)让我们再来看看小雨点儿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看图练习说话:小雨点儿来到( ),( )更( )。
(4)这些地方变美了,是谁的功劳?(小雨点)
那你能把这句话美美的读一读吗?
同桌读,指名读,齐读。
2.大雨点儿到的地方
过渡:小雨点到过的地方,都变得更美了。百花齐放,青草碧绿。现在让我们去看看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这里是一座荒山,这里是一片沙漠,这里小草很少,非常的荒凉。
这些地方没有花朵、没有小动物的陪伴,这些土地是多么的寂寞。终于有一天,奇迹发生了,风把种子吹来了,听,大雨点儿也来了。
渐渐地,雨停了……
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经过大雨点的帮忙,原来一片荒芜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山变成了花园,一切都变得美丽了。你高兴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请带着兴奋,开心的心情读。
4.如果你是大雨点儿或小雨点儿,你想去哪里?
生: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我最想到校园的花坛去,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校园更美。
师: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最后一段好吗?
四、总结全文,透知道理
哎呀,多美丽的景色啊,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
想象:假如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是啊,雨点儿们太了不起了,太值得我们喜欢了。
有一位作曲家也很喜欢雨点儿,他作了一首曲子赞美雨点儿,我们一起来听听。欣赏乐曲《小雨沙沙》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8.雨点儿
小雨点儿→有花有草→花更红草更绿
大雨点儿→无花无草→长出红花绿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开头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互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雨点儿》说课稿
说教材
《雨点儿》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白了,草儿更绿了。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多月的语文学习,孩子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表演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同时,倡导从老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师生间调和、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教学开始,我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和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并说一说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明确读的要求。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前,我马上提了自读要求:读准了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读通全文前,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带有拼音和去掉拼音的生字。反馈检查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读。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当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去独立掌握他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实现这个目的,紧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结合课件理解“数不清”和“飘落”,并依据课前作业的安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用“______从__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是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用“为什么”提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为什么大雨点要到没花没草的地方?等问题在学生反馈时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并通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疑,学生明白了,干旱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那儿,相信小雨点长大后,也会去帮大雨点的忙,使那儿长出更白的花、更绿的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关心、友爱的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之后,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现学生的特性,又一次得以张扬。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感悟。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书写生字。
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和写字相结合,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识好字,所以在最后环节,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本课的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课件26张PPT。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8课 雨点儿谜底:( )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
落入水中就不见。雨听听雨声,谈谈对雨的了解。相关链接 金波
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生于1935年。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等。
主要作品:《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生字广场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认读园地 数 彩 半 空 问 到方 没 更 绿 出 长bàn shǔ cǎi wèn dào kōnɡméi ɡènɡ fānɡ zhǎnɡ lǜ chū重点词语 雨点 云彩 飘落
地方 红花 绿草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数不清飘落课文讲解数不清是什么意思? 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在文中说明雨点儿很多。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如:飘落的雪花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如:夜空中的繁星飘落是什么意思?飘着降落下来。桃花从树上飘落下来。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你要到哪里去?”问:“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回答:“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说:小雨点要去( ),大雨点要去(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更喜欢谁?为什么?有花有草花更红草更绿无花无草长出红花绿草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