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
2.知道响度、音调和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重点) 3.能够区分并辨别响度和音调。(难点)
4.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导入新课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讲授新课
1.乐音和噪声的定义
2.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讲授新课
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乐音 噪音
物理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波形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引吭高歌”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窃窃私语”
【实例】
【思考】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1.响度
讲授新课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分别轻拨和重拨钢尺。比较两次钢尺振动幅度和发声时响度的大小。
讲授新课
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感受声音的变化。
讲授新课
1.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2.为什么老师上课时,第一排的同学与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不一样?
与发声体的距离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
想一想
讲授新课
1.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
2.与听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与分散程度有关,越集中,响度越大。
影响响度的因素
小结
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讲授新课
B
练一练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讲授新课
声音强弱的单位用分贝(dB)表示
声音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 10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响
载重汽车 100~110 震耳欲聋
飞机发动机 120~130 疼痛难忍
1
2
女高音《魔笛》
男低音《我的家》
【实例】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
音调
2.音调
【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思考】声音的音调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讲授新课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较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声的音调。
讲授新课
卡片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用相同的力让卡片从梳子齿上面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听两次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齿轮的齿数越多,卡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用卡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讲授新课
1.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物理学中,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定义: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Hz。
小结
讲授新课
议一议1:有一天老牛和蚊子比声音,小音乐家黄鹂做裁判,经过一番较量,结果老牛输了,黄鹂说蚊子的声音高,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黄鹂的评判有没有道理?
以音调为标准
讲授新课
议一议2:老牛和蚊子比声音高低输了以后,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位音乐大师青蛙,请他做裁判又比了一次,结果音乐家青蛙判老牛声音大,获胜,老牛倍感欣慰,同学们想一想青蛙判错了吗?
以响度为标准
讲授新课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声音的强弱
振幅、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
力的大小或者轻重、距离(外因)
发声体的结构、长度、松紧、粗细、疏密等(内因)
震耳欲聋、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瓮声瓮气、改变音量、锣鼓喧天
宛转悠扬、抑扬顿挫、 南腔北调、尖细刺耳
女高音,男中音
振动快慢
声音的高低
讲授新课
响度 音调
定义
影响因素
改变方法
实例
例1: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试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高低不同
2.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强弱不同
水
讲授新课
音调
响度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甲
乙
丙
甲、乙
甲、丙
讲授新课
练一练
3.音色
【定义】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讲授新课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讲授新课
小结
例2: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不开门的原因是( )
A.说话响度不同 B.说话音调不同
C.说话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不同
C
讲授新课
趣味视频之蔬菜演奏
讲授新课
(1)交通噪声 –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
(2)建筑噪声 – 机械、拆卸土程 …
(3)工业噪声 –抽风和空调系统…
(4)生活噪声 –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
1.噪声的来源:
讲授新课
环境中的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示意图
分贝
睡眠
影响学习
干扰交谈
工作效率降低
讲授新课
2.噪声的影响: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讲授新课
3.噪声的防治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接收
植树
带耳罩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消声器
讲授新课
声音的特性
乐音与噪声
乐音的特性
噪声的防治
响度
音调
音色
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声音的强弱:分贝(dB)
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来源
危害
减弱噪音
课堂小结
区别
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有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表演京剧时乐器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C
随堂训练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城市街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随堂训练
B
3.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随堂训练
A
4.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 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 不同。
随堂训练
振动
音调
5.冬天,寒风吹动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哨声,但夏天却听不到,这是为什么?
随堂训练
答:冬天气温低,两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受冷收缩,绷得很紧,风吹到电线上,引起电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所以听到呜呜的哨声。夏天气温高电线松弛,受风吹时振动频率低,所以听不见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