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实用表格教案-2.2蜗牛|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用表格教案-2.2蜗牛|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5:49: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2017.3
【教材分析】
本科的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第一课时是让学生接触到蜗牛这个动物,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领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蜗牛的的身体构造、运动特点、以及蜗牛对外界的反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和体验科学的观察过程;第二课时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重点从呼吸、吃食、排泄三方面进行观察。蜗牛是我们这里常见的小动物,在第一节活动课上,就有学生在寻访时,初步观察过蜗牛,对蜗牛的一些明显的特征能够认识(比如:背上的壳、头上的触角等)。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把这两课合并成1课,但时间也是用2课时来完成,我需要做的教学准备和对教学的内容的调整是尽量做到:其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经历饲养和研究蜗牛的过程;其二是淡化教材,教材中的研究项目和方法只是作为引导学生研究的拐杖和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备用资料,教材中提供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学生可用可不用;其三是淡化时间观念,整个研究过程不限制为几节课,而是划分为几个阶段:捉蜗牛、观察蜗牛——提出有关问题,讨论研究方法——研究蜗牛——汇报——延伸活动;其四是以学生为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开放性原则,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师除提供材料外,尽量不对学生的研究指手画脚,只是学生研究实在有困难时只提供适当的方法上的指导,活动过程始终向学生渗透 “学科学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老师只不过是给你们帮帮忙而已” 的观念。其五是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例如放大镜、玻璃片、水、土、布、盒子等,当然材料也应随学生研究问题的不同而改变,“有结构”材料为整个探究活动过程提供保障。 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研究成果——课后延伸。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和能够饲养蜗牛。 能够观察、比较、描述蜗牛。 能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蜗牛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知道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知道蜗牛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知道一些有关蜗牛的品种、繁殖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在探究蜗牛特征方面的兴趣。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
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选择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蜗牛在不同地区生长,适应不同的环境——动物是适应一定环境的
【教学准备】:
分组:2—3个蜗牛、菜叶、苹果片等食物,记录表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其它
一、引入(2分钟)
1、学生猜谜语
1、请大家猜个谜: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
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布置任务,捉蜗牛(20分钟)
1、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
3、学生交流回答
4、分组、落实任务。
5、小组到校园里捉蜗牛。
6、小组在组内交流
1、谈话:要认识蜗牛,我们就需要捉一只蜗牛来观察: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教者板书: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处
2、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你认为我们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3、捉蜗牛时,要注意什么?(安全、爱护绿化)
4、我们每组成员怎样分工?(要求:每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去捉蜗牛,至少4只。 5、小组讨论: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时它是怎样的?想想这是为什么?
在捉蜗牛前,让学生对活动的准备工作进行研讨和准备,为以后类似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捉蜗牛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



三、探究活动,观察蜗牛(12)
1、学生画蜗牛并且放在实物投影上在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
3、学生分别观察
4、学生回答
5、学生修改
1、刚才大家都捉了一只蜗牛,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画一只蜗牛)
2、提问:大家有什么意见?
3、蜗牛长的什么样?(随机引领老师这里有放大镜和玻璃片,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上来拿。如果蜗牛躲在壳里可以放到水里浸一会儿,再拿出来。) 4、交流:(1)蜗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软硬如何?像什么?(螺旋)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几对?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3)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4)让蜗牛在玻璃片上爬行,观察它是用什么爬行的?
5、让学生在纸上用水彩笔修改画的蜗牛。(画出主要外形特征,并适当加以修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蜗牛进行描述,并用简笔画将蜗牛画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能使学生掌握蜗牛的外形特点。

四、布置任务,拓展延伸(6)
1、学生述说自己的方法
1、这节课要下课了,那蜗牛怎么办呢?
2、当学生说饲养时候布置养蜗牛的任务。课件提示饲养要求以及记录表)
通过简单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饲养任务,这样潜移默化的在课外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其它
一、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5)
1、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研究问题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并且在全班交流

1、提问:我们饲养了一段时间的蜗牛,你有什么发现或问题?
2、提问:在这些问题中,你想研究哪个问题?
3、讨论:要研究这些内容,应该做哪些准备?怎样去做?你们需要哪些帮助?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学生相同的研究兴趣分组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开阔的天性,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展开研究观察(20)
小组观察,解决提出的问题
1、出示有结构的材料(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通过学生有目的观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汇报(10)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1、有什么收获和发现(要求小组可以对汇报小组提问或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总结和延伸活动
(5)
1、学生回答
从同学们的研究汇报中,你发现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2、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怎样来喂养它? 3、谈话:请同学们根据目前你对蜗牛的了解,给蜗牛设计一个舒适的家,并喂给它可口的食物,争取把它养的肥肥大大的。在饲养过程中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和活动情况,作好记录。   4、谈话:如果你还想对蜗牛作更多的了解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找(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通过学生对在捉蜗牛、观察蜗牛过程中所掌握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有整体的感知,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小动物的爱心。学会使用搜索工具在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能对收集到的信息作简单的处理

板书设计: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