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水变热了 青岛版五年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水变热了 青岛版五年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2: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2课 水变热了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在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主要靠对流方式,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热对流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对流主要发生在气体和液体的热传递中。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演示:在平底烧瓶里放一条金鱼,然后在平底烧瓶的瓶口处加热,直至沸腾。
2.学生猜测:等瓶口的水都沸腾了,瓶里的金鱼会有什么反应呢?
(预测就是让学生对事情未发生之前说出可能性是什么样的,合理的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参与思维,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
3.实验验证,交流发现,提出问题:
烧瓶上面的水沸腾了,而金鱼还能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水是怎样变热的呢?
(当学生摸过、量过之后,他会感到惊奇,烧瓶上面的水沸腾了,而下面的水居然不热,这和他们头脑中的猜想形成了冲突。这会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索。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试管上面的水热,而下面的水为什么不热呢?热不是由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吗?究竟水是怎样变热的呢?这是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问题,也是学生通过观察自发提出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1.你认为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2.你有办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及时引导,水是无色透明的,不容易清楚的观察运动过程,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热水的运动过程呢?提示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想到把木屑放入水中,通过木屑在水的运动,观察到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3.学生探究实验:
师:下面就按你们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吧。不过动手前先想想在这个实验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要强调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并提醒学生加热时不要用手去接触三脚架和烧杯,观察过后,不要立即取下烧杯,应先熄灭酒精灯,待其冷却后再取下杯子,实验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同时将记录卡发给各小组。)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5.通过刚才的实验,谁能来解释:为什么水变热了,鱼还能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照应开头,揭示原因。)
三、冬天,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
1.师: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用什么方式来取暖?
师:刚才你们提到暖气取暖,请你们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解释一下,暖气是怎样使屋子变暖的?
2.学生猜想,并利用刚才学到的对流的知识,小组讨论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
3.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证明暖气使房间变暖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法,证明暖气周围的热空气上升。可是房间里只有一组暖气供暖,却能使整个房间变暖和,这是怎样回事?你们能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暖气使房间变暖的这个过程吗?
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间巡视:①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设计较为合理的小组,做重点汇报。②帮助较弱的小组构思设计。
4.学生汇报设计方案。
(设计的方案大致为:①点燃酒精灯,然后再把点燃的香放在火焰上方,会看到烟向上冒,继而向上方四周散开,烟冒到哪里,说明哪里的空气变暖了。②教室里因为比较暖和,门外空气较冷,把门开一条缝,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门缝上才会看到火焰向外飘动。蜡烛放在门缝下方,会看到火焰向里飘动。教室里的空气变暖的示意图也是这样,暖空气向上升,冷空气下降……。)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小结:热在空气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师:其实,对流这种传热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暖气,你还知道哪些生活实例是利用对流来解决问题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师: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为了让稀饭热的更快些,通常妈妈会怎么做呢?
(搅一搅,加速热的对流……)
3.谁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
(学生会想到换气扇通常安到窗户的上方等。)
四、教学辐射
1. 谈话:夏季,站在阳光下,人会感到很晒,热得很厉害。热是从哪儿来的 ?是通过哪种方式传递过来的 ?(估计学生大多都知道地面的热来自于太阳的光和热,而传递的方式,学生很可能会从热传导、热对流中寻找答案,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
太阳的热到底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来的,有没有其他热传递的方式呢 ? 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2通过分析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的过程认识什么是热辐射 ( 出示投影片 2)
(1) 讨论:
①太阳县一个巨大约热球,它距离地球 15000 万千米,而地球周围的空气只有 2000 — 3000千米,地球与太阳间大一段距离是没有空气的,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太阳的热向地球传递时具备传导和热对流条件吗 ?( 教师希望学生找出在地球大气层内具备热对流的条件,而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不存在热传导、对流的条件。 )
②传导时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对流时热可以在空气或液体这些物体的相对流动中传递,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地传递过来呢 ?( 希望答出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传递。 )
③太阳的热不依靠任何物体,又如何传递呢 ? ( 出示投影片 3 、 4)
④看一看这两幅画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
讲解: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它的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辐射”。 (板书:热辐射 )
五、作业
刚才同学们举出了许多利用热对流的例子,除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外,热还有没有其它的传递方式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2.水变热了
热的对流
热辐射
课后反思:本课是四年级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由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体,进一步推想出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最后是让学生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研究本课的过程中,对教材稍做了一些改动。将教材的导课游戏“开水养鱼”调整到了水对流的知识应用上,在研究水的对流实验中,又增加了纸屑、粉笔末,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认识水的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