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科学记数法
课题
10 科学记数法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会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大数还原成原数.
数学思考
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问题解决
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发展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
重点
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教学
难点
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70000000人;
(2)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3)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问题1:生活中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吗?请试举出几个例子.
问题2: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们,使我们便于书写和读这些比较大的数呢?
利用生活中的大数读写困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
1.计算:
102=________; 103=________;
104=________; 105=________.
2.讨论:108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10n次幂,在1的后面有________个0.
处理方式: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由学习小组讨论后指定代表回答.
【探究2】
1.试把下列各数用10n的形式来表示:
100=________;1000=________;1000000=________;100000000=________;1000000000=________.
2.太阳半径约700000千米:700000=7×________=7×________.
3.2014年春运期间铁路运送旅客超36亿人次:36亿=3×________=3×________.
处理方式: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因而可完全放手让学习小组自行完成.
【探究3】
问题1:我们可以借助10的次幂的形式来表示这些大数.比如:1370000000=1.37×109,你还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
问题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3页中间部分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是怎样的?
(2)科学记数法中的a和n是如何规定的?
处理方式:问题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可能出现下面的答案:(1)0.137×1010,(2)13.7×108,(3)137×107.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孰对孰错,反而要让他们完成问题2的学习,通过问题2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了自己表示的结果都相等,但不符合科学记数法的书写要求.通过科学记数法中的a和n是如何规定的探讨,使学生对科学记数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师借此让学生熟记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并书写概念: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特别强调:科学记数法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定,其中它特别要求1≤a<10,n是正整数.通过强化概念,学生自然知道了刚才1370000000的表示方法中只有1.37×109才符合科学记数法的书写要求.
1.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为下面将要学习的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做好铺垫.
2.通过对比练习,为科学记数法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3.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思维受到启发,然后通过交流体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及相关要求.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696000; (2)58000;
(3)1200000; (4)4032000000.
例2 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5894×108公顷,1.5894×108表示的原数是多少呢?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处理方式: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对板演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点评表扬.
变式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32000; (2)384000000; (3)94100;
(4)-810000; (5)10000000; (6)-223000;
(7)二千三百四十六万; ⑧一亿五千万.
2.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是什么?
(1)1×105; (2)4×103; (3)8.5×106;
(4)7.04×102; (5)3.96×108; (6)3.6×103.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数据:
(1)赤道长约为40000000 m;
(2)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 km2.
处理方式:两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做,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的板演,让学生发现a和n是如何确定的,并注意最后的结果单位要和原来保持一致.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其能否真正理解掌握科学记数法.找同学板演,便于对比讲解更能充分暴露问题.也可以借助此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总结,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
【拓展提升】
1.观察上面的计算结果,你发现结果中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处理方式:(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规律总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10的指数总是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拓展提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根据以上解答,你能总结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的步骤吗?
处理方式:让学生以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充分讨论交流,尝试总结,师视情况进行点拨,并依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确定“a”的值,“a”的值是最高位数字后加小数点得到的小数;第二步:再定“n”的值,n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检测】
1.人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DNA是很长的链状结构,最短的22号染色体也长达30000000个核苷酸,3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A.3×108 B.3×107
C.3×106 D.0.3×106
2.将0.38×55×1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20.9×107 B.2.09×109
C.2.09×108 D.209×104
3.被称为“神威1”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00000000次,这个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每秒________次.
4.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平方公里.
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也展示出学生对不同问题的不同思考.通过检测纠错,有针对性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落实,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让老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续表)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5.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千米.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16×104的原数是________.
7.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按一年365天计算,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板书设计】
10 科学记数法
生活中的大数
科学记数法:
a×10n(1≤a<10,n是正整数)
例1
例2
投
影
区
学生活动区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交流,师生共同发现科学记数法中10的次数与小数点移动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讲授效果反思]
在大量的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分析、交流掌握正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和要求,认清标准,找到规律.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