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7课
1.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束标志、意义
2.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3.长征中的主要事件及意义
且欲图变通
安能守拘束
唐·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如果想求变化,
哪能安守约束?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客观:主观:敌强我弱“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原因:
时间:
出发地点:
人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4.10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八万人1.长征的开始【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
攻克遵义遵义会议
(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时间:1935.1内容: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突破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攻克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水草地会宁会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会宁会师楼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81页 第17课 三个问题
1.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束标志、意义
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②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会师) ④84页
2.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①1935年1月 ②82页 ③83页
3.长征中的主要事件及意义
①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②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③强渡大渡河 ④过雪山草地
⑤突破腊子口 ⑥吴起镇会师 ⑦会宁会师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 )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BA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DC5.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6.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
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D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红军的革命足迹。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路线是(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