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8 17: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邓世昌牺牲的战役、光绪帝挽联
2.《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
3.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国家、时间
遥知夷岛浮天际
未敢忘危负年华
明·戚继光
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夷岛是指日本岛。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的大陆政策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以实行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可乘之机直接原因有利环境根本原因甲午战争的背景日本:
欧美:
朝鲜:
中国: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台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宗藩关系1.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
2.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
3.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
在明清两代,朝鲜是中国头等的朝贡国。海军军备竞赛日本——1888年,明治政府视中国北洋海军为敌,又提出了庞大的第二期五年造舰计划,并先后向英、法两国购买了6艘大型新式战舰,使它的海军力量一跃而居于北洋海军之上
中国——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 日本密谋备战日本——1893年4月至7月,除了继续加强间谍活动,搜集情报外,日本参谋长川上操六到朝鲜、中国进行所谓的考察,做出了日本对华作战的方案和规划。
中国——1891年以后,慈禧花重金修颐和园,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战争前夕日本——1893年,明治天皇每年从皇室财产中拿出30万元帑[tǎng]银,用于海军建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中国——1893年,慈禧太后命人筹办自己的万寿庆典,60段点景,建造各种不同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江南、杭州、苏州三个织造衙门,特造彩绸10万匹,以供庆典之需。 此时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仅仅是军备吗?战争的结果恐怕早已注定。战争期间日本——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中国——中日战争爆发,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太后却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时间:1894年7月-9月
清军战略:“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结果: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将军)弃城逃跑,日军占领平壤。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黄海
战役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结果:中国损失较大,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黄海
战役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辽东战役时间:1894年10月下旬
经过: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领
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威海卫 战役时间:1895年初
清军战略:“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结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卫。威海卫的刘公岛 1895年1月,日本军队在山东半岛荣城登陆,从背面袭击大清北洋水师的基地威海卫,日本舰队则从正面封锁海口。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多次请求出击,都被李鸿章拒绝。广大爱国官兵先后八次击退敌舰。洋教官和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从,命令手下锯掉水师提督印章一角,在悲愤中自杀。2月,北洋水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全军覆灭。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清朝封建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3.清军防务松弛
4.官兵临阵脱逃
5.武器装备落后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 因外 因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1904年,慈禧的70生日之际,章太炎在上海《苏报》发表了篇对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895年)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内 容影 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北极熊----俄国
犬----英国
毒蛇----德国
蛤蟆----法国
小太阳----日本
秃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该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了它独立的对华政策,而不再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从此,美国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1.邓世昌牺牲的战役、光绪帝挽联
黄海战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
课本26页4条内容、两条影响
3.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国家、时间
美国,18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