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二)配套课件2份、教案、学案、同步练习题,补习复习资料:4.1.1 圆的标准方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二)配套课件2份、教案、学案、同步练习题,补习复习资料:4.1.1 圆的标准方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21:28:23

文档简介

4. 1.1 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能根据所给有关圆心、半径的具体条件准确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正确地求出其圆心和半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利用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如圆拱桥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可以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2)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大家学习了圆的概念,哪一位同学来回答?
1: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
平面内与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2:图2-9中哪个点是定点?哪个点是动点?动点具有什么性质?圆心和半径都反映了圆的什么特点?
圆心C是定点,圆周上的点M是动点,它们到圆心距离等于定长|MC|=r,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
(二)检查预习、交流展示
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其中哪几个步骤必不可少?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x,y)表示曲线上任意点M的坐标,简称建系设点;图2-9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简称写点集;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简称列方程;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简称化简方程;
(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简称证明.
其中步骤(1)(3)(4)必不可少.
(三)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探究一:如何建立圆的标准方程呢?
1.建系设点
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坐标系,并问有无不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教师指出:这两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都对,原点在圆心这是特殊情况,现在仅就一般情况推导.因为C是定点,可设C(a,b)、半径r,且设圆上任一点M坐标为(x,y).
2.写点集
根据定义,圆就是集合P={M||MC|=r}.
3.列方程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4.化简方程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 (x-a)+(y-b) =r        (1)
方程(1)就是圆心是C(a,b)、半径是r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探究二: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这是二元二次方程,展开后没有xy项,括号内变数x,y的系数都是1.点(a,b)、r分别表示圆心的坐标和圆的半径.当圆心在原点即C(0,0)时,方程为 x+y=r.
教师指出: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圆,所以,只要a,b,r三个量确定了且r>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这就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注意,确定a、b、r,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例1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请三位同学演板)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解析:要求能够用圆心坐标、半径长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解:(1)x+y=9;(2)(x-3)+(y-4)=5;
点评: 圆的标准方程与圆心坐标、半径长密切相关,应熟练掌握.
变式训练1: 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学生回答)
(1)(x-3)+(y-2)=5;   (2)(x+4)+(y+3)=7;   (3)(x+2)+ y=4
答案:(1) 圆心是(3,2),半径是;(2) 圆心是(-4,-3),半径是;(3) 圆心是(-2,0),半径是2.
例2  (1)已知两点P(4,9)和P2(6,3),求以PP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试判断点M(6,9)、N(3,3)、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解析:分析一:从确定圆的条件考虑,需要求圆心和半径,可用待定系数解决;分析二:从图形上动点P性质考虑,用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决.
解:(1) 解法一:(学生口答)
设圆心C(a,b)、半径r,则由C为PP的中点得:
又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所求圆的方程为:(x-5)+(y-6)=10
解法二:(给出板书)
∵直径上的四周角是直角,∴对于圆上任一点P(x,y),有PP⊥PP.
化简得:x+y-10x-12y+51=0.
即(x-5)+(y-6)=10为所求圆的方程.
解(2):(学生阅读课本)
分别计算点到圆心的距离:
因此,点M在圆上,点N在圆外,点Q在圆内.
点评:1.求圆的方程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确定a,b,r;
(2)轨迹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半径为r:
(1)点在圆上 d=r;
(2)点在圆外 d>r;
(3)点在圆内 d<r.
变式训练2:求证:以A(x,y)、B(x,y)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为(x-x)(x-x)+(y-y)(y-y)=0.
证明:略.
(四)反馈测试
导学案当堂检测
  (五)总结反思、共同提高
1.圆的方程的推导步骤;
2.圆的方程的特点:点(a,b)、r分别表示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
3.求圆的方程的两种方法:(1)待定系数法;(2)轨迹法.
【板书设计】
探究一:圆的标准方程
1.建系设点
2.写点集
3.列方程
4.化简方程
探究二:圆的方程形式特点
例1 
变式训练1
例2 
变式训练2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4.1.1 圆的标准方程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回忆圆的定义,初步了解用方程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预习内容
1:圆的定义是怎样的?
2:圆的特点是什么?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能根据所给有关圆心、半径的具体条件准确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正确地求出其圆心和半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利用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如圆拱桥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可以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2)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难点: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探究一:如何建立圆的标准方程呢?
1.建系设点
2.写点集
3.列方程
4.化简方程
探究二: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例1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请四位同学演板)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变式训练1: 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学生回答)
(1)(x-3) +(y-2)=5;
(2)(x+4)+(y+3) =7;
(3)(x+2)+ y=4
例2  (1)已知两点P(4,9)和P(6,3),求以PP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试判断点M(6,9)、N(3,3)、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变式训练2:求证:以A(x,y)、B(x,y)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为(x-x)(x-x)+(y-y)(y-y)=0.
反思总结
圆的定义
几何特征
方程特征
待定系数法法
轨迹法法
四.当堂检测
1.圆(x+1)2+(y-2)2=4的圆心、半径是 ( )
A.(1,-2),4 B.(1,-2),2 C.(-1,2),4 D.(-1,2),2
2.过点A(4,1)的圆C与直线相切于点 B(2,1).则圆C的方程为 .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5,底边两端点的坐标是(-4,0)和(4,0),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参考答案:1.D  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圆的周长是(   )
A.   B.   C.2   D. 
2.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在圆外    B.在圆内    C.在圆上    D.不确定
3.已知圆C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C的方程为(   )
A.       B.  
C.       D.
4.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y+1=0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x+y+3=0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 .
5.已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的圆O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y=0相切,则圆O的方程是    .
6.赵州桥的跨度是37.4m,圆拱高约为7.2m,求这座圆拱桥的拱圆的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什么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这个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由学生回答,然后引入课题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概念形成
确定圆的基本条件为圆心和半径,设圆的圆心坐标为A(a,b),半径为r (其中a、b、r都是常数,r>0)设M (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那么点M满足的条件是(引导学生自己列出)P = {M|MA| = 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写出点的坐标适合的条件

化简可得:(x – a)2 + (y – b)2 = r2②
引导学生自己证明(x – a)2 + (y – b)2 = r2为圆的方程,得出结论.
方程②就是圆心为A (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通过学生自己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应用举例
例1 写出圆心为A (2,–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M1(5,–7),是否在这个圆上.
分析探求:可以从计算点到圆心的距离入手.
探究:点M(x0,y0)与圆(x – a)2 + (y – b)2 = r2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x0 – a)2 + (y0 – b)2>r2,点在圆外.
(2)(x0 – a)2 + (y0 – b)2 = r2,点在圆上.
(3)(x0 – a)2 + (y0 – b)2 <r2,点在圆内.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从计算点到圆心的距离入手.
例1 解:圆心是A(2,–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标准方程是(x + 3)2 + ( y + 3)2 =25.
把M1 (5,–7),M2 (,–1) 的坐标代入方程(x –2)2 + (y +3)2 =25,左右两边相等,点M1的坐标适合圆的方程,所以点M2在这个圆上;把M2 (,–1)的坐标代入方程(x – 2)2 + (y +3)2 =25,左右两边不相等,点M2的坐标不适合圆的方程,所以M2不在这个圆上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求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方法.
例2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5,1),B(7,–3),C(2,– 8). 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例2 解:设所求圆的方程是(x– a)2 + (y – b)2 = r2. ①
因为A (5,1),B (7,–3),C (2,– 8) 都在圆上,所以它们的坐标都满足方程①. 于是
解此方程组,得
所以,△ABC的外接圆的方程是(x– 2)2 + (y +3)2 =25.
师生共同分析:从圆的标准方程(x – a)2 + (y – b)2 = r2可知,要确定圆的标准方程,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a、b、r三个参数,(学生自己运算解决)
例3 已知圆心为C的圆C. 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在
l : x – y + 1 = 0上,求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程.
比较例(2)、例(3)可得出△ABC外接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求法:
①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a、b、r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a、b、r得值,写出圆的根据确定圆的要素,以及题设条件,分别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大小,然后再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练习:课本P127 第1、3、4题
师生共同分析:如图确定一个图只需确定圆心位置与半径大小.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由于圆心C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心C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上,又圆心C在直线l上,因此圆心C是直线l与直线m的交点,半径长等于|CA|或|CB|.(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例3 解:因为A (1,1),B (2,– 2),所以线段AB的中点D的坐标为(,),直线AB的斜率
kAB == –3,
因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的方程是
y +,
即x –3y –3 = 0.
圆心C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解此方程组,得
所以圆心C的坐标是(–3,–2) .
圆心为C的圆的半径长
r =|AC|== 5.
所以,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x + 3)2 + (y +2)2 =25.
归纳总结
1.圆的标准方程.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3.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比较、归纳.
形成知识体系
课外作业
布置作业:见习案4.1第一课时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深化
备选例题
例1 写出下列方程表示的圆的圆心和半径
(1)x2 + (y + 3)2 = 2; (2)(x + 2)2 + (y – 1)2 = a2 (a≠0)
【解析】(1)圆心为(0,–3),半径为;
(2)圆心为(–2,1),半径为|a|.
例2 圆心在直线x – 2y – 3 = 0上,且过A(2,–3),B(–2,–5),求圆的方程.
解法1:设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 a)2 + (y – b)2 = r2
由条件知
解方程组得
即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 1)2 + (y + 2)2 = 10
解法2:,AB的中点是(0,–4),
所以AB的中垂线方程为2x + y + 4 = 0
由得
因为圆心为(–1, –2 )又.
所以所求的圆的方程是(x + 1)2 + (y + 2)2 = 10.
例3 已知三点A(3,2),B(5,–3),C(–1,3),以P(2,–1)为圆心作一个圆,使A、B、C三点中一点在圆外,一点在圆上,一点在圆内,求这个圆的方程.
【解析】要使A、B、C三点中一点在圆外,一点在圆上,一点在圆内,则圆的半径是|PA|、|PB|、|PC|中的中间值.
.
因为|PA|<|PB|<|PC|
所以圆的半径.
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 2)2 + (y + 1)2 = 13.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后提升作业 二十四
圆的标准方程
(45分钟 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圆(x-3)2+(y+2)2=13的周长是 (  )
A.π B.2π
C. 2π D.2π
【解析】选B.根据圆的方程知半径为,所以该圆的周长为2πr=2π.
2.圆x2+y2=1的圆心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是 (  )
A.5 B.3 C.4 D.2
【解析】选A.圆x2+y2=1的圆心为(0,0),
所以d==5.
3.(2016·武汉高一检测)已知点P(3,2)和圆的方程(x-2)2+(y-3)2=4,则它们的位置关系为 (  )
A.在圆心 B.在圆上
C.在圆内 D.在圆外
【解析】选C.因为(3-2)2+(2-3)2=2<4,
所以点P在圆内.
4.圆(x+2)2+y2=5关于原点(0,0)对称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
A.(x-2)2+y2=5 B.x2+(y-2)2=5
C. (x+2)2+(y+2)2=5 D.x2+(y+2)2=5
【解析】选A.圆(x+2)2+y2=5的圆心为(-2,0),则关于(0,0)对称的圆的圆心为(2,0),半径不变.
【延伸探究】圆(x+2)2+y2=5关于直线y=x对称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圆心为(a,b),则=, =-1,所以半径不变. 答案:x2+(y+2)2=5
5.已知一圆的圆心为点A(2,-3),一条直径的端点分别在x轴和y轴上,则圆的方程是 (  )
A.(x+2)2+(y-3)2=13
B.(x-2)2+(y+3)2=13
C.(x-2)2+(y+3)2=52
D.(x+2)2+(y-3)2=52
【解析】选B.如图,结合圆的性质可知,圆的半径r=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3)2=13..Com]
6.(2016·黑龙江高一检测)当a为任意实数时,直线(a-1)x-y+a+1=0恒过定点C,则以C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 (  )
A.(x-1)2+ (y+2)2=5 B.(x+1)2+(y+2)2=5
C.(x+1)2+(y-2)2=5 D.(x-1)2+(y-2)2=5
【解析】选C.直线方程变为(x+1)a-x-y+1=0.
由得所以点C(-1,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2=5.
7.(2016·北京高一检测)设实数x,y满足(x-2)2+y2=3,那么的最大值是 (  )
A. B. C. D.
【解题指南】利用的几何意义求解,即=表示P(x,y)与原点O(0,0)连线的斜率,结合图形即可求出的最大值.
【解析】选D.如图所示,设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则与圆有交点的直线中,kmax=,所以的最大值为.
8.(2015·湖南高考)已知点A,B,C在圆x2+y2=1上运动,且AB⊥BC.若点P的坐标为,则的最大值为 (  )
A.6 B.7 C.8 D.9
【解析】选B.由题意得,AC为圆的直径,
故可设A(m,n),C(-m,-n),B(x,y),
所以++=(x-6,y),
而(x-6)2+y2=37-12x≤49,
所以的最大值为7.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2016·天津高考)已知圆C的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M(0,)在圆C上,且圆心到直线2x-y=0的距离为,则圆C的方程为    .
【解析】设C(a,0)(a>0),由题意知=,解得a=2,所以r==3,故圆C的方程为(x-2)2+y2=9.
答案:(x-2)2+y2=9
【补偿训练】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的圆C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相切,则圆C的方程是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设圆心C(a,0),则圆心C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解得a=-5,a=5(舍去),
所以圆心是(-5,0).故圆的方程是(x+5)2+y2=5.
答案:(x+5)2+y2=5
10.(2016·大庆高一检测)点(5+1,)在圆(x-1)2+y2=26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于点在圆的内部,所以(5+1-1)2+()2<26,
即26a<26,又a≥0,解得0≤a<1.
答案:0≤a<1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2016·郑州高一检测)求经过A(-1,4),B(3,2)两点且圆心在y轴上的圆的方程.
【解析】设圆心坐标为(a,b).
因为圆心在y轴上,所以a=0.
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2+(y-b)2=r2.
因为该圆过A,B两点,
所以解得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y-1)2=10.
12.(2016·台州高一检测)已知圆N的标准方程为(x-5)2+(y-6)2=a2(a>0).
(1)若点M(6,9)在圆上,求a的值.
(2)已知点P(3,3)和点Q(5,3),线段PQ(不含端点)与圆N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点M在圆上,
所以(6-5)2+(9-6)2=a2,
又由a>0,可得a=.
(2)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PN|==,
|QN|==3,
因为线段PQ(不含端点)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即P,Q两点一个在圆内,另一个在圆外,由于3<,所以3【能力挑战题】
已知以点C为圆心的圆经过点A(-1,0)和B(3,4),且圆心在直线x+3y-15=0上.
(1)求圆C的方程.
(2)设点P在圆C上,求△PAB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依题意知所求圆的圆心C为AB的垂直平分线和直线x+3y-15=0的交点,
因为AB中点为(1,2),斜率为1,
所以AB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1),
即y=-x+3.
联立解得即圆心为(-3,6),半径r==2,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6)2=40.
(2)|AB|==4,圆心到AB的距离为d=4,P到AB距离的最大值为d+r=4+2,
所以△PAB面积的最大值为×4×(4+2)=16+8.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34张PPT。
第 四 章 圆与方程新知自解圆心半径答案: B答案: B答案: (x-3)2+(y-4)2=25课堂探究答案: C答案: (1)-1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第四章  § 4.1 圆的方程4.1.1 圆的标准方程1.掌握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问题导学题型探究达标检测学习目标问题导学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知识点一 圆的标准方程思考1 确定一个圆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案 圆心和半径.
思考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以(1,2)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能否用方程(x-1)2+(y-2)2=4来表示?
答案 能.
1.以点(a,b)为圆心,r(r>0)为半径的圆的标
准方程为(x-a)2+(y-b)2=r2.
2.以原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r2.答案知识点二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思考 点A(1,1),B(4,0), 同圆x2+y2=4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OA|,|OB|,|OC|同圆的半径r=2是什么关系?
答案 |OA|<2,|OB|>2,|OC|=2.
点M(x0,y0)与圆C:(x-a)2+(y-b)2=r2的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答案返回题型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类型一 求圆的标准方程例1 (1)以两点A(-3,-1)和B(5,5)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  )
A.(x+1)2+(y+2)2=10 B.(x-1)2+(y-2)2=100
C.(x+1)2+(y+2)2=25 D.(x-1)2+(y-2)2=25
解析 ∵AB为直径,
∴AB的中点(1,2)为圆心,∴该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25.D解析答案(2)与y轴相切,且圆心坐标为(-5,-3)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圆心坐标为(-5,-3),又与y轴相切,
∴该圆的半径为5,
∴该圆的标准方程为(x+5)2+(y+3)2=25.(x+5)2+(y+3)2=25解析答案(3)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解析 方法一 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r>0),∴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由题意知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方法二 由几何关系知,圆心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B的中点为(0,0),AB的斜率k=-1,
则AB的垂直平分线为y-0=x-0.则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答案  (x-1)2+(y-1)2=4反思与感悟(1)直接法
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然后写出圆的方程.
(2)待定系数法
①根据题意,设出标准方程;
②根据条件,列关于a,b,r的方程组;
③解出a,b,r,代入标准方程.反思与感悟(3)常见的几何条件与可以转化成的方程
①圆心在定直线上转化为圆心坐标满足直线方程.
②圆过定点转化为定点坐标满足圆的方程,或圆心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半径.
③圆与定直线相切转化为圆心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或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④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跟踪训练1 求下列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y轴上,半径长为5,且过点(3,-4);
解 设圆心(0,b),得b=0或-8,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25或x2+(y+8)2=25.解析答案(2)已知圆和直线x-6y-10=0相切于点(4,-1),且经过点(9,6);
解 因为圆C和直线x-6y-10=0相切于点(4,-1),其方程为y+1=-6(x-4),即y=-6x+23.解析答案即5x+7y-50=0上,解得圆心坐标为(3,5),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3)2+(y-5)2=37.(3)圆过A(5,1),B(1,3)两点,圆心在x轴上.
解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2=2(x-3),
令y=0,则x=2,
∴圆心坐标为(2,0),∴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2=10.解析答案类型二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例2 (1)点P(m2 , 5)与圆x2+y2=24的位置关系是(  )
A.在圆内 B.在圆外
C.在圆上 D.不确定解析 由(m2)2+52=m4+25>24,∴点P在圆外.解析答案(2)已知点M(5 +1, )在圆(x-1)2+y2=26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解得0≤a<1.B[0,1)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1)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①只需计算该点与圆的圆心距离,与半径作比较即可;
②把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判断式子两边的符号,并作出判断.
(2)灵活运用
若已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也可利用以上两种方法列出不等式或方程,求解参数范围.跟踪训练2 已知点(1,1)在圆(x-a)2+(y+a)2=4的外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
(1-a)2+(1+a)2>4,
2a2-2>0,
即a<-1或a>1,解析答案(-∞,-1)∪(1,+∞)类型三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例3 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2+y2=3.解析答案当直线y=kx与圆相切时,斜率k取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设y-x=b,即y=x+b,
当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答案(3)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x2+y2表示圆上的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由平面几何知识知,
它在原点与圆心所在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又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2,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形如u=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过点(x,y)和(a,b)的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
(2)形如l=ax+by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
截距的最值问题.
(3)形如(x-a)2+(y-b)2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x,y)到定点(a,b)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解 由题意知x2+y2表示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平方,显然当圆上的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其平方也相应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原点(0,0)到圆心(-1,0)的距离为d=1,解析答案(1)x2+y2的最值;返回(2)x+y的最值.
解 令y+x=z并将其变形为y=-x+z,
问题转化为斜率为-1的直线在经过圆上的点时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
当直线和圆相切时在y轴上的截距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答案123达标检测     4解析答案1.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1)2+(y-1)2=1 B.(x+1)2+(y+1)2=1
C.(x+1)2+(y+1)2=2 D.(x-1)2+(y-1)2=2 圆心坐标为(1,1),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2.D1234解析答案2.若点(1,1)在圆(x-a)2+(y+a)2=4的内部,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C.a>1或a<-1 D.a=±1
解析 ∵点(1,1)在圆的内部,
∴(1-a)2+(1+a)2<4,
∴-1解析 x2+y2表示圆上的点(x,y)与(0,0)间距离的平方,
由几何意义可知,1解析答案1234解析答案4.圆心在直线x=2上的圆C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则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2,-3),∴圆C的方程为(x-2)2+(y+3)2=5.(x-2)2+(y+3)2=5规律与方法1.判断点与圆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主要利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大小.
(2)代数法:主要是把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标准方程来判断:
点P(x0,y0)在圆C上?(x0-a)2+(y0-b)2=r2;
点P(x0,y0)在圆C内?(x0-a)2+(y0-b)2点P(x0,y0)在圆C外?(x0-a)2+(y0-b)2>r2.2.求圆的标准方程时常用的几何性质
求圆的标准方程,关键是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为此常用到圆的以下几何性质:
(1)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2)圆内的任意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一定是圆心.
(3)圆心与切点的连线长是半径长.
(4)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3.求圆的标准方程常用方法:
(1)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a,b,r.(2)利用几何条件确定圆心坐标与半径.返回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
一、基础过关
1.(x+1)2+(y-2)2=4的圆心与半径分别为 (  )
A.(-1,2),2 B.(1,-2),2
C.(-1,2),4 D.(1,-2),4
2.点P(m2,5)与圆x2+y2=24的位置关系是 (  )
A.在圆内 B.在圆外
C.在圆上 D.不确定
3.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是(2,0),(2,-2),则此圆的方程是 (  )
A.(x-2)2+(y-1)2=1 B.(x-2)2+(y+1)2=1
C.(x+2)2+(y-1)2=1 D.(x+2)2+(y+1)2=1
4.圆(x-1)2+y2=1的圆心到直线y=x的距离为 (  )
A. B. C.1 D.
5.圆O的方程为(x-3)2+(y-4)2=25,点(2,3)到圆上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
6.圆(x-3)2+(y+1)2=1关于直线x+2y-3=0对称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7.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
(1)经过点P(5,1),圆心为点C(8,-3);
(2)经过点P(4,2),Q(-6,-2),且圆心在y轴上.
8.求经过A(6,5),B(0,1)两点,并且圆心在直线3x+10y+9=0上的圆的方程.
二、能力提升
9.方程y=表示的曲线是 (  )
A.一条射线 B.一个圆
C.两条射线 D.半个圆
10.若直线y=ax+b通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圆(x+a)2+(y+b)2=1的圆心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如果直线l将圆(x-1)2+(y-2)2=5平分且不通过第四象限,那么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0,1),B(2,1),C(3,4),D(-1,2)四点,这四点能否在同一个圆上?为什么?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点A(-2,-2),B(-2,6),C(4,-2),点P在圆x2+y2=4上运动,求|PA|2+|PB|2+|PC|2的最值.
答案
1.A 2.B 3.B 4.A 
5.5+
6.2+2=1
7.解 (1)圆的半径r=|CP|==5,
圆心为点C(8,-3),
∴圆的方程为(x-8)2+(y+3)2=25.
(2)设所求圆的方程是x2+(y-b)2=r2.
∵点P、Q在所求圆上,依题意有
?
∴所求圆的方程是
x2+2=.
8.解 由题意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3x+2y-15=0,
∴由,
解得
∴圆心C(7,-3),半径r=|AC|=.
∴所求圆的方程为(x-7)2+(y+3)2=65.
9.D 10.D 
11.[0,2]
12.解 能.设过A(0,1),B(2,1),C(3,4)的圆的方程为(x-a)2+(y-b)2=r2.
将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有
 
解得
∴圆的方程为(x-1)2+(y-3)2=5.
将D(-1,2)代入上式圆的方程,得
(-1-1)2+(2-3)2=4+1=5,
即D点坐标适合此圆的方程.
故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
13.解 设P(x,y),则x2+y2=4.
|PA|2+|PB|2+|PC|2=(x+2)2+(y+2)2+(x+2)2+(y-6)2+(x-4)2+(y+2)2=3(x2+y2)-4y+68=80-4y.
∵-2≤y≤2,
∴72≤|PA|2+|PB|2+|PC|2≤88.
即|PA|2+|PB|2+|PC|2的最大值为88,最小值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