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7-19 10: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第 4 课(章、单元)第3节 第 1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四章 第三节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 力
(1)了解数据库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2)能区分数据清单和工作表;
(3)建立数据清单,对数据进行管理;
(4)掌握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过程与
方 法
通过对研究报告数据分析的实践活动,掌握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汇总和筛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数据管理的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善于发掘数据价值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
重 点
掌握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难 点
建立数据清单,对数据进行管理
教 法
运用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管理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数据分析去发掘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 法
自主合作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了解数据库
提问:数据有什么类型?面对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呢?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数据管理呢?
区分工作表和数据清单
(1)通过ppt展示一份普通工作表和一份数据清单。
(2)提问:普通的工作表与用于数据管理的数据清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字段”“字段名”“记录”等概念。
(4)观察对比,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回答
三、数据清单的建立
以小明同学“关于供水的定额和超额用水提价的研究报告”为例,介绍数据清单的建立过程:
(1)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
(2) 通过直接询问、电话询问等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3) 将收集好的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
四、数据加工(计算、排序)
(1)布置任务:在原始数据清单中,如何计算出“月人均用水”字段的值?根据小明的设想,请你找出一般人的用水量范围。
(2)观察学生操作,并请个别学生演示:
l 公式计算
月人均用水 = 家庭月用水 / 常住人口
l 对“月人均用水”字段排序
 (3)分析和归纳排序的方式(升序、降序)和排序的方法(单字段、多字段)。
五、数据统计
(分类汇总)
(1)提出问题
同学们普遍采用口头统计的方式来计算不同节水措施的用户个数,这种方法费时且易出错,能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呢?
(2)教师演示
用分类汇总统计用户个数的操作步骤:
① 对要分类的字段排序
② 选择“分类汇总”命令
③ 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汇总项
注意:一定要先排序分类,再汇总统计。
(3)数据分析
分类汇总后,单击数据表左边的三级显示符号“1”“2”“3”或折叠/展开按钮“+”“-”,从不同层次查看分类汇总结果,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有”和“有时有”节水措施的合起来占85% ,其中“有”节水措施的高于50%,说明大部分市民都有节水意识和措施。
(4)模仿练习
l 统计“有否节水措施”字段中,“有”“有时有”“没有”三部分人自己定的超标水价的平均值各是多少?
l 从统计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l 如何撤消分类汇总?
板书设计:
第三节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
作业布置:完成书本课后的实践:
(1)建立数据清单“图书.xls”。
(2)以“定价”为主要关键字(递减),“出版日期”为次要关键字(递增)排序。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