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2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课件+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2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课件+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19 14:03:14

文档简介

2.2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一.选择题
1.(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2.(2018?鞍山)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3.(2018?青海)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4.(2018?桂林)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
A.水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5.(2018?临沂)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B. C. D.
6.(2016?恩施州)自恩施州大量开展“六城”同创活动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两岸景色宜人,河水清澈见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翠绿的树叶﹣﹣绿色的树叶反射了绿色的光
B.房屋在河里的倒影﹣﹣光的反射现象
C.岸上的人看到清清河水里的鱼﹣﹣光的直线传播
D.各个方向能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漫反射
7.(2017?湖北)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
8.(2018?上海)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9.(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10.(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11.(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在真空中传播
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12.(2018?自贡)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13.(2017?泰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14.(2015?朝阳)现在在超市购物结算时,都是通过扫描仪照射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再通过电脑处理后,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自动在电脑中生成,方便准确。扫描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白条纹将光________。(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16.(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
17.(2017?曲靖)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8.(2018?梧州)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解答题
19.(2017?烟台)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1.(2019?东莞市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2.(2019?广陵区二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3.(2019?十堰模拟)在没有 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蓝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蓝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4.(2019?抚顺二模)如图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铅笔“折断” B.雨后彩虹 C.墙上影子 D.水中倒影
5.(2019?镇江一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赫兹 C.焦耳 D.欧姆
6.(2019?广丰区一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加点古诗词中有关光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香炉初上日,潭水喷成虹一光的色散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光的折射
C.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光的反射 D.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光的直线传播
7.(2019?杭锦旗一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湖面看到树木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8.(2019?浦东新区二模)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绿白红 B.红黄蓝 C.红绿蓝 D.红黄绿
9.(2019?嘉定区二模)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白光 B.红光 C.绿光 D.蓝光
10.(2019?张店区一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
B.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因为月亮是光源
C.“水中月”“镜中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和速度均不变
11.(2019?新北区校级一模)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12.(2018?徐州二模)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13.(2018?南京二模)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B 超﹣﹣利用电磁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雷达﹣﹣靠超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14.(2018?广东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是紫色的,医院里常用红外线消毒
B.医生用次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D.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15.(2018?肇源县二模)在没有其他照明的情况下,舞台上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和裙子都什么颜色________。
16.(2019?沈北新区一模)如图甲是2018年1月31日沈阳奥体中心地区观测到的超级月全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图乙是在浑南三路拍摄到的彩虹,彩虹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
17.(2018?聊城二模)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8.(2019?皇姑区一模)小明假期到天山镜湖游玩,他站在湖边看水面,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小鸟站在树上唱歌,鱼儿在树枝和云中间尽情地游动。其中是由于光的反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小鸟、树、鱼、云这些字词).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自己被太阳晒得很热,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形式传送给小明的。
19.(2019?常州二模)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越强,人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20.(2019?长沙一模)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科技让生活更精彩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智能科技已走进人们的寻常生活,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小明家新买的智能晾衣架功能全,优点多,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爱观察的他发现了这款智能晾衣架有如下优点:
1.承重较大:晾衣架静态承重70kg,动态承重38kg。稳固结实,可一次性晾晒全家衣物、大件床单被子等,虽然承重较大,但仍然可以自如的水平或上下移动;
2.安全快速干衣:提供持续恒温暖风,风干或烘干功能开启2小时后自动关闭,节能省心;
3.消毒杀菌:对衣物全方位消毒杀菌,彻底除去衣服上附着的细菌、霉菌等。光波杀菌功能开启20分钟后自动关闭,杀菌同时保护衣物免于褪色,变形;
4.采用LED艺术照明:光效柔和皎洁,灯光均匀无闪烁,营造舒适光环境;
5.可遥控操作:可以实现长达30米距离的遥控,操作方便;
6.安全保护:下降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即停止运行,避免儿童在周边玩耍时的误用与伤害,有效呵护家人的安全;且配置双重绝缘保护,确保用电安全,让人安心无忧。
作为当下最新的尖端科技成果,智能晾衣架带来了精美、智能的生活体验,彻底解决了像长沙这种遇潮湿阴冷天气衣物不容易干的苦恼,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1)文中“光波杀菌功能”中的“光波”,你认为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LED照明时是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
(3)从文中找出该晾衣架加快衣物水分蒸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可原文摘抄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2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一.选择题
1.(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C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2018?鞍山)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答案】C
【解析】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太阳光是复色光,而七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但是会发生折射,故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故D正确。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要求学生知道太阳光(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反射光的色散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3.(2018?青海)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答案】B
【解析】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雨后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城市中的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错误。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红外线的应用等,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4.(2018?桂林)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
A.水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解析】彩虹的“七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正确。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见光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
5.(2018?临沂)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选C。
【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6.(2016?恩施州)自恩施州大量开展“六城”同创活动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两岸景色宜人,河水清澈见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翠绿的树叶﹣﹣绿色的树叶反射了绿色的光
B.房屋在河里的倒影﹣﹣光的反射现象
C.岸上的人看到清清河水里的鱼﹣﹣光的直线传播
D.各个方向能看到醒目的广告牌﹣﹣漫反射
【答案】C
【解析】叶子是不透明的物体,叶子绿呈现色绿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绿光,故A正确;通过河面看到房屋,房屋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正确;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人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虚像,故C错误;能在四面八方看见醒目的广告牌,说明广告牌表面比较粗糙并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故D正确。选C。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7.(2017?湖北)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
【答案】C
【解析】白光经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所以白光由各种色光合成,故A正确;枝叶间的空隙很小,这些空隙可以看成是小孔,由于太阳光直线传播,通过小孔照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些圆形小光斑实际上是太阳通过枝叶间的小孔成的像。故B正确;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故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故C错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故D正确。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等。难度不大,基础性强,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才行。
8.(2018?上海)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答案】A
【解析】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选A。
【点评】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9.(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答案】C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LE绿光LE蓝光LED组合能产生白色LED光源。选C。
【点评】理解光的三原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答案】B
【解析】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受物体亮暗的影响,用红外照相机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当给白兔身体披上织物,再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兔子身体“隐形”了,说明兔子辐射的红外线被织物隔离了,即织物的隔热性好。选B。
【点评】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制成遥控器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11.(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在真空中传播
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答案】A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光,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红外线也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呈接不到。但虚像能被人眼观察到,故B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正立等大的虚像”可知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故C错误;从水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了。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故D错误。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传播、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平面镜成像特点、光折射规律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属基础内容的考查,熟记相关内容即可。
12.(2018?自贡)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答案】C
【解析】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3.(2017?泰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解析】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使光线发生了180°偏折,这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二.填空题
14.(2015?朝阳)现在在超市购物结算时,都是通过扫描仪照射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再通过电脑处理后,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自动在电脑中生成,方便准确。扫描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白条纹将光________。(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答案】吸收;反射。
【解析】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
16.(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
【答案】红;快。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定义,需要熟练背诵并掌握。
17.(2017?曲靖)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答案】色散;反射。
【解析】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的缘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8.(2018?梧州)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色散;紫外线。
【解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点评】光的色散的本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题考查了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解答题
19.(2017?烟台)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答案】见解析
【解析】(1)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点评】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短文中获得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1.(2019?东莞市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答案】D
【解析】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故A错误;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B错误;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故D正确。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组成、物体的颜色、红外线的应用、光的传播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
2.(2019?广陵区二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答案】C
【解析】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是由于岸边景物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故C正确。红色的牡丹花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牡丹花是红色的,故D错。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和物体的颜色,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一道好题。
3.(2019?十堰模拟)在没有 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蓝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蓝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答案】B
【解析】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蓝光,白上衣可以反射蓝光,白上衣反射的蓝光进入观众的眼中,所以观众看到上衣就是蓝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蓝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反射,所以观众看到裙子是蓝色的。因此,上衣、裙子都呈蓝色。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2019?抚顺二模)如图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铅笔“折断” B.雨后彩虹 C.墙上影子 D.水中倒影
【答案】B
【解析】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而形成的一条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墙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019?镇江一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赫兹 C.焦耳 D.欧姆
【答案】A
【解析】牛顿是最早研究光色散的科学家,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多种色光,故正确;赫兹是德国物理学家,第一个发出并接收了无线电波,故B错误;焦耳研究发现了焦耳定律,故C错误;欧姆研究发现了欧姆定律,故D错误。选A。
【点评】一些科学知识,要掌握是谁的科研成果,这些都属于物理史实,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6.(2019?广丰区一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加点古诗词中有关光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香炉初上日,潭水喷成虹一光的色散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光的折射
C.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光的反射 D.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潭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故B正确;“掬水月在手﹣﹣手中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天在清溪底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即天为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故D错误。选D。
【点评】这是一道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除了有清晰的物理知识外,还应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日常的活动中注意观察是学好物理这门课的关键。
7.(2019?杭锦旗一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湖面看到树木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D
【解析】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与光的反射无关;故A错误;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人看到湖面上树木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阳光照射下,树荫下出现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选D。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8.(2019?浦东新区二模)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绿白红 B.红黄蓝 C.红绿蓝 D.红黄绿
【答案】C
【解析】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选C。
【点评】正确区分颜料的三原色与光的三原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2019?嘉定区二模)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白光 B.红光 C.绿光 D.蓝光
【答案】A
【解析】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故A符合题意。选A。
【点评】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青、黄。注意在应用是区分开。
10.(2019?张店区一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
B.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因为月亮是光源
C.“水中月”“镜中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和速度均不变
【答案】C
【解析】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热效应显著,故A错误;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B错误;“水中月”“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空气中的速度,故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传播速度变小,故D错误。
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红外线的特点、光源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
11.(2019?新北区校级一模)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原因是电热丝的温度较高时,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会发出少量的红色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C正确。选C。
【点评】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通常伴随红光出现,紫外线通常伴随紫光出现。
12.(2018?徐州二模)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答案】A
【解析】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
选A。
【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知道。
13.(2018?南京二模)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B 超﹣﹣利用电磁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雷达﹣﹣靠超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答案】C
【解析】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的,故B错误;验钞器利用了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故C正确;雷达是通过发出和接收电磁波来监测空中的飞机的,故D错误。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电磁波、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属基础知识。
14.(2018?广东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是紫色的,医院里常用红外线消毒
B.医生用次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D.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答案】C
【解析】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肉眼是看不到的;故A错误;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医生通过“B超”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紫外线,超声波的作用、以及声音的三要素的相关知识,属于基本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15.(2018?肇源县二模)在没有其他照明的情况下,舞台上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和裙子都什么颜色________。
【答案】红色和黑色。
【解析】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
16.(2019?沈北新区一模)如图甲是2018年1月31日沈阳奥体中心地区观测到的超级月全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图乙是在浑南三路拍摄到的彩虹,彩虹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
【答案】直线传播;色散。
【解析】(1)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要求我们能够用光的传播理论解释物理现象,要学以致用,属于应用题。
17.(2018?聊城二模)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蓝。
【解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18.(2019?皇姑区一模)小明假期到天山镜湖游玩,他站在湖边看水面,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小鸟站在树上唱歌,鱼儿在树枝和云中间尽情地游动。其中是由于光的反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小鸟、树、鱼、云这些字词).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自己被太阳晒得很热,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形式传送给小明的。
【答案】小鸟、树、云;红外线。
【解析】(1)湖水中树的小鸟、树、云的倒影是水面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
(2)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能够使被照物体发热,因此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形式传送给小明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以及红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19.(2019?常州二模)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越强,人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答案】紫外线;红外线;不能。
【解析】人民币上有荧光物质,当用紫外线照射时,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制成验钞机来检验人民币的真伪。秸秆燃烧时,温度比较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强,卫星可以来监控。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所以人眼看不到红外线。
【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和作用,对比记忆效果比较好。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0.(2019?长沙一模)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科技让生活更精彩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智能科技已走进人们的寻常生活,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小明家新买的智能晾衣架功能全,优点多,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爱观察的他发现了这款智能晾衣架有如下优点:
1.承重较大:晾衣架静态承重70kg,动态承重38kg。稳固结实,可一次性晾晒全家衣物、大件床单被子等,虽然承重较大,但仍然可以自如的水平或上下移动;
2.安全快速干衣:提供持续恒温暖风,风干或烘干功能开启2小时后自动关闭,节能省心;
3.消毒杀菌:对衣物全方位消毒杀菌,彻底除去衣服上附着的细菌、霉菌等。光波杀菌功能开启20分钟后自动关闭,杀菌同时保护衣物免于褪色,变形;
4.采用LED艺术照明:光效柔和皎洁,灯光均匀无闪烁,营造舒适光环境;
5.可遥控操作:可以实现长达30米距离的遥控,操作方便;
6.安全保护:下降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即停止运行,避免儿童在周边玩耍时的误用与伤害,有效呵护家人的安全;且配置双重绝缘保护,确保用电安全,让人安心无忧。
作为当下最新的尖端科技成果,智能晾衣架带来了精美、智能的生活体验,彻底解决了像长沙这种遇潮湿阴冷天气衣物不容易干的苦恼,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1)文中“光波杀菌功能”中的“光波”,你认为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LED照明时是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
(3)从文中找出该晾衣架加快衣物水分蒸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可原文摘抄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答案】(1)紫外线;(2)电;(3)加快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水的温度。
【解析】(1)紫光之外辐射是紫外线,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所以消毒灯是用紫外线来杀菌消毒的;(2)LED照明时是电能转化为光能;(3)由题知,该晾衣架能提供持续恒温暖风,具有风干或烘干功能,其中加快水份蒸发的方法:加快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水的温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紫外线的应用,能量的转化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认真读题从中获得相关信息是关键。
课件17张PPT。2.2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中考一轮复习3+2 全国版1.太阳光是 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2.白光可以分解成 、 、 、 、 、 、 七种单色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为可见 。其中 光偏折程度最小, 光偏折程度最大。21教育网
3.白光是由各种色光 而成的。一、光的色散白色散混合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 紫紫红4.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主要 颜色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 、 、 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颜色是由 、 、
三种色条合成的。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混合成 色。无色透明体能 各种颜色的色光,如空气。21·世纪*教育网
5.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主要 颜色色光,吸收其他颜色额色光。白色不透明体能 各种颜色的色光,黑色不透明体能 各种颜色色光。21*cm二、物体的颜色透过同种透过红反射同种反射同种的色光反射绿蓝黄红绿蓝透过吸收6.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不可见的 ,高温物体向外辐射较强的 。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 夜视仪。【版权所有:21教育】
7.可见光谱的紫光之外是不可见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的 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 。紫外线能 微生物,医院手术室、病房里,用 灯来灭菌;紫外线能使 发光,钞票或商标用 物质印上标记,可以在 下识别。三、看不见的光骨骼好处红外线红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紫外线紫外线荧光物质 荧光杀死考点一:光的色散例1 例1(2018?攀枝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解析】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B变式跟进1(2019?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解析】喷泉喷出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符合题意。C考点二:物体的颜色例2(2019?武威)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解析】桃花是不透明的物体,看桃花时,桃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桃花呈红色。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反射虚变式跟进2(2019?邵阳模拟)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桃花反射所有色光【解析】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红光。故选:C。C考点三:看不见的光例3(2017?顺德区一模)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越强,人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解析】人民币上有荧光物质,当用紫外线照射时,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制成验钞机来检验人民币的真伪。秸秆燃烧时,温度比较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强,卫星可以来监控。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所以人眼看不到红外线。不能紫外线红外线变式跟进3(2018?苏州二模)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但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中电视机遥控器用的是________,蝙蝠用的是________。【解析】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蝙蝠探路是利用超声波来实现的。红外线超声波1. (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红快2. (2018?遂宁)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一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3. (2015?常州)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A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4.(2016?本溪)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
B.乙图:液晶电视的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AC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5. (2018?泸州)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C.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B6(2019?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C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选:C。感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