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9 12: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1、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国力渐强,确定大陆政策,很快走上了疯狂向外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根本原因)





世界
亚洲
中国
朝鲜
日本
大 陆 政 策
背景
2、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战争的爆发
北洋海军的广乙舰
北洋海军的济远舰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和驻守牙山的清军,挑起了战争。
战争的爆发
8月初,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高升”号运兵船被日舰击沉

战争的爆发





丰岛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平壤
平壤战役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战役打响后,负责防守城北玄武门一线,带病登城指挥二当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以免引起敌人注意时,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民族英雄邓世昌
致远舰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黄海大战



黄海海战

黄海大战
邓世昌坠入海中,他的随从将救生圈给他,被他拒绝。他的爱犬衔住他的手臂不让他下沉,他把狗推开。狗又衔住他的发辫不放。邓世昌望海长叹,用手按住爱犬,一起沉入大海。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我们能从邓世昌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黄海大战
致远舰冲向敌舰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出海迎敌,使日本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旅顺大屠杀
1894年10月下旬,日军一路渡过鸭绿江,进攻辽东九连城等地;另一路在辽东半岛东岸花园口登陆,进攻大连、旅顺。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
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丁汝昌请求突围,李鸿章不准。北洋舰队困泊港内,腹背受敌。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
日军的进攻

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
(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
(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原因:
签订时间及地点
时间:
1895年4月
地点:
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清政府)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
内容及危害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内容及危害
《马关条约》中割让
的领土和开放的商埠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
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
危机。
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它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影响:
列强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大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它取得了什么没有?
美国
没有
列强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 别 租  借  地 势 力 范 围
德 胶州湾 山东
俄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法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 威海卫香港新界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 福建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达99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列强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忙于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已定。
时间:
影响: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