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氯水、水玻璃、明矾都是混合物
B.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C.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D. 根据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分类
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H3PO4
CaCO3
CaO
SO2
B
苛性钠
HClO
NaCl
Na2O
CO
C
熟石灰
H2SO4
CuSO4?5H2O
Na2O2
CO2
D
烧碱
HCl
NaHCO3
Fe2O3
SO3
A. A B. B C. C D. D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生石灰
氯酸钾
碱石灰
蓝矾
B
熟石灰
次氯酸
纯碱
小苏打
C
氧化钠
盐酸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铁
D
过氧化钠
硫酸
烧碱
纯碱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尿素、冰与水混合 B. 白磷、浓硫酸、胆矾
C. 金刚石、漂白粉、大理石 D. 水银、干冰、盐酸
二、填空题
5.下列8种物质:
①氧化钙 ②铜绿 ③干冰 ④Na2O2 ⑤CO ⑥SiO2 ⑦石灰水 ⑧纯碱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2)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
(4)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
6.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Fe(OH)3胶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___。
7.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O、②空气、③Mg、④H2SO4、⑤CaO、⑥CuSO4、⑦碘酒、⑧Ca(OH)2、⑨酒精、⑩NaHC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
8.将1mol·L-1 的FeCl3 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_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
9.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许多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lO2读作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
(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分类研究”是重要的学习与科研方法。请按要求填空。完成下列树状分类图,并将Fe、H2、NaHCO3、Ba(OH)2四种物质填入分类图。
(1)图中各序号对应的物质类别(或物质)分别是①___,②___,⑥___;
(2)分别写出H2SO4与Ba(OH)2、H2SO4与Na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A. 明矾都是纯净物,A错误;B. NO2与碱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 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不是根据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错误;D. 根据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正确,答案选D。
2.D
【解析】A.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A错误;B. CO与水或碱都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 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生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 烧碱是NaOH,属于碱,HCl属于酸,NaHCO3属于盐,Fe2O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答案选D。
3.D
【解析】A、氯酸钾属于盐类,不是酸,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不是碱,故B错误;C、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类,不属于碱类,故C错误;D、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硫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属于碱类,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概念应用,掌握物质的组成,概念的理解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的对应,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
4.D
【解析】A.稀有气体属于是气体单质,尿素是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冰水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B.白磷是单质,而浓硫酸是混合物,胆矾是化合物,故B错误;C.金刚石是单质,而漂白粉和大理石均为混合物,故C错误;D.水银水银属于单质,干冰属于化合物,盐酸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是解题关键,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结合相关概念判断即可。
5. ⑦ ②⑧ ③⑥ 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类。
(1)石灰水属于溶液,含有溶质和溶剂,属于混合物,所以属于混合物的是⑦;
(2)铜绿和纯碱由于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而属于盐类,所以属于盐类的是②⑧;
(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由于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③⑥;
(4)氧化钙由于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属于碱性氧化物,所以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①。
6. ③⑦? ②④ ⑤ ⑥ ⑧⑩ ⑦⑨ ?
【解析】(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碘酒、氢氧化铁胶体;(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a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硝酸;(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钙;(5)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CuSO4·5H2O、NaHCO3;(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碘酒和乙醇;(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Fe(OH)3胶体。
7. ②⑦ ①⑤ ④ ⑧ ⑥⑩。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碘酒;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H2O、CaO;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H2SO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Ca(OH)2;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CuSO4、NaHCO3。
8. 红褐 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逐渐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 胶体的电泳 形成红褐色沉淀 硫酸铵电离出的SO42-和 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使微粒变大,以沉淀形式析出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H2SO4电离出的SO42-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 渗析
【解析】Fe(OH)3胶体的制备:将1mol·L-1 的FeCl3 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1)胶体的电学性质: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电泳。(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形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硫酸铵电离出的SO42-和 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使微粒变大,以沉淀形式析出。(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是H2SO4电离出的SO42-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4)胶体的胶粒直径在1~100钠米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渗析。
9. 二氧化氯 氧化物 +4 Cl2+2NaClO2===2NaCl+2ClO2
【解析】 (1)ClO2读作二氧化氯,它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故其属于氧化物。
(2)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3)由图可知,该反应表示氯气与亚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ClO2。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命名、物质的分类、化合价的判断以及读图、识图能力,试题较简单。要求我们学习化学时要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面对陌生的环境,能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从复杂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
10. 单质 氧化物 NaHCO3 Ba2++2OH-+2H++SO42-===2H2O+BaSO4↓ HCO3-+H+===CO2↑+H2O
【解析】(1)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在Fe、H2、NaHCO3、Ba(OH)2中Fe属于金属单质,H2属于非金属单质,NaHCO3属于盐,Ba(OH)2属于碱,故答案为:单质;氧化物;NaHCO3;
(2)H2SO4与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H2SO4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2H2O+BaSO4↓;HCO3-+H+=CO2↑+H2O。
《物质的分类》基础练习
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硫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淀粉溶液 D. 酒精溶液
2.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 Al2O3 B. NaOH C. NH4Cl D. HCl
3.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的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
B. 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
C. 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cm
D. 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 漂白粉是化合物 B. 水玻璃是纯净物
C. 盐酸是电解质 D. 纯碱不属于碱
5.2015年10月,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物质的分类,青蒿素属于
A. 有机物 B. 碱性氧化物 C. 含氧酸盐 D. 酸性氧化物
6.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NH3·H2O B. MgO
C. K2FeO4 D. SO3
7.在红枣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同位素
8.清晨,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能产生该效应的分散系是
A. 溶液 B. 胶体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9.美国犹他州立大学(USU)和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型设计出比水还轻的超轻晶体铝,这种超轻晶体铝属于
A. 有机物 B. 单质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10.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 B. 都有丁达尔效应
C. 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 D. 都呈红褐色
11.下列化分物中,属于盐的是
A. NaOH B. HCl C. H2SO4 D. NaCl
12.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各类化学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A. 烧碱 B. 水晶 C. 胆矾 D. 金刚石
13.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单质:液溴、白磷、臭氧
B. 酸性氧化物:SO3、CO2、NO
C. 混合物:铝热剂、漂粉精、水玻璃
D. 同素异形体:C60、石墨、金刚石
1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 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且多多益善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纹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1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 和Fe2(SO4)3 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30~60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 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Fe(OH)3 分子直径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A
6.B
7.C
8.B
9.B
10.C
11.D
12.C
13.B
14.D
15.C
《物质的分类》提升练习
1.如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保持不变)的实验数椐:
硫酸铜溶液
①
②
③
④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3.0
5.5
8.5
10.0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1.0
5.5
10.9
13.6
当加入6.2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A. 7.7 B. 6.8 C. 5.8 D. 9.0
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醋酸
干冰
(B)
冰醋酸
铝热剂
硫酸钡
亚硫酸
二氧化硫
(C)
纯碱
天然气
苛性钾
氢硫酸
碳酸钙
(D)
玻璃
盐酸
氯化钠
次氯酸
氯气
A. A B. B C. C D.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可冶疗胃酸过多。
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 ①③⑤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⑥
4.某温度下,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为Sg,密度为ρg/mL,向足量该饱和溶液中加入mgCaO,充分作用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大于 37m/28g
B.该饱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s/(100+s)%
C.最终所得溶液PH不变
D.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
5.(1)A、B、C三种可溶性化合物,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Mg2+、Ag+,阴离子可能是NO3-、OH-、Cl-,分别取相同质量的三种化合物,溶解于水,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 其物质的量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则三种化合物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2)有以下3种物质:①Na2CO3固体②Fe(OH)3胶体③硫化锑(Sb2S3)胶体
填空回答:
A.①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对该物质的分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室制备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证明Sb2S3胶粒带_____电荷。
参考答案
1.B
【解析】分析数据可知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每增加1g,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就增加1.8g,与①对比,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增加了6.2g-3.0g=3.2g,所以晶体的质量应该增加1.8×3.2g=5.76g,故加入6.2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1.0g+5.76g=6.76g,答案选B。正确答案为B。
点睛:分析数据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无水硫酸铜每加入1g,溶液中就析出1.8g硫酸铜晶体,根据比例即可求得加入6.2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2.B
【解析】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冰醋酸是纯净物,铝热剂是混合物,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亚硫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碳酸钙是盐,属于强电解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玻璃是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是解题关键,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特别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而溶液或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D
【解析】试题分析:①Na2O、Fe2O3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12O3 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CO2、SO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NO2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①错误;②碳酸钠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钡是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硝酸钾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③错误;④醋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④正确;⑤NaHCO3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碱性强腐蚀性强,不能冶疗胃酸过多,应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⑤错误;⑥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⑥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
4.B
【解析】
试题分析:A.mg?CaO溶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56×mg=37m/28g,由于原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则会析出部分溶质,所以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大于37m/28g,故A正确;B.该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g,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sg/(100+s)g×100%=100s/(100+s)%,故B错误;C.最终得到的还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由于温度相同,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的pH不变,故C正确;D.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s/(100+s),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 mol/L,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饱和溶液的计算
5. NaOH MgCl2 AgNO3 交叉分类法 FeCl3+ 3H2OFe(OH)3(胶体)+3HCl 负
【解析】试题分析:(1)A、B、C三种可溶性化合物,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Mg2+、Ag+,阴离子可能是NO3-、OH-、Cl-,氢氧化物只能是氢氧化钠可溶,氯化镁可溶、硝酸银可溶。分别取相同质量的三种化合物,溶解于水,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 其物质的量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则三种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B、C,所以其化学式分别是NaOH、MgCl2、AgNO3。
(2)A.①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对该物质的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B.实验室制备②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H2OFe(OH)3(胶体)+3HCl。
C.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证明Sb2S3胶粒带负电荷。
点睛:电泳装置中,接电源正极的电极是阳极,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是阴极。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胶体中通入直流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泳,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向阳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