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长方体的体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2长方体的体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6: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意义的基础上,在探索中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以及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学生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的前几节学生学习了体积及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地运用一些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重在学生动手操作,感受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和由来,学到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经历猜想——验证——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体积。
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学生每小组自备24个骰子,1个长方体实物,
老师准备两个长方体纸盒及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字母如何表示?
3、拿起桌上两个纸盒让学生比较他们体积的大小,再追问他们大多少?学生疑惑,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摆一摆
学生每五人一组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观察、记录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
2、整理数据,发现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发现长方体的小正方体数量和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3、猜测验证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大胆猜测长方体的体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
4、小组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5.总结归纳:小正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abh
6、尝试练习
①将59页例2表格填写完整。
②教材60页练一练第1题完成
三、第二次尝试
回归前面的问题,到底哪个盒子的体积大呢?进入下一个环节测一测,找两位学生对这两个盒子进行测量,掌握有关数据,全班学生一起计算,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
每位同学自己动手测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并计算他们的体积,同桌互相测量检验看对方是否测量精准和计算是否正确。
五、拓展练习
这是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如果长缩短1厘米,高增加1厘米,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①教材60页练一练2、3题请认真完成。
②测量家里的一个家具计算出它的体积。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的块数×排数× 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附:课堂记录单
记 录 单
图号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