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升八暑期培优】6.压强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升八暑期培优】6.压强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6:08:26

文档简介

6.压强导学案
学科:科学
课 题
6.压强
第6次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3.进一步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4.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5.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了解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6.能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利用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7.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了解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个人修改记录
一、检查作业,评讲错题,解答疑问
二、知识梳理
压力、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属于弹力。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压强越大。
5.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6.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法来分步研究。
7.压强的单位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一般要用帕斯卡来作为压强的单位。
8.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S;其中面积的单位要取平方米。
增大或减小压强
1.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增大压强的方法:
1)当压力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增大压力;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3.减小压强的方法:
1)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举例说明生活中用到的改变压强的具体方法:
1)增大压强的例子:缝衣针头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例子:钢轨铺在枕头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有压强
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2.液体既受到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的压强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侧壁上有高低不同的多个小孔,液体从小孔中射出时,越靠下方的位置,液体射出越
急且越远;说明液体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是因为液体既受到重力作用,又具有流动性。
2.测定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这种仪器主要由U形管和金属盒两部分组成。
3.按压压强计的金属盒表面的橡皮膜,如果U型管的两管内的液面有出现高度现象,说明压强计可以正常使用。
4.(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多少无关。
(2)公式:。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
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5.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6.在不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7.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大小关系是相等。
温馨提示
1.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①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力和压强 ②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对限制它流动的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力和压强 ③液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间互相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3.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液体对下层液体有压强的作用。
4.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受到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
5.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可采用“同深度比密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及“同密度比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的方法来进行。
6.初中一般不要求利用压强公式P=ρg h 来进行计算,但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公式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并从中知道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7.压强比较时,一般先比较液体压强,再比较固体压强;压力比较时,一般先比较固体压力,再比较液体压力。
8.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9.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比较:
(1)敞口容器中图甲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压强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形状规则的容器图乙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据压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收口的容器图丙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压强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0.液体压强公式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柱状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11.公式p=中的“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h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一定是容器的上表面。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深度相同。
12.利用压强公式计算时要注意:(1)如果是固体压强,一般先求压力F,再根据公式求压强;(2)如果是液体压强,根据公式先求出压强,再根据变形公式求出压力。
三、典型精析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1】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相同,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例2】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下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A B C D
【例3】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A.8:1 B.4:1 C.2:1 D.1:1
【例4】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B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帕。
【例5】如图所示,两个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其上部相同的高度h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原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例6】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砖A、B按图中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则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与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________。

【例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表2?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表3?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8】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例9】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S甲>S乙,h甲A.P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例10】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A.压力为3F/5,压强为3p/5 B.力为F,压强为3p/5 C.压力为3F/5,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例11】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第3课时 液体的压强
【例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C<PA<PB
【例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例14】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15】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例1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例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A.P1=P2 B.P1<P2 C.P 1>P2 D.无法确定
【例18】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例19】?如图,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A和B中,装入深度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P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____FB(选填“>”“=”或“<”)
【例20】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________(填液体的名称)取代容器中的食盐水。
【例21】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四、当堂检测。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2.木块重5牛,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3.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甲=F乙,h甲>h乙 B.F甲=F乙,h甲=h乙
C.F甲<F乙,h甲=h乙 D.F甲>F乙,h甲>h乙
4.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5.图中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坡上滚动下来,请画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第2课时 固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2.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______N,物体对墙的压强为______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_N。
3.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重为78牛,当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受到18牛的压力时,(??) A.地面所受的压强是9600帕 B.地面所受的压强是1800帕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78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90牛
4.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______Pa,B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Pa。
5.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
10cm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kg。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g。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_____千克。
拓展培优
6.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L/4,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P甲。若将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乙。则( )
A.△P甲>ΔP乙 B.△P甲<ΔP乙 C.△P甲=ΔP乙 D.无法判断
8.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
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G1>G2,F1>F2 B.G1>G2,F1F2
9.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六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三层静态造型,每个人的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10.(中考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1.如图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重10牛,B重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
课后作业
第3课时 液体的压强
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如图,关于a、b、c、d四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已知ρ盐水>ρ纯净水)(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3.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的密度和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ρ甲___ρ乙,P甲___P乙。
4.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X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X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 、PB 的大小关系是( ?)。
5.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7.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P乙(两空选填“>”、“=”或“<”)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F乙,P1????P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如图所示,有一只玻璃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把玻璃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 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玻璃瓶 B. 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玻璃瓶 C. 酒精从a小孔流出玻璃瓶,水从b小孔流入玻璃瓶 D. 水从a小孔流入玻璃瓶,酒精从b小孔流出玻璃瓶
11.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如图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12.如图三个容器所盛液体的重量相等.A和B中盛水,C中盛酒精,B和C中液面相平,那么,三个容器中液体对瓶底的压强PA、PB、PC相比较(??)
13.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4.将下面几种情况中,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如何变化表示出来。(横线处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①在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如图(1)所示,如果将其倒置,则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装半杯水的杯子。如果将一用线栓着的金属块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杯子里盛满了水,再放入一个重为5牛顿的木块,如图(3)所示,杯底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____________。

6.压强导学案
学科:科学
课 题
6.压强
第6次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3.进一步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4.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5.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了解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6.能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利用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7.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并会根据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了解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个人修改记录
一、检查作业,评讲错题,解答疑问
二、知识梳理
压力、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属于弹力。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压强越大。
5.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6.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法来分步研究。
7.压强的单位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一般要用帕斯卡来作为压强的单位。
8.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S;其中面积的单位要取平方米。
增大或减小压强
1.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增大压强的方法:
1)当压力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增大压力;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3.减小压强的方法:
1)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举例说明生活中用到的改变压强的具体方法:
1)增大压强的例子:缝衣针头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例子:钢轨铺在枕头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有压强
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2.液体既受到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的压强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侧壁上有高低不同的多个小孔,液体从小孔中射出时,越靠下方的位置,液体射出越
急且越远;说明液体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是因为液体既受到重力作用,又具有流动性。
2.测定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这种仪器主要由U形管和金属盒两部分组成。
3.按压压强计的金属盒表面的橡皮膜,如果U型管的两管内的液面有出现高度现象,说明压强计可以正常使用。
4.(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多少无关。
(2)公式:。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
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5.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6.在不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7.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大小关系是相等。
温馨提示
1.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①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力和压强 ②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对限制它流动的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力和压强 ③液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间互相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3.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液体对下层液体有压强的作用。
4.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受到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
5.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可采用“同深度比密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及“同密度比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的方法来进行。
6.初中一般不要求利用压强公式P=ρg h 来进行计算,但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公式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并从中知道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7.压强比较时,一般先比较液体压强,再比较固体压强;压力比较时,一般先比较固体压力,再比较液体压力。
8.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9.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比较:
(1)敞口容器中图甲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压强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形状规则的容器图乙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据压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收口的容器图丙所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再根据压强强公式的变形,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0.液体压强公式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柱状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11.公式p=中的“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h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一定是容器的上表面。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深度相同。
12.利用压强公式计算时要注意:(1)如果是固体压强,一般先求压力F,再根据公式求压强;(2)如果是液体压强,根据公式先求出压强,再根据变形公式求出压力。
三、典型精析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1】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相同,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例2】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下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C?)

A B C D
【例3】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B?)
A.8:1 B.4:1 C.2:1 D.1:1
【例4】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为(1)A对B的压强是6×104Pa;_帕,B对桌面的压强是_B对桌面的压强是9×104Pa._______帕。
【例5】如图所示,两个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其上部相同的高度h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原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C?)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例6】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砖A、B按图中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则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 2:1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与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 1:2 。

【例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表2?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表3?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请回答:
(1)比较序号1、4、7或2、5、8或3、6、9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小.
第2课时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8】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例9】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S甲>S乙,h甲A.P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例10】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C )
A.压力为3F/5,压强为3p/5 B.力为F,压强为3p/5 C.压力为3F/5,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例11】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第3课时 液体的压强
【例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A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C<PA<PB
【例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A ) 【例14】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C?)。
A. B. C. D.
【例15】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B?)
A.盐水 B.煤油 C.水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例1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D?)。

【例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
A.P1=P2 B.P1<P2 C. P 1>P2 D.无法确定
【例18】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例19】?如图,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A和B中,装入深度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 P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 FB(选填“>”“=”或“<”)
【例20】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盐水密度大于瓶子中水的密度,在圆孔这一位置盐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于水的压强。。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酒精(填液体的名称)取代容器中的食盐水。
【例21】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四、当堂检测。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C )
2.木块重5牛,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C )
3.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A.F甲=F乙,h甲>h乙 B.F甲=F乙,h甲=h乙
C.F甲<F乙,h甲=h乙 D.F甲>F乙,h甲>h乙
4.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B)。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5.图中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坡上滚动下来,请画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第2课时 固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D?)。

2.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200_N,物体对墙的压强为__1000____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_300______N。
3.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重为78牛,当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受到18牛的压力时,(?A?) A.地面所受的压强是9600帕 B.地面所受的压强是1800帕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78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90牛
4.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_6×10 4 Pa_____Pa,B对桌面的压强是_9×10 4 Pa.______Pa。
5.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
10cm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kg。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g。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_4×105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__4×104N___千克。
拓展培优
6.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L/4,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D?)。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P甲。若将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乙。则( A )
A.△P甲>ΔP乙 B.△P甲<ΔP乙 C.△P甲=ΔP乙 D.无法判断
8.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
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D )
A.G1>G2,F1>F2 B.G1>G2,F1F2
9.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六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三层静态造型,每个人的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 )

10.(中考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1.如图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重10牛,B重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1:6___。
液体的压强
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A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如图,关于a、b、c、d四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已知ρ盐水>ρ纯净水)( B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3.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的密度和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ρ甲 >_ρ乙,P甲_>__P乙。
4.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X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X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 、PB 的大小关系是( B ?)。
5.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小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 相平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深度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大__ 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大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不变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相等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

7.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B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P乙(两空选填“>”、“=”或“<”)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等于??F乙,P1??小于??P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如图所示,有一只玻璃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把玻璃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A)
A. 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玻璃瓶 B. 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玻璃瓶 C. 酒精从a小孔流出玻璃瓶,水从b小孔流入玻璃瓶 D. 水从a小孔流入玻璃瓶,酒精从b小孔流出玻璃瓶
11.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如图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B ) A. B. C. D.
当水不断从小孔中流出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在逐渐降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在逐渐降低; 那么小孔处受到的水压也在逐渐减小,因此水的流速在逐渐变慢,液面高度下降的越来越缓慢; 因此p-t图象,应该是逐渐呈下降趋势,且向内侧弯曲的曲线。 故选B。
12.如图三个容器所盛液体的重量相等.A和B中盛水,C中盛酒精,B和C中液面相平,那么,三个容器中液体对瓶底的压强PA、PB、PC相比较(?B?)
13.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14.将下面几种情况中,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如何变化表示出来。(横线处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①在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如图(1)所示,如果将其倒置,则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将___变大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装半杯水的杯子。如果将一用线栓着的金属块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变大________。
③如果杯子里盛满了水,再放入一个重为5牛顿的木块,如图(3)所示,杯底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