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6: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1.说出四位动物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2.掌握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重、难点)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1.法布尔,法国,对 昆虫 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观察法。?
2.弗里施,奥地利,对 蜜蜂色觉 的研究;证明了蜜蜂能 分辨不同的颜色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实验法 。?
3.廷伯根,英籍荷兰,他利用模型对 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的研究;证明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是由 亲鸟喙上的红斑 引起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实验法 。?
4.劳伦兹,奥地利,对小野雁 学习行为 的研究;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实验法 。?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 自然状态 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 改变了 动物的生活条件,是在 研究者设计 的环境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3.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 观察法 和 实验法 ,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探究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探究案例:炎热的夏天,太阳尽情地把热洒向大地;风也懒得吹了,路旁的大树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听,夏天独特的声音响了起来,知了,知了……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合作交流:如果你想知道温度与蝉鸣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主要采用实验法。
师生互动:上述方法与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吗?
答案: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行为;实验法是在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的。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典例】 下列给定的几个场所中,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场所是(  )
A.野外自然状态下 B.动物园
C.实验室 D.任何地方
思路分析:观察法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条件,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答案:A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一下吧。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D )
A.上网查关于蚂蚁行为的资料
B.用直尺测量马的高度
C.在不同的温度下了解蟋蟀鸣叫次数变化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2.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那么,小鸭追随小明的行为和研究小鸭的方法属于( B )
A.先天性行为;观察法
B.后天学习行为;实验法
C.先天性行为;实验法
D.后天学习行为;观察法
3.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对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誉很高。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引起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原因是( B )
A.亲鸟身体的外形
B.亲鸟喙上的红斑
C.亲鸟羽毛的颜色
D.亲鸟喙的形状
4.下列哪一项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特点( B )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动物生活中实地进行
5.劳伦兹发现野雁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动物了。为研究小野雁的学习行为,劳伦兹让( B )
A.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再接触母雁
B.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兹
C.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是木制的模型
D.野雁出壳后接触带颜色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