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3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19 18: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3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课题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知识与技
能目标
(1)简述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和性状遗传的途径。
(2)用基因传递的原理解释生物性状的遗传。
过程与方
法目标
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释性状遗传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
观目标
正确认识性状遗传的规律,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等位基因;性状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
性状遗传的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怎么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导入2: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看到过一对有耳垂的夫妇,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孟德尔图片,并简要介绍:孟德尔(1822—1884)
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性状遗传的现象才逐渐得到科学的解释。
1.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为什么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会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呢?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结合课本102页总结等位基因的定义,及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占主导地位)我们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中没有得到表现的基因。(被掩盖)我们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为了巩固学生记忆,课件展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学生判断是否是等位基因。
(2)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耳垂的性状,通过分析其基因组成,得出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3)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
通过耳垂的性状表现型及基因组成,告诉学生: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
备注
续表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1)从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动、植物的体细胞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那么这些染色体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呢?
课件展示染色体传递图片,学生认识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当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成对的基因随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之中,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成对。
(2)通过对基因随配子传递规律的认识你能解释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为什么会生一个无耳垂的孩子吗?
学生自学课本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父母的基因组成和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
有耳垂人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假若有耳垂的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皆为Aa。这样,男方必然产生分别含有A基因或a基因的两种精子;女方必然产生分别含有A基因或a基因的两种卵细胞。如果含有a基因的卵细胞与含有a基因的精子获得结合的机会,那么,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就是aa,其性状表现必然是无耳垂。
(3)活动
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习的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课本资料。
一对右利手(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了一个左利手(惯用左手)的子女。若他们再生一个子女,预测未来子女的有关基因型和性状表现。假如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为R和r。
教师提示:①首先判断右利手和左利手哪个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亲本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右利手为显性性状,即左利手子女基因型为rr。基因型rr一定是来自父母,所以该夫妇基因型为Rr。
合作探究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子女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单眼皮的概率是多少?
小组讨论后总结:(师引导)
如果这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子女,夫妇基因型都为Aa。
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
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生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25%。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续表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A )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
2.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D )
A.AA B.aa C.A或a D.a
3.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B )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4.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现一生物兴趣小组将两只有条纹的蜗牛杂交(交配),后代出现了无条纹的蜗牛。则亲代蜗牛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5.已知有耳垂基因是显性基因(B)。小红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而小红有耳垂。请分析小红的基因组成是( A )
A.Bb B.BB C.bb或BB D.BB或Bb
6.已知有耳垂(G)对无耳垂(g)为显性,那么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 A )
A.Gg或GG B.仅为GG
C.仅为Gg D.仅为gg
7.已知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对白色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该对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
B.该对白色绵羊子代的基因组成只有Bb、bb
C.该对白色绵羊生一只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25%
D.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白色小羊的可能性是75%
8.已知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在下面基因的传递过程图解中,②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分别是( D )
A.Aa 有耳垂 B.Aa 无耳垂
C.aa 有耳垂 D.aa 无耳垂
课堂反思:本节课性状遗传的规律性学生不易理解。鉴于此,在课件中展示遗传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性状是怎样伴随着基因传递的。通过课件展示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分析,再结合实例训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