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3、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学法指导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理解”的. 因此我们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来表示.
1.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可以写出任何一个顺序结构的算法程序.
2.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中的“提示内容”有时可以省略.
问题探究
知识探究(一):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思考1: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思考2:已知函数y=x3+3x2-24x+30,求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第一步,输入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输出 。
思考3:该算法是什么逻辑结构?其程序框图如何?
思考4:我们将该程序框图中第一个程序框省略,后四个程序框中的内容依次写成算法语句,就得到该算法的计算机程序(仿照课本写下来):
你能理解这个程序的含义吗?
这个程序由4个语句行组成,计算机按语句行排列的顺序依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最后一行的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思考5:在这个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称为输入语句,其一般格式是: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提示内容加引号,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据此,输入框 转化为输入语句可以怎样表述?
注:①“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
②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
思考6:在这个程序中,第3行中的PRINT语句称为输出语句,其一般格式是: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它通常是常量或变量的值;表达式一般是表示输出信息所对应的字母或代数式.PR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运算结果和系统信息.据此,在计算a与b的和S时,输出框
转化为输出语句可以怎样表述?
知识探究(二):赋值语句
思考1:在算法的程序框图中,处理框是一个常用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思考2:在上述求函数值的程序中,第二行中的语句称为赋值语句,其一般格式是:
其基本含义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计算机在执行赋值语句时,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据此,执行框
转化为赋值语句可以怎样表述?
注: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
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思考3:考察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的程序: A=10
A=A+15
PRINT A
END
那么,A的输出值是多少?
理论迁移
例1 写出计算一个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
例2 写出“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的程序.
目标检测
1、判断下列结出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输出语句INPUT ;;
(2)输入语句INPUT =3
(3)输出语句PRINT A=4
(4)输出语句PRINT 20.32
(5)赋值语句3=B
(6)赋值语句 +=0
(7)赋值语句A=B=2
(8)赋值语句
2、将两个数=8,=7交换,使=7,=8,使用赋值语句正确的一组 ( )
A. =,=
B. =,=,=
C. =,=
D. =,=,=
3、分析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
1) A=-1000
A=A+100
PRINT “A=”;A
END
则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
2)INPUT “A,B=”;A,B
B=A+B
A=B-A
B=B-A
PRINT “A,B=”;A,B
END
(运行时从键盘输入3,7)
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
(1) =3
=4
=
PRINT
END
运行结果是______________;
(2)=2
=3
=4
=
=+2
=+4
PRINT “=”;d
运行结果为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程序,指出当时的计算结果:(其中、的值为5,-3)
(1)输入, (2) 输入, (3) 输入,
=+ =+ =+
=- =- =-
=/2 =- =-
=/2 =(+)/2 =(-)/2
=/2 =(-)/2 =(+)/2
输出, 输出, 输出,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一个圆的半径,便能输出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取3.14)
纠错矫正
总结反思
※自我评价( )
A、课前自主学习认真,学案完成很好;你真棒,继续坚持。
B、课前自主学习一般,学案完成良好;下次争取做的更好。
C、课前自主学习较差,学案空白较多;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业分层测评(五)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①输入语句:INPUT a,b,c,d,e;
②输入语句:INPUT X=1;
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10,3*2,2/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②③中对变量赋值是错误的.
【答案】 D
2.赋值语句“x=x+1”的正确解释为( )
A.x的值与x+1的值可能相等
B.将原来x的值加上1后,得到的值替换原来x的值
C.这是一个错误的语句
D.此表达式经过移项后,可与x=x-1功能相同
【答案】 B
3.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A.27 B.9
C.2+25 D.11
【解析】 该程序的运行过程是x=6,y=3,x=6÷3=2,y=4×2+1=9,x+y=2+9=11.所以输出11.
【答案】 D
4.下列程序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为( )
【导学号:28750014】
A.20,15 B.35,35
C.5,5 D.-5,-5
【解析】 根据赋值语句的意义,先把a+b=35赋给a,然后把a-b=35-20赋给b,最后再把a-b=35-15=20赋给a.
【答案】 A
5.输出语句:PRINT 4+5,其输出的结果是( )
A.4 B.5
C.9 D.20
【解析】 4+5=9,故输出的结果是9.
【答案】 C
二、填空题
6.执行程序PRINT (3+5)*2的结果为________.
【解析】 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故结果为8*2=16.
【答案】 16
7.下面一段程序执行后的结果为________.
【解析】 A=20×5=100,A=100+6=106.
【答案】 106
8.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输入的两个正数的平方和,已知最后输出的结果是3.46,则此程序中,①处应填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
INPUT “x1=”;1.1
INPUT “x2=”;①
S=②
PRINT S
END
【解析】 由于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输入的两个正数的平方和,所以S=x+x,由于最后输出的数是3.46,所以3.46=1.12+x,即x=2.25,又x2>0,所以x2=1.5.
【答案】 1.5 x1∧2+x2∧2
三、解答题
9.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A=20
B=15
A=A+B
B=A-B
A=A*B
PRINT A+B
END
【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10.已知直线方程Ax+By+C=0(A·B≠0),试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符合条件的A,B,C的值,输出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和直线的斜率.
【解】
INPUT A,B,C
M=(-C)/A
N=(-C)/B
k=(-A)/B
PRINT “该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M
PRINT “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N
PRINT “该直线的斜率为”;k
END
[能力提升]
1.给出下列程序:
INPUT “A=”;A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若输出的A的值为120,则输入的A的值为( )
A.1 B.5
C.15 D.120
【解析】 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A×2×3×4×5的值,则120=A×2×3×4×5,故A=1,即输入A的值为1.
【答案】 A
2.给出下列程序:
INPUT “实数:”;x1,y1,x2,y2
a=x1-x2
m=a∧2
b=y1-y2
n=b∧2
s=m+n
d=SQR(s)
PRINT d
END
此程序的功能为( )
A.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B.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C.求一个多项式函数的值
D.求输入的值的平方和
【解析】 输入的四个实数可作为两个点的坐标.程序中的a,b分别表示两个点的横、纵坐标之差,而m,n分别表示两点横、纵坐标之差的平方;s是横、纵坐标之差的平方和,d是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即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后输出此距离.
【答案】 B
3.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a=2
b=3
c=4
a=b
b=c+2
c=b+4
d=(a+b+c)/3
PRINT “d=”;d
END
【解析】 a=b=3,b=c+2=4+2=6,c=b+4=6+4=10.
所以d=(a+b+c)=(3+6+10)=.
【答案】
4.编写一个程序,用长度为l的细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时,求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要求输入l的值,输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π取3.14)
【解】 程序如下:
INPUT l
S1=l^2/16
S2=l^2/(4*3.14)
PRINT “正方形的面积为”;S1
PRINT “圆的面积为”;S2
END
顺序结构
教学目标:
1. 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以及顺序结构.
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顺序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顺序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 ;
(2) ;
2.问题:已知,求的最小值,试设计算法.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取;
计算;
若,则输出;否则,使,转.
上述算法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描述出来: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7页图1-2-1,这样的框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
三、建构数学
2.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7页),结合图形讲解.
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4.从流程图可以看出,该算法步骤中,有些是按顺序执行,有些需要选择执行,而另外一些需要循环执行.事实上,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
5.顺序结构的概念:
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四、数学运用
1.顺序结构举例
例1 写出作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
解 作的垂直平分线;
作的垂直平分线;
以与的交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圆即为的外接圆.
说明 1.以上过程通过依次执行到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作外接圆这一
问题,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
2.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图1 图2
例2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和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说明 1.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它们都有各自的地址.
2.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符号“”表示“把赋给”.
解 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
算法是:
; 先将的值赋给变量,这时存放变量的单元可作它用
; 再将的值赋给,这时存放变量的单元可作它用
. 最后将的值赋给,两个变量和的值便完成了交换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上图2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半径为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当时,写出计算圆面
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如下:
;
;
输出.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2.练习:课本第9页练习第1,2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流程图的概念:
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和流程线来表示算法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
2.画流程图的步骤:
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流程图;
3.顺序结构的概念:
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1.2基本算法语句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课时目标 掌握三种语句的定义,了解它们的一般格式和作用,借助三种语句完成算法到程序语句的转化.
1.输入语句
(1)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功能:输入提示内容要求的相应信息或值.
2.输出语句
(1)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2)功能:
3.赋值语句
(1)格式:变量=表达式.
(2)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一、选择题
1.在INPUT语句中,如果同时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的分隔符是( )
A.逗号 B.分号
C.空格 D.引号
答案 A
2.下列关于赋值语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赋值语句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
B.赋值语句是把左边变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
C.赋值语句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D.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不完全一样
答案 B
解析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3.下列程序执行后结果为3,则输入的x值可能为( )
INPUT “x=”;x
y=x
PRINT y
END
A.1 B.-3
C.-1 D.1或-3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得:x2+2x=3.
解方程得:x=1或-3.
4.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4=M B.M=-M
C.B=B=3 D.x+y=0
答案 B
解析 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表达式,是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赋值时左右两端不能对换,也不能进行字符运算.故选B.
5.下列程序段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为( )
A.20,15 B.35,35
C.5,5 D.-5,-5
答案 A
解析 ∵a=15,b=20,把a+b赋给a,
因此得出a=35,再把a-b赋给b,即b=35-20=15.
再把a-b赋给a,此时a=35-15=20,
因此最后输出的a,b的值分别为20,15.
6.下列程序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结果为( )
A=2
x = A
PRINT“x=”;x
END
A.2 B.“x=”;x
C.“x=”;2 D.x=2
答案 D
二、填空题
7.下面一段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________.
A=2
A=A2
A=A+6
PRINT A
END
答案 10
解析 先把2赋给A,然后把A*2=4赋给A,即B的值为4,再把4+6=10赋给A,所以输出的为10.
8.
A=11
B=22
A=A+B
PRINT“A=”;A
PRINT“B=”;B
END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A=33,B=22
9.下面所示的程序执行后,若输入2,5,输出结果为________.
答案 5,2
三、解答题
10.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两个正数a,b的值,输出ab和ba的值.
解
11.试设计一个程序,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体表面积.(π取3.14)
解
INPUT “R=,H=”;R,H
A=23.14RH
B=3.14RR
S=A+2B
PRINT “S=”;S
END
能力提升
12.编写一个程序,求用长度为L的细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时所围成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要求输入L的值,输出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并画出程序框图.(π取3.14)
解 由题意知,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S1=;
圆的半径为r=,面积S2=π()2=.
因此程序如下:
INPUT “L=”;L
S1=(L*L)/16
S2=(L*L)/(4*3.14)
PRINT “正方形面积为”;S1
PRINT “圆面积为”;S2
程序框图:
13.给出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的程序.
解 程序如下:
INPUT “x,y=”;x,y
x=x/2
y=3*y
PRINT x,y
x= x – y
y = y –1
PRINT x,y
END
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变量或表达式(输入语句无计算功能),若输入多个数,各数之间应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或字符,程序中引号内的部分将原始呈现.
3.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4.赋值号两边的内容不能对调,如a=b与b=a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
赋值号与“等于”的意义也不同,若把“=”看作等于,则N=N+1不成立,若看作赋值号,则成立.
5.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接连出现两个或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