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0 12: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1 重力 相互作用
表明:运动员对球施加了作用
运动员把球踢出去
人可以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物体对物体也可以施加有力的作用
用一辆车拉另一辆车
一辆小车对另一辆小车施加了作用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 简称:牛 (N)
思考
1牛究竟有多大呢?
1牛约等于100克物体对手的压力。
二、力的三要素:
思考
1.请同学们回想什么是力的三要素呢?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这个门它本来是向外推的,如果你向里拉能打开吗?请解释这个现象。
力的作用方向错了。
3.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同时, 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是一种直观表示力的方法: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不包括力的大小。
示例1:
一个人在水平面上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100N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20 N
示例2:
一个人用30牛的与水平方向为30度的力来拉车。
返回
示例:
画出一个2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那么2千克的重力是多大呢?
m=20kg
G
= 20牛
秋天树叶落向地面?
平行的高压线垂悬?
抛向空中的物体落向地面?
地球在自转,海水却不会撒向太空?
思考
四、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注意:
1、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由于地球的吸引
重力的定义:
重力的产生: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即:G = mg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注意:
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其中,
重力的方向:
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
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悬挂的物体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与水平面垂直)。
可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
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的,由静止开始落向地面的物体总是竖直下落的。
方向:竖直向下


垂直水平面向下
×
垂直向下
注意: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或垂直水平面向下
下列关于重力方向的几种错误说法:
1、垂直向下
2、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3、垂直地面向下
4、指向地球中心
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不同
重心 ——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定义:
2、物体的重心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
3、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呢?回顾:初中学过,可以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
重心的确定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局限性: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例题、关于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C、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总结
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但可以把物体的质量看成都集中在重心这一点。
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遍布整个物体,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倍。?
课堂小结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
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