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1 分子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1 分子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0 15: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 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奥秘的欲望;
3.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目标:绚丽多姿的物质 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高锰酸钾的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高锰酸钾的颗粒可以再分;分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实验探究1:物质的可分性 物质都是微粒构成的!阅读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小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千克结论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滴入2~3滴酚酞滴加浓氨水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BC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氨水中的微粒(氨分子)从盛氨水的烧杯跑进盛酚酞烧杯中使酚酞变红。
结论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动动手,动动脑^_^通过实验你又得到了什么?分组实验,比比看谁做的好!说说看⊙o⊙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变变大变小变小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实验探究4:水和空气的压缩固态固态 液态液态 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微粒间的空隙小。结论小结: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微粒是在不断地: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 ;
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空隙 。
快大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联想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