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说教材
《我要的是葫芦》是2017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性质的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不管叶子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意义深刻。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在多方式朗读训练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词汇,获得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还要说一说、写一写,注重读写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喜欢阅读,并从文中了解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生在多种朗读训练中感悟语言,积累词汇,获得情感的熏陶,读写结合。?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善于表达。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对浅显的语言材料有所感悟,具有语言的学习和交流的欲望。本文的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在第一课时中对课文的字词和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这节课学生再通过结合图片和多种形式的朗读,都能较容易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但故事隐含的深刻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要尊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增强,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这篇课文是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教学中才有不同形式的读,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从而把握课文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本课识字教学的目标已经落实,同时,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了以下设计:?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出示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请学生同字词朋友们打打招呼。
2、创设情境:这些字词朋友们是来自哪篇课文呀?(14 我要的是葫芦),今天,我们继续走进14我要的是葫芦,(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3、继续提问:葫芦要到了吗?不着急,我们一起去葫芦园里看一看吧!
(二)仔细观察,对比交流。 ??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仔细观察,小小侦查员,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说一说: ?
(1)人的表情:一是面带微笑;??? 二是满脸惊讶。 ?
(2)葫芦叶子:一是绿油油的叶子;二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
(3)葫芦:?? 一是挂在藤上;????? 二是掉在地上。 ??
3、找出课文中与这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三)图文对照,学习新知。
思考:那个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全班交流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⑴“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⑵“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男女赛读,注意要用急切、赞叹的语气读) 继续提问:葫芦长得怎么样?
2、自由读第1自然段,把描写葫芦长得怎样的句子画一画。
3、多媒体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请学生读,注意用赞美、喜爱的语气读)
4、多媒体出示: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什么的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并仿写句子,比如写苹果、南瓜等等
5、请学生第4自然段,思考: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引发学生质疑: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了?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深入学习,探究原因。
1、学生自读第2、3自然段,想想小葫芦为什么会落,把有关句子画一画。
2、多媒体出示句子,对比朗读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范读、自由练读、男女对比读,体会他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的心情。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些。
3、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
4、全班交流小葫芦落了的原因(叶子上长了蚜虫,那个人也不去治。),为什么叶子上长了蚜虫,葫芦落了?
5、出示叶子、蚜虫和葫芦的关系图。葫芦靠叶子提供营养,叶子被蚜虫吃掉了,那么蚜虫就会伤害到葫芦了,从而引出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一道理。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道理。种葫芦的人现在也明白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葫芦的叶子上又长了蚜虫,他会怎么办呢? 想一想,写一写。
六、说板书设计?
这一课的板书,我选取了文中的几个概括主要事件的词语展示课文脉络,用一个结构图(实线和虚线)把这几个词语串联起来,直接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14我要的是葫芦?
营养
叶子????????????????????葫芦
???吃 伤害
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