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乘法
第2节 解决问题
买矿泉水(连乘)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买矿泉水”的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法。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步体会连乘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连乘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情境,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列出连乘算式,理解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同学们在进行篮球比赛,老师为同学们买矿泉水。
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估一估,培养估算意识:
估一估,150元够吗?
(1)说一说情境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如“矿泉水每箱有24瓶,每瓶3元,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要注意问题叙述的完整性。
(2)独立思考,进行估算,然后与同伴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3)集体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提问: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除了书中提供的策略,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估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解释清楚自己估算的过程,如:可以每箱瓶数往大估,25×2=50需要150元,实际150元就够了。学生想法只要合理,就应给予肯定。
2.算一算,分析数量关系:
算一算,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钱?
(1)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后可以在同伴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组织集体交流,展示各种方法。
先展示分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再展示列综合算式的,让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再说明算式每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连乘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的算法,可以和上面一起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你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可能会想到:先算出两箱有多少瓶,再算出48瓶多少钱?列出分步竖式或综合算式如下:
①24×2=48(瓶),48×3=144(元);
②24×2×3=144(元)。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但只要求全体学生会用一种解法即可。
引导学生总结。可提问:不管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即:结果是一致的。
3.说一说,提升应用能力:
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幅图,分别说一说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叙述完整,如:第一幅图,“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放35本书,一共放多少本书?”。组织集体交流,展示各种方法。
(2)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这些问题,然后集体交流订正,每一题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交流时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还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乘法来解决,帮助学生理解连乘的数量关系。
例如:班级里有四个小队。每个小队有2行,每行有6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捕捉、整合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已经有了两步连乘的解题模型,寻找生活原型是验证他们建立模型的有效方式。
(4)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可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就可以,主要是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能力。
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1.书P63练一练 第1题:
书P63练一练 第4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乘,知道了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连乘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