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秋天》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7 23: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秋天》是部编版-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大自然”为主题展开。《秋天》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认识偏旁“木、口、人”,正确书写笔画“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因为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读 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 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 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要重视教 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 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游戏法,此外我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 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 落实基础,掌握字词,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秋 树 片等”。 设置几个游戏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们分段朗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再分组读。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练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 教学田字格里的生字“了”、“子”、“人”、“大”。
学生边观察边归纳写法笔顺,组词,并比较形近字“了”和“子”、“人”和“大”。
环节5拓展延伸 我会画 提高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画下来。
环节6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抄写生字。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