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进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北伐战争相关知识,使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了解北伐战争失败的史实,使学生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三、教材分析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合作到国共对峙中的第一课。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最终破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单元教学中,上承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下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北伐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于是共产党开始武装起义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所以在中国革命史的学习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生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特点,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此外,八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所以教学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比较适宜。
五、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读图,指导学生回答,以突出重点)。
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结合北伐战争形势图及教师提供拓展资料,组织学生讨论,以突破难点。)
六、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3)杨奎松著:《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8月版
(5)张宪文 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杨天石著:《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历史课,我们首先从一张图片说起,大家看老师在PPT上打出的这张图片,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大家上面的两位分别是谁?他们因何事而握手?
生:(习近平总书记和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
师: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会面,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其实,此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曾有过多次会面。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就在北京会见了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此后,国共高层会晤成为惯例。但这次习近平和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会面,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人甚至说,习马会的这次历史性握手,是国共两党走向再次合作的开始。历史上国共两党曾先后两次合作,那么,国共两党是何时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呢?取得了怎样的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
师:首在正式开讲以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明确一个概念,一般我们历史上把1924-1927这一时期称作国民大革命。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进行合作,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而北伐战争又是整个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新课教授
(一)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材料一: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二:“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议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师:北伐战争这一高潮的出现,是建立在国共两党能够合作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首先来分析国共两党能够达成合作的原因。 大家先看屏幕,屏幕上老师给大家列举了两段文字材料,请大家根据两段材料和70页第一段正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别从国共两党自身出发来分析两党能够进行合作的原因。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特别注意材料中老师用红色标注的部分。
1.中共三大
师:好,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请中共代表团的同学来回答一下,你们为何要合作。
生:回答
师:回答得非常好,刚刚这位同学提到了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从这次失败中我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所以,刚刚成立的共产党需要寻找盟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而恰恰当时中国的政党中,国民党还是一个比较革命的政党。于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党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共三大。
会议决定:(学生回答)。合作的方式:(学生回答)。
这就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国民革命的到来做了准备。
2.孙中山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师:而在国民党方面为何也会选择合作呢?我们请国民党代表团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师:回答的非常好,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先后领导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等等一系列重要斗争,但屡战屡败,孙中山意识到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时他正好看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以俄为师的感悟下孙中山接触到了李大钊等我党早期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于是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3.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师:而在这次合作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客观条件就是共产国际在其中的促进作用。
(二)合作实现
师:所以在这么多原因的共同促进下,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实现。标志就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大家迅速阅读70页第二段正文了解国民党一大的基本内容
生:回答(时间、地点、主持者、中共的与会代表,主要内容等)。
师:在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中我们看到了新三民主义这一说法,那么新三民主义是什么主义呢我们通过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来分析一下,(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中更加明确地将反帝反封提出来,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什么?反帝反封建。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与我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而国民党一大也就成为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三)合作成果
1.黄埔军校
师:在国共合作实现之后,直接的成果就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书,自已归纳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名称、领导人、目的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生:(看书并回答,答略)
师:在黄埔军校的领导层中大家特别注意政治主任是谁?对,就是意气风发,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周恩来,
师:请同学们注意:周恩来是以什么身份加入黄埔军校的?
生:以共产党身份加入的。
师:很好。可见黄埔军校的性质是一所国共合作之下的军官学校。
师:那么,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呢?请大家看当时孙中山办黄埔的办学宗旨:(展示)“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生:(回答)
师:说的没错,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旧军阀,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请同学们一起来看黄埔军校的门上的这幅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师:从办学宗旨和校门口的对联可以看出:黄埔军校是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也正是因为重视思想教育,使得黄埔军校里边毕业的学生不仅有着比较高的战争素养,同时也具备比较坚定的这种政治素养。由此我们归纳出黄埔军校创立的作用是?
生:(回答)
师:为国民党为共产党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这种军事政治人才。195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中就有四人在黄埔军校学习或任职过,分别是聂荣臻、叶剑英、林彪(黄埔四期的毕业生)、徐向前(黄埔一期),将军以上的就有31人,因此黄埔军校被称为“将军的摇篮”。
2.北伐战争
师:有了人才,有了军队,再加上有武器、粮食等方面的准备,北伐战争的枪声终于打响了。这场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师:大家阅读课本你能从中获取到关于北伐战争的哪些信息?(教师可适当做些提示,如:北伐战争的总司令是谁?北伐正式开始于什么时候?出发的地点是?(掌握广东国民政府所在地与北洋军阀控制地区二者的方位,以便更好的理解“北伐” 名称的由来。)北伐的目的、主要对象、北伐中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生:回答简略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战前双方的形势。
?
师:吴佩孚占领了中国中部的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地区兵力有20万;孙传芳占领了中国东南部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和福建一带,兵力也是20万,号称为五省联帅;而被称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则占领了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北京和天津地区,兵力有35万。而北伐军只控制中国南部的广东和广西两省和湖南一部分,兵力仅十万。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三派军阀和国民革命军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呢?
生:(敌强我弱)
师:而敢以10万人去讨伐数倍于自己的旧军阀也体现了当时北伐军革命大无畏精神,更体现了北伐军摧毁旧社会拯救民族于水火的的民族担当。
师:当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也要讲策略,同学们你们说国民革命军该如何打?是不是停下来继续招募更多的革命军,然后再打?还是有其它战略方针呢?那应该先打哪个?强的还是弱的?
生:弱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师:大家还要注意地理位置,谁离广东国民政府最近?
生:(回答)
师:非常正确。先打离广东国民政府比较近的军阀,然后再打离的远的军阀。所以北伐军根据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的情况,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先进攻力量最为薄弱的吴佩孚主力;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进攻实力最强的张作霖。在这个作战方针指导下,北伐军是如何进军的?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生:(回答)
师:(联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让一个学生指出北伐战争的路线。)第一条路线:北伐军从广东出发,经过湖南、湖北,在湖北打了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沉重打击了敌军。在武昌消灭了吴佩孚主力。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北伐名将叶挺,作为北伐的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中,有85%官兵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作战勇敢,不畏牺牲,正是他们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为了更好的展现铁军的风采,我们有四位同学准备了历史情景剧《武昌战役前夕》,大家欢迎。
学生表演(略)
师:刚刚的四位同学表演的十分传神,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那个舍生忘死、激情澎湃的时刻,大战欲来,明天是生还是死,对于铁军战士们来说一切未知,但是舍一人一家之团圆,救民族于危亡,谋中国千家万家之幸福前程。这些战士虽不舍,但这信念却从未动摇过,这就是习主席教导我们时刻铭记的家国情怀。
师:灭了吴佩孚主力后,北伐军接着向东进攻,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主力,继续攻打到南京。另一路北伐军由福建打进浙江,一直打到上海。1927年4月,挥师北上攻打张作霖的军队。不到半年,北伐军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了大江南北的军阀势力。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师:而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工农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在共产党领导下,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城市里,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因准备不足而失败,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并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图片)
师:刚刚我们说到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就取得巨大成功那这是为什么呢?”在思考这个问题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一般我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师:(1)战争的正义性;(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
学生讨论并回答
(四)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师:北伐胜利进军,国民革命一时是风起民拥,但是国民革命的发展是否就一帆风顺,他最终能否取得胜利?
生:没有胜利!
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呢?生: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师: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师:因为北伐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展现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的巨大力量,但同时也让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感到深深的恐惧,于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和汪精卫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大量武装,用欺骗屠杀的手段对革命群众动了手,对中国共产党动了手,这就是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一时之间,大批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的群众躺在了血泊之中,我党早期的优秀领导骨干李大钊、汪寿华等同志也惨遭杀害,而之前一直以国民党左派面目伪装自己的汪精卫等人甚至公开叫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也随之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五)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距离他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仅仅过了6天后,他就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是个怎样的政府。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该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以及性质是什么?
生:(自主学习)
师:通过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我们认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改变了吗?
生:没有。
师:正因为北伐的民主任务未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最终改变,所以我们说国民革命最终是失败了。
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张作霖败退到东北,后被日本侵略者炸死,少帅张学良不顾日本侵略者的反对,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师:我们看到旧军阀在北伐中被打垮,但是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北伐并没能最终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我们才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要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才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最终任务。所以我们以前常说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不是一句空口喊出来的苍白口号,而是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当中,共产党人用无数同志的血与泪书写出来的。大革命虽然让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暂时受挫,但是年轻的共产党人觉醒了,懂得了枪杆子的重要性。于是,党中央才把当成废纸的毛泽东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报告摆到了会议桌上,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领导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篇章。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