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情境导入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同学们,这段话是百年前的一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呼唤、对青年的呐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祖国的深情。他是谁?何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有人说,思想源于时代,思想又引领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拜访那群激情昂扬的人物,去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授新课
一、桎梏:枷锁重重乱象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初的中国,将会看到以下现象:
社会现象一:北大师生问好(图片、文字)
师:同学们通过这种师生问好场景,看出了哪些社会现象?
生: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多为京官子弟,不用心学习,只为升官发财。北京大学不是一所学术中心,而是一座官僚养成所。
社会现象二:阿毛(文字)
师:你认为阿毛用14岁的鲜活生命换一块冰冷的牌坊值得吗?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这种现象不是偶然,不是个别,旧时代的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从一而终,夫亡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终年过着冷月寒窗、灯摇残照的日子,在高墙深院中与世隔绝,一生孤苦伶仃,直到坟墓。每一个牌坊的背后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和一颗颤抖的心。
社会现象三:瑞钰难产而死(文字)
师:造成瑞钰惨死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生:封建迷信、封建家长制的迫害致死
政治现象:袁世凯尊孔复古(文字、图片)
袁世凯大肆举行祭天祭孔仪式,就是为了圆自己的封建帝王梦。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这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封建帝制,却没有根除封建思想;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民主思想却没有被人们接受;剪掉了人们脑门后的辫子,却没能剪断人们心底的精神辫子。
(过渡)如果你们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将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一个个思想的先驱将犀利的笔化作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和灵魂的震撼。
二、呐喊:除旧布新铸国魂
第一个勇敢站出来的是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陈独秀。1915年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且生活拮据,但是,他更关心的是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中国,该何去何从?反观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他猛然醒悟: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青年杂志》在上海诞生,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首先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青年杂志》的封面,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1.法语,青年;2.刊物的封面人物是卡内基先生,他白手起家,后成为美国钢铁大王,是富有进取心的励志青年。其次,让我们来看看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
师:请思考,这样的封面设计和内容安排,表明陈独秀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
显然,陈独秀把新中国的未来寄托在用新思想武装起来的新青年身上。
那么,他希望新青年拥有怎样的新思想呢?请大家看这两段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对青年有怎样的期许?
生:民主、科学
师:从这个层面上看,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
何谓民主?
材料一 率天下知男女,为臣、位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男女青年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之地位,以恢复独立之人格!
——陈独秀《一九一六》
材料二 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所祈求,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面前,个人之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主根本思想之差异》
生:民主思想
师(总结):“三纲”之下,臣、子、妻是君、父、夫的附属品,丧失自由独立之人格,而陈独秀希望新青年挣脱旧思想的牢笼,大胆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权,变封建奴隶性的臣民为拥有独立思想的公民。
何谓科学?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师(总结):陈独秀认为新青年要勇于破除权威,摒弃愚昧迷信,用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眼光去判断世间万事万物,从而真正的思想解放。
(过渡)当然,一个人的呐喊声是微弱无力的,一群人的呐喊声才能响彻云霄,才能掀起强烈的思想飓风。
《兼容并包》这幅油画又名《宽容》,是一幅描绘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群像作品。画中人物有锋芒毕露的陈独秀,有留美归来的胡适,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
师:北大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生:蔡元培先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师(总结):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一时间,大师云集,百家争鸣,流派纷争。一个敢于担当的开明校长,一群思想独特的教授,造就了一群热血沸腾的学生,北大由原来的官僚政治中心发展成为学术研究中心,也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成为两千年来中国的火山口。所以,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解放”运动,北大红楼则是守望思想黎明的灯塔。
(过渡)在这群特立独行的教授群体中,如果说鲁迅是用顽强的笔杆当匕首,劈向旧道德的真的勇士,那么,胡适则是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的文学革命的先驱。
何谓文学革命?让我们先看一则笑话: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二话没说就娶了回去,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师(总结):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旧文学使用的文言文艰深晦涩、难以理解,因此,胡适提倡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让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为更多的人广泛接受。
三、新生:思想惊雷创新生
(过渡)那么,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到底给当时的国人尤其青年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政治现象:五四运动 (图片)
师:与新文化运动前的北大相比,这种现象折射出怎样的时代色彩?
生:受民主科学洗礼的北大学子,不再是浑浑噩噩的纨绔子弟,开始追求有价值的人生,面对民族危机,勇敢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的责任和使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社会现象:
(过渡)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幅图片上,还会看到女性的身影。
那么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之后的女性,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材料二: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
师:与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女性相比,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新文化运动旗手们的大声疾呼,也警醒了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悲苦女性,她们毅然决然地打破封建旧思想的桎梏,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属于自己的独立人生。
师(总结):新文化运动给“五四”时期的国人尤其男女青年以灵魂震撼和思想洗礼,在他们内心深处埋下了打破封建礼教枷锁、冲出封建专制牢笼的思想种子,引领他们勇敢追求自由独立的人生,为以后的中国革命起了思想宣传作用。
新文化运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理念、人生之旅,塑造者他们的生命情怀、人格品质,焕发出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正如中国社科院出版的《五四运动回忆录》中所说:《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四、冷思:先哲虽逝精神存
(过渡)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回望百年前的这段历史,在激情澎湃之余,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
材料一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材料三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锤碎,烧去!”
——胡适
师:请思考,从新文化运动时期三位代表人物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什么共同思想?
生:打到孔家店!
师: 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
生:因为经过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积淀,孔教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身符,孔子成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过渡)当我们再次凝神注视这张油画时,发现有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明显不同于其他人。对,他就是穿长袍拖长辫却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
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
1857年 生于马来西亚
1867年(10岁)
随义父到英国,剪辫子穿西服1880年(23岁)
精通西文,享誉西方。
1883年(26岁)
留辫子,翻译儒家经典
1915年(58岁)
任北大教授,主讲英国文学
昔年人人留辫,独他剪辫;
如今已是民国,剪辫令下了一遍又一遍,他却坚决留辫;
在那个人人推崇西方文明的崭新中国,孔孟之道被斥为迂腐,忠孝仁义被笑为愚蠢;辜鸿铭这个精通西文的“半个洋人”,却站在风口浪尖,潜心翻译儒家经典,传播中华文明于世界。
辜鸿铭是否为了沽名钓誉、标新立异?
让我们听听他的思想心声:
许多人笑我痴心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忠于中国之文明。
——辜鸿铭
我孔子教人之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辜鸿铭
【合作探究】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呢?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总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逐渐被异化成封建统治者的护身符,沦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所以,新文化运动弘扬新文化,宣扬民主科学,是进步的,值得肯定。但是,以辜鸿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固守者,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其丰富、优秀的一面,不管新文化的倡导者,还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虽然观念冲突,但有立场是共同的——爱国、救国。
师:我们又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旗手们的偏激行为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总结):在当时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这种做法实在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合理性,所以,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了解之同情”,我们应该对历史抱有“温情的敬意”。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人”的运动,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回望百年前的历史,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思考的力度。今天的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和使命,但是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坚毅的背影、踏着他们坚实的足迹,沐浴着那精神的日出。
历史、现实、未来是一条向着曙光的延长线。期待你们用鲜活青春的生命、富有活力的个性去创造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