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自由组合规律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27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自由组合规律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27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22 12:35:13

文档简介

《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及解题方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在具有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科学发现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并按着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在呈现方式上,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取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
教材正文部分侧重对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及实质的揭示,通过课后练习,说明自由组合规律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涉及到常见的题型和考查形式,并为杂交育种的内容打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复习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知识储备以及分析和解题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内容迁移到本节的内容中来,有利于理解,并学会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自由组合规律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感觉难度很大,原因是没有充分理解原理,因此读完题目后不明所以;其次没有掌握解题方法和典型题目的解题套路,无从下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自由组合规律的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提高理性思维、逻辑分析和能力和科学素养,游刃有余的攻克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自由组合规律,明确自由组合规律的使用条件。
2.熟悉自由组合规律的典型题型类型。
能力目标:
1.能够有效阅读和分析自由组合规律的题目。
2.能够熟练掌握自由组合规律的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拆分—组合法”和“模型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自由组合规律的题型及其对应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串联讲解为辅的启发式教学,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设计意图
集体回答
复习提问: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②发生时间
温故知新,并为后面做好铺垫。
浏览多媒体课件,体会全国卷对这部分内容考查的频率
(多媒体展示)
考纲要求和全国卷八年考题统计
让学生明确《自由组合规律》是全国卷考查的常考点和难点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并填写、完善学案中的内容,并请个别学生回答,然后修订自己的答案。
完成跟踪训练,并请个别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
题型一 探究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设疑)请思考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几种类型?
哪一种类型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板书)YyRr,并画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请学生书写每一种类型的个体可以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以及自交子代表现型种类数及比例。
(组织学生核对答案并总结)
①此类题干中出现的关键信息;
②利用双杂合体的自交或测交结果来确定基因位置。
(组织学生完成跟踪训练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自由组合规律的适用条件,克服定式思维,养成学生全面、严谨、辩证思考问题的习惯。
思考并填写、完善学案中的内容,通过PPT修订自己的答案。
完成跟踪训练,并请个别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
题型二 亲代≒子代
(讲述)此类题型常涉及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方法:
方法1.“棋盘法”
方法2.“拆分——组合法”
(设疑)“拆分——组合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
(多媒体展示,并组织学生整理)
(总结)“拆分——组合法”的解题步骤。
(板书)(3:1)(3:1)≒9:3:3:1
(组织学生完成跟踪训练2)
启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思考中进一步突破难点,进一步明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例题,构建与9:3:3:1的联系。
填写、完善学案中的内容,个别学生板演。
完成跟踪训练,并请个别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
题型三 9:3:3:1的变式
(设疑)通过一道F2性状分离比为9:6:1的例题,引出此类题型。
(板书)F2 9:3:3:1
(组织学生整理,并找学生板演)9:3:3:1模型
(总结)技法提炼: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思路,特殊分离比的成因,以及对应的测交后代的比例。
(组织学生完成跟踪训练3、4、5)
启发发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通过现象,挖掘并理解其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概况和理解的能力。
构建知识网络
(多媒体展示)
小结:自由组合规律的三类题型及其对应的解题方法
梳理、构建相关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内在涵义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应用相关方法解决对应题型的能力。
完成当堂巩固练习,并请个别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并请个别学生回答,及时点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
完成课下作业
分层次布置课下作业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板书设计
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3:1)(3:1) 9:3:3:1 YyRr
F2 Y_R_ Y_rr yyR_ yyrr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三年级的一轮复习课,自由组合规律内容是全国卷的常考点和难点。
思路清晰,主线明确。本节设计将自由组合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以自由组合规律的题型为主线,每种题型有其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设置问题,层层深入,通过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和比较,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
瞄准高考,有的放矢。每个题型找出对应的全国卷高考真题让学生体验,体会真题的语言,出题风格,考查重点,并通过攻克题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串联讲解为辅的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思考和疑问,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应该更放手的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归纳,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课记录
曹老师这节课讲练结合,课堂设计贴合学生实际,能够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内容当堂落实,不放到课下,落实效果更好;强调解题的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方法多会冲淡方法,题目多会冲淡对题目的理解,因此精简、提炼题目及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接收信息,消化知识。
希望曹老师能再思考,如何能更好的还原学生本身的问题,复习的更有针对性。另外,“9:3:3:1的变式”中,除了“和为16”的类型,再加上“和不为16”的类型,会让知识体系更全面。
评测练习
【当堂跟踪练习】
1.(2017新课标Ⅲ?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2018?新课标Ⅰ卷.32改编)(12分)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3.(2016新课标Ⅲ?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4.(2016上海卷)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 cm B.8~16 cm C.8~14 cm D.8~16 cm
5.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由A、a控制)、黄色和绿色(由B、b控制)的差异,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巩固练习】
1.(2018新课标Ⅲ?31,10分)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红二×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2.(2017新课标Ⅱ?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3.如图表示基因控制麝香豌豆花颜色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A和B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花色为无色的植株的基因型有五种
C.基因型为AaCc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是9∶3∶3∶1
D.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