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说明基因突变的意义。
3.阐明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二、教学重点
1.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导入:播放《基因突变导致肿瘤的成长》的视频,视频显示有三十年烟龄的六十岁老人,由于常年吸烟造成基因中一个碱基由G换成T,这是一次基因突变,由此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基因突变。
观看视频
使学生通过视频初步认识到发生碱基的替换,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从而造成基因突变。
展示PPT,介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疾病——镰刀型贫血症,展示异常血红蛋白与正常血红蛋白的区别。
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P81思考与讨论。
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意识到发生这种病的直接原因是发生了氨基酸的改变,根本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幻灯片展示三种碱基的变化,对比三种变化的区别,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2.三种碱基的改变都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吗?
展示PPT,提供一段正常的基因,以及这段基因表达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时进行小组活动,对每个小组的白板上的基因进行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及讲解。
3.发生基因突变的时间及原因。
结合本节课开始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基因突变会发生在什么时期,以及视频中提到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基因突变?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4.基因突变的特点、结果及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人教版课本P82,提出如下问题:
(1)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
PPT展示校园艺术楼前花坛中月季花的照片,启发学生思考:
(2)基因突变的结果?
PPT展示基因突变的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
(3)基因突变的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分别对改变后的基因进行转录和翻译,并由学生上台展示本小组探究活动的结果。
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回答出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间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回忆起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
阅读课本,找出基因突变的特点,并作出归纳总结。
理解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同时结合校园实际,得出基因突变的结果
根据思维导图,同时结合课本P82内容,得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回扣课本,并为下面探究活动做铺垫。
使学生意识到三种碱基对变化导致的基因突变对生物表达出的蛋白质影响不同,同时复习了基因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上台展示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掌握基因突变发生时间,同时结合实际,推理出引起基因突变的外因及内因。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
回归课本,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结合校园实际,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理解,为后面提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为同学们确立正确的进化观念,为之后学习生物进化理论做铺垫。
三、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的概念?
PPT展示生物后代性状多样的照片,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归课本找答案。
2.基因重组的时间及类型?
展示前期学生建构的减数分裂模型图,启发学生思考哪些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分别对两种类型做进一步的讲解。设计相关计算,引导学生算出人类产生配子及受精卵的种类数。
3.基因重组的结果及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3内容,并结合基因重组的类型回答问题。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PPT展示表格,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根据豌豆种子的照片能回忆起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结合课本,得出基因重组的概念。
学生回忆模型建构的过程,思考并回答出基因重组的时间及类型,并尝试计算人类产生配子及受精卵的种类。
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归纳总结出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填表。
结合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回忆之前学过的自由组合的内容,为之后学习基因重组的时间及类型做铺垫。
通过学生动手构建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同时理解了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通过计算学生可以解释“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一生命现象。
回归课本,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的形式,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结提升
PPT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美国宇航员与双胞胎兄弟基因相比,部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使学生意识到宇航员的伟大,同时播放我国航天英雄的照片,启发学生思考,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做为新中国的青年们,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为宇航员的付出所震撼,同时认识我国的航天英雄们,增加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为新青年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恰逢建国七十周年,使学生感受到宇航员为国家富强所作出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