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0 20: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史为鉴,共看民族大交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授课 人】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知道北朝和南北朝的更替。
3.搜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料,编写一期板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的特征·论从史出·史证中看交融”、“历史的教训·淝水之战·兵戈声中看交融”、“历史的趋势·孝文汉化·改革潮中看交融”、“历史的延伸·社会风貌·胡风汉韵看交融”、“历史的趋势·孝文汉化·改革潮中看交融”五个板块尝试板块式学习法和主题式学习法,做到史料结合、史地结合、点线结合、情境探究发现与反思相结合、内外迁移相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外历史的结合,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2.通过读图、读人、读史料,提升提取历史信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反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为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统一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证明了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势必难行。
2.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证明了积极推行的民族交融,符合人民意愿,顺应历史潮流,提升了鲜卑民族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南北方各民族的全方位交流。
3.这一时期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充分交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生产方式更加进步,中华文明才得以其自强不息的精神、蓬勃刚健的形象与海纳百川的气魄传承延续下来。
○重点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难点
如何从“兵戈声中看交融”、“胡风汉韵看交融”和“以史为鉴看交融”。
【学习过程】
导入: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的第四单元的目录,历史的车轮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有哪些呢?
板块一:〖历史的特征·论从史出·史证中看交融〗
【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生1: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生2:战争不断
生3:江南得到开发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补充,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一个时期的历史特征还有我们最后一课的:科技文化承上启下(点击展示):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战争不断
○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技文化承上启下
【问题2】:同学们,这一个时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政权呢?民族交融的表现有哪些呢?发生了哪些战争呢?以史例说明这些战争的作用有哪些呢?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1:这一时期我们学习的政权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十六国、前秦
生2:民族交融的表现: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逃往南方,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江南开发
生3:官渡之战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生4: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生5:江南开发的原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生补充:江南地区战争少;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从刚才的回答中,我们看以看到:(点击大屏幕展示)民族大交融和分裂中孕育统一在这个政权分立、战争不断的历史时代,已经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发展趋势。
今天的这节课,这一发展趋势依然在演绎,让我们共同走进
以史为鉴,共看民族大交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师:同学们,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历经汉族王猛改革强大后,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前秦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一场战争不可避免。(点击展示):
板块二:〖历史的教训·淝水之战·兵戈声中看交融〗
【问题3】: 同学们,请阅读课本P86—P87页,请同学们用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方法,自主学习淝水之战并填写表格(点击展示):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实力对比
战术
成语
结果及原因
特点
影响
生1:时间383年;地点:淝水;双方:前秦、东晋;实力对比:前秦80万东晋8万
生2: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生3:东晋胜前秦败;以少胜多;前秦迅速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刚才同学们掌握了学习战争的方法,善于动脑分析,很好!淝水之战创下了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神话。这次胜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点击展示)
【问题4】:为什么苻坚80多万大军敌不过东晋8万精兵呢?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前秦丞相王猛临终遗言
材料二 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苻坚自恃兵多势强……“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有人在阵后大喊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前秦军队……战线过长,力量分散……“草木皆兵”。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相关史事”
生1:前秦,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民族成分复杂,民族融合程度不深,导致军心涣散。
生2:苻坚骄傲自大,指挥不当,
生3:东晋方面,士气高昂,团结一致,指挥得当。
生4:,没有听从丞相制定的治国方略,擅自发动战争,不顺民心。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同学们从作战双方来分析胜败的原因,很全面。刚才有同学分析前秦民族不团结,民族交融不充分是最主要的原因。下面我们重点来从战前、战中、战后细节中分析民族关系与前秦惨败的关系。(点击展示)
1.战前,前秦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可见这支队伍想不想参战?(不想)(点击出示:无意愿);
2.东晋军队渡过淝水之后,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这说明前秦军队什么样的战斗风貌呢?(可见其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点击出示:无斗志)
3.战后前秦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可见各族人民想脱离前秦统治,对于苻氏建立的这个氐族政权有没有统一的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呢?(点击出示:无认同感)
既无意愿,又无无斗志,更无认同感,这样一支“三无”部队焉能不败?可见前秦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交融不充分。所以正如日本历史学家川本芳昭说的那样(点击出示):(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日本历史学家 川本芳昭
【问题5】:从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中,我们领悟了哪些历史教训呢?
生1:民族之间要团结,顺应民心
生2:要做到知己知彼
生3:不能刚愎自用,要善于用人
生4:骄兵必败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通过当时的民族关系我们看得出,这时的民族交融是不充分的,没有顺应各族人民的意愿,所以前秦统一全国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一失败也为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统一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点击大屏幕展示)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证明了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势必难行。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淝水之战后北方又重新陷入割据混乱的局面,直到4世纪
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又一次统一了北方,开启了北朝和南北并立的新时代。(点击展示,北朝更替示意图)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北朝
【问题6】:北魏是在什么时间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呢?什么时间统一北方的呢?其统一有什么意义呢?而鲜卑族拓跋部此时面临怎样的问题?
材料四: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留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生1:建立时间4世纪后期;统一时间:439年;民族:鲜卑族
生2:统一意义: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生3:北方民族交融已成为趋势,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留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着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北魏政权,稳定北方,北魏的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族大交融”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学习汉族文化,提升自己,来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在这形势下,北魏迎来了一个有作为的小皇帝——拓跋宏。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开启了汉化的改革浪潮。(点击展示)
板块三:〖历史的趋势·孝文汉化·改革潮中看交融〗
【问题7】:北魏孝文帝对汉文化有着怎样的情感?
材料五:北魏孝文帝几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相关史事”
生1:仰慕汉文化
生2:成为汉文化忠实的追随者
师过渡语: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吸取了苻坚的教训,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问题8】:孝文帝改革的首要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意迁都,为什么他们不能阻止?
材料六: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七: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悲平城》
材料八:当时流行的歌谣: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生1: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生2: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
生3: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
生4: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生5: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
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生6: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
胁。
师点拨:刚才同学们分析了平城的不利,相对于这些方面的洛阳有哪些有利因素呢
生7:洛阳曾是汉族四朝古都,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发展基础,是理想的建都之地;迁都洛阳之后,有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生8:孝文帝掌握实权,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孝文帝成功的从平城迁到洛阳,为下一步的采取汉化措施移风易俗打下了基础。
师:“移风易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找一找,读一读)
【问题9】:孝文帝改革为取得“汉化”的效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历史作用呢?
材料九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十:魏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十一:服饰图
小袖上衣 窄腿裤子 长袍大袖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材料十二:北魏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及诸卿设置齐备,设官一准南朝,以为永制。----《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
材料十三: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
生1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师点拨引导:通过汉语交流,逐步深入改革)
生2: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师引导:在形象上强化鲜卑族对汉族的认同感;把姓氏变了,民族融合更进一步了)
生3: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师点拨:改变血统,民族融合的基因世代相传)
生4: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师引导:汉化措施提高到政治层面);采用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提高了民族的文明程度)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孝文帝措施得当,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对北魏后期的政治乃至隋唐政治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出示图示)
孝文帝改革措施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点击出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你认为孝文帝的改革为什么会成功呢?我们从中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出示问题)
【问题10】孝文帝改革成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师:前后位讨论交流,从不同方面分析原因
生:顺应历史潮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生2:孝文帝掌握实权、措施得当
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生:改革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生2:要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措施得当等
生3:要依法治国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放眼整个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发展顺应了历史趋势,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提升了鲜卑民族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南北方各民族的全方位交流。
(点击展示)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证明了积极推行的民族交融,符合人民意愿,顺应历史潮流。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民族融合进入民族大高潮。一起进入——
板块四:〖历史的延伸·社会风貌·胡风汉韵看交融〗
【问题11】:以下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民族交融?这些交融具有哪些影响呢?
材料十四: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穿丝绸衣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人胡食图(吃羊肉串)

生1:生产方式交融,促进了经济发展
生2:生活习俗交融,汉族学习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生活更丰富多彩
生3:文化和心理交融,丰富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除了民族隔阂和偏见
师:过渡性评价和引导,北方各族从生产生活、制度文化到心理交融进入了民族交融的高潮。胡风汉韵民族大交融证明了各民族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共赢。(点击展示)这一时期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充分交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生产方式更加进步,中华文明才得以其自强不息的精神、蓬勃刚健的形象与海纳百川的气魄传承延续下来。后来出现的隋唐盛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奠基。同样这一时期的生产方式交融,也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更为唐代中后期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么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学好中国古代的历史,学习研究“中华民族大交融”的历史,对我们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让我们共同走进
板块五:〖历史的启迪·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看交融〗
【问题12】:结合材料,根据所学,如何更好地和谐民族关系,“合同为一家”,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材料十五: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原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荦(luò)
生1:民族间平等对待
生2:民族间团结互助
生3:民族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师总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族交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点击出示)习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我们方能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国家的巩固、国家的大一统的奠定是如此之重要!
生齐声朗读诗歌结束本课:
追随历史的步履拾级而上,
鲜卑民族的沧桑岁月,述说雄浑的交响。
胡风汉韵在滚滚浪潮中交织激荡,
铸就了辉煌灿烂的泱泱盛世,赫赫隋唐。
几千年来,我们手足相亲,心守相望,
让民族交融的不落壮歌,在中华大地永远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