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0 21: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通过对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的了解,学生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由图片引出本课课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今天的距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搜集与西域相关的诗词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文资料,理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品质;通过开通丝绸之路后东西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认识到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烘托气氛,激发兴趣
播放配乐的几组新疆图片。
用新疆优美的图片引发学生畅想,搭乘时光快车回到汉王朝,导入本课。
图片导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
新课
第一站:铮铮铁骨 凿空之旅
设问:西域的地理位置,“玉门关”、“阳关”是古代边塞诗人诗中的常客,你们学过哪些相关诗句?并联系诗句说说你们的感受。学生回答预设:遥远、陌生、荒凉等。
教师解说当时西域的状况,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设问:基于西域的重要地位,汉武帝发出了招贤令。
出示招贤令: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募有勇士赴西域,出使大月氏,重赏。[来源:
张骞应征了,他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从长安启程,踏上西行之旅。
根据张骞出使路线图和古籍中描写的西域状况,教师进一步提问:张骞出使西域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概括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事迹。
教师出示两次出使的对照表格,巩固第一次出使的相关知识。
教师指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表格对比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成果。
学完张骞的事迹,出示《汉书? 张骞传》:(张骞)持汉节不失,以及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话: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出类拔萃之人物也!让学生畅所欲言:你认为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第二站:前仆后继 经营西域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每年都要派使节出使西域,西域各国派到中原的使者以及到中原经常的商人也络绎不绝。西域各国仰慕汉朝的强盛,纷纷归附汉朝。那么西汉、东汉又是如何经营西域的呢?
示地图提问:请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西域是如何纳入汉朝版图的呢?
从而学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史实。
补充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在西域经营了三十年;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并补充与其相关的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过渡:张骞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西域互通有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第三站:漫漫驼铃 丝路之旅
教师提问:加入你是一位西汉时期长安的商人,你想将铁器、丝绸等物品运往欧洲。你该如何选择你的出行路线呢?展示路上丝绸之路动态路线图,让学生到讲台写出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地点。
出示材料:让学生归纳西来和东去都有哪些物品?得出怎样的结论?
出示丝绸之路的伟大作用
进一步提问: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出行路线呢?
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动态路线图。
第四站:一路一带 和平之旅
过渡:两千年前丝绸之路造就了东西方文明的不朽传奇。两千年后丝绸之路再续繁盛和辉煌。特别是习主席在2013年首次倡议“一带一路”,打造和平之旅。
“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合作论坛上的讲话”
情感升华:配乐配图:感受丝路精神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道,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相信“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终将变为现实!
让学生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张骞精神的讨论,让学生学习张骞爱国、执着、刚毅、坚强等优秀品质。
过秦汉地图对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西汉时期西域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版图。
通过路线动态图和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丝绸之路开辟产生的深远影响。
历史联系现实,让学生了解今天丝绸之路的现状,并了解“一带一路”政策和精神。
小结:
一个机构——西域都护府
两条古道——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
——经营西域的班超
——出使大秦的甘英
通过一个机构、两条古道、三位人物让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梳理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课堂检测
见幻灯片
作业
布置
当今世界,由习近平主席倡导并推动的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衔接,传承“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根据今天所学并结合中国梦,谈谈丝路精神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迪?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