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常见的碱(2)
一、选择题
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固体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A.有腐蚀性 B.易风化 C.吸收氧气 D.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震后灾区的防疫工作应该迅速启动。对于灾区中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卫生防疫工作人员采用大量的消毒剂对死亡动物尸体进行消毒。采用撤泼大量的消石灰并深埋,其中消石灰的作用是( )
A.美观大方 B.杀菌消毒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多选)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滴加盐酸? 滴加碳酸钠溶液 滴加石蕊试液 通入二氧化碳
5.取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置于蒸发皿中,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滴加稀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白色沉淀 B.有气泡放出 C.有白色沉淀,同时有气泡放出 D.看不到明显变化
6.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氢氧化钙,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钡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稀盐酸
7.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下列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Ca(OH)2 +CO2=CaCO3↓+H2O B.CaO+H2O=Ca(OH)2
C.CaCO3CaO+CO2↑ D.2HCl+Ca(OH)2 =CaCl2+2H2O
8.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9.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某学生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aCO3和Ca(OH)2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1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两瓶饱和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忘了贴标签,下列方法或物质不能将二者区别开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滴入碳酸钠溶液
C.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升高温度
12.如图,在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容器里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你会在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
A.火焰逐渐熄灭,最终液面上升 B.火焰逐渐熄灭,最终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最终液面上升 D.蜡烛燃烧情况不变,最终液面不变
13.将Ag的烧碱溶液与Bg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A+B)g D.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1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5.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种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NaOH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浓氨水 浓盐酸
二、填空、探究题
16.消石灰砂浆广泛用于黏合砖石,细软的消石灰砂浆逐渐硬化,而和砖、石结为一体.试消石灰砂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
17.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氢氧化?
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而溶解,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而变质。?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固体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还能跟空气中的???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欲检验固体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欲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
18.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NaOH固体久置为什么会变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为检验NaOH固体是否变质,小强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取样配成溶液,往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3)同学们对固体作出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同学们设计检验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方法如下:
①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猜想Ⅰ错误.有气泡产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 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③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19.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只写一种)。
(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填序号)。
A.CaCl2????B.Na2CO3????C.NaOH??????D.Na2CO3和NaOH
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0.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了生反应。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
(3)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21.某学生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因此,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
(5)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体积。)
22.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a.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氯化钠、碳酸钙.
b.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溶液,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 小平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D 5.B 6.B 7.A 8.C 9.B 10.C 11.C 12.A 13.C 14.B 15.B
16.消石灰砂浆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成坚固的碳酸钙
17.(1)CO2+2NaOH=Na2CO3+H20 (2)水分;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
18.(1)2NaOH+CO2═Na2CO3+H2O;
(2)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
(3)①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CaCO3;不能;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19.(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只写一个答案即可);
(2)C;CaCO3和Ca(OH)2。
20.(1)试管底部有气泡冒出(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氯化钙(合理即可)
21.(1)A中有气泡产生(B中收集到气体/C中收集到液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密封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滴入稀硫酸,A中不再有气泡产生(5)47.7%
22.(1)气球胀大;CO2+2NaOH=Na2CO3+H2O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③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